育儿知识网

首页 > 科学孕育

科学孕育

宝宝趴着有助于运动发育 宝宝趴着算运动吗

2022-04-14 07:27:27科学孕育
我的那篇关于“宝宝发育检查”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后不久,首次通过预约来到我们检查室的是一家三代3口人——宝宝、妈妈以及姥姥。妈妈看起来心情并不是很沉重,但有些不安,陪在一旁的姥姥似乎也有些不安。她们带...

  我的那篇关于“宝宝发育检查”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后不久,首次通过预约来到我们检查室的是一家三代3口人——宝宝、妈妈以及姥姥。妈妈看起来心情并不是很沉重,但有些不安,陪在一旁的姥姥似乎也有些不安。她们带宝宝来做检查,是因为宝宝9个月了还不会爬。

  首先,为了确定宝宝是因为精神发育迟缓导致的运动发育迟缓,还是单纯的运动发育迟缓,检查者会盯着宝宝的眼睛看。在正常情况下,9个月的宝宝已经会认人了,面对像我这样的陌生人的哄逗,宝宝会一直谨慎地盯着我,观察我的神色,并不时地回以笑容。这个宝宝的反应就是如此。不过,他伸手抓玩具的动作看起来不熟练。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他趴着的时候只能抬头,不能用肘部支撑起自己的上身。他的个头倒是不小,但运动发育落后了很多。很显然,他一直都是平躺着的。

宝宝趴着有助于运动发育

  “你们是不是一直都让宝宝平躺着?”

  “嗯。”

宝宝趴着算运动吗

  “为什么?”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这位妈妈过了30岁才怀上一对双胞胎,而在怀孕3个月的时候因为流产失去了其中一个宝宝。因此,她在后来的怀孕期间特别小心,好不容易才生下了这个宝宝。宝宝出生后她依然战战兢兢的,爱若珍宝,怕竖着抱会累着宝宝,于是一直横着抱他。

  如果宝宝出生时肌张力正常并且运动神经发育良好的话,就算妈妈的训练方法不恰当,宝宝也能够正常发育。但如果宝宝出生时肌张力偏低或天生就是谨小慎微的性格,那么妈妈的训练方法对宝宝的运动发育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肌肉松弛、个头大的宝宝就更不用说了。

宝宝趴着算运动吗

  据我观察,宝宝的妈妈和姥姥在走进检查室这个陌生的地方时,都显得畏首畏尾。如果这个9个月了还不会爬的宝宝性格像妈妈和姥姥,他就很可能也是一个胆怯的宝宝;加上大人们像供菩萨一样,生怕他磕着、碰着了,一直把他抱在怀里,这无疑会造成他的运动发育迟缓。由于他的神经系统并没有异常,一段时间后他还是能坐起来、站起来并慢慢学会走路,只不过会让大人们觉得这个宝宝有点儿“慢”。而如果经常让宝宝趴着,不但可以避免宝宝成为“慢宝宝”,也有助于他的成长,可以让他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避免长时间处于被动的状态。

  在韩国,人们向来习惯让宝宝平躺在用松软的棉花制成的褥子上,而为了不让宝宝的脑袋陷到褥子里,父母还会让宝宝枕着小枕头。而在西方国家,父母会提前为宝宝准备婴儿床,在宝宝出生之后,就让宝宝趴在婴儿床上。婴儿床的床垫很结实,而且不是很软,可以支撑宝宝的身体。只要宝宝身体健康,没有特殊疾病,就可以让他趴着睡,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危险。就算压到了鼻子,宝宝也能转过头让自己顺畅地呼吸。

  平躺着长大的宝宝和趴着长大的宝宝会有什么差异呢?

  在韩国,大部分时间都平躺着的宝宝一般过了100天才会抬头,而在西方国家,习惯趴着的宝宝一般2个月大就能抬头了。在通常情况下,宝宝的运动发育是从抬头的那一刻开始的。因此,那些习惯平躺的宝宝等于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日后的运动发育自然也落后于那些习惯趴着的宝宝。宝宝一直平躺着,总有东西承托着他的后颈,他就觉察不到抬头的必要性。而且,由于不能自己翻身,宝宝只能向两边扭头,时间长了后脑勺的头发就会脱落。有些长期平躺着的宝宝甚至学会了仰着“爬”。而如果经常让宝宝趴着,他的脸是贴在床垫上的,觉得闷了他自然就会尝试着把头抬起来。这就是“趴着的宝宝早抬头”的原因。

  长期保持平躺的姿势,容易使宝宝变成“慢宝宝”,可能直到他5个月大了还不会翻身、抓不住眼前的玩具。当然,好动的宝宝在一段时间后自己也能成功地翻身,但如果让一个原本动作就有些笨拙的宝宝一直平躺着,他不但不能自己翻身,而且这种姿势还会加深其运动发育迟缓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