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盒子:关系,是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为什么一向亲近的孩子变得如此生疏?答案简单,但却总是被父母忽视: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把教养的根基称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孩子刚出生时,依恋的动力完全来自身体本能,婴儿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想被父母抱着。如果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婴儿的这种依恋会逐渐变为感情上的亲近,最终演化为心理上的亲密。相反,如果缺乏依恋关系,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养也就无从谈起。
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时刻谨记的。想让这个角色获得孩子的肯定,父母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见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脐带,这种关系如果不被看见,所有的爱都无法有效地传达。在孩子真正成熟独立前,只要他们需要,父母就有义务维系心理脐带。依恋关系是看见的前提,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会被看见。
不过,这种关系维系起来并不简单,毕竞世界上不是只存在父母和孩子这一种关系。亲子关系不仅会受到各种干扰,还会遭到其他关系的破坏。孩子有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依恋,影响亲子关系,进而损害原生关系。可以说,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不好管、父母教不好,不是因为父母缺乏爱和教养技巧,而是父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关系。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外,孩子也会依恋其他人,比如祖父母、同伴。这类感情会与亲子间的情感形成竞争,削弱父母的权威,淡化父母的爱,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具破坏力的,就是越来越亲密的同伴关系。
当孩子感觉父母无法主导自己时,而自己对依恋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就会自动依赖依赖其他关系,不再相信父母。他们不再把父母、老师或其他成年人视为导师或榜样,而是转向了并不具备教养能力的群体—同伴。他们不再向成年人“取经”,却从不成熟的同龄人那里接受“教育”,而自己都不成熟的人,必然无法“教育”出成熟的孩子。一一旦孩子与同伴在彼此的“教育”中长大,会更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养,变成管不住、教不会、长不大的孩子。
有个术语最适合描述这种现象,那就是“同伴导向”。同伴导向,会削弱父母的权威,让父母不得不依据各种手册、专家建议及社会期望来教养孩子。这也是我们一定要重视亲子依恋的重要原因。
究竟什么是同伴导向?
让我们先从导向说起。导向,是一种帮助人们明确方向熟悉环境的动力,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需求。与导向相反的是失去方向,会带来困惑迷茫的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下,人的情感和目标混乱交错,如同乱麻。
当失去方向时,人类会和所有生物一样,急切地从其他生物身上寻找提示,以便为自己确定方向。我们的孩子,也具备这样的定向本能。孩子们定向的过程,酷似于磁针会自动转向北极,孩子们也会转向一个集权威、联结和温暖于一体的力量源头。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是无法忍受没有标杆人物的,他们无法忍受“导向缺失”,因为这会让他们自己迷失方向。父母及任何扮演父母角色的成年人,都是大自然为孩子专门打造的定向“磁极”。父母角色的缺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再也无法被人看到和理解,因此一旦有同伴进入自己的内心,很容易产生依恋同伴的念头。在关系中,被看见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只有在被看见的时候,才感受到存在感。
人类这种的定向本能,和小鸭子的印刻本能非常相似。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会立刻把鸭妈妈当作印刻的对象—它们跟在鸭妈妈的身后到处跑,留意妈妈的行为和移动轨迹,直到自己变成一只大鸭子。不过,当鸭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小鸭子的印刻本能依然发挥着作用,只是目标会变成离自己最近的、能移动的事物——一个人、一只狗,甚至是一个玩具。但毋庸置疑的是,小鸭子要想顺利长大,无论是人、狗还是玩具,其作用肯定无法和鸭妈妈相提并论。
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成年人的引导,他们也会朝离自己最近的人寻求定向,接受对方的教育和引导。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是不能同时向成年人和其他孩子寻求定向的,因为他们的大脑接受不了两个相互矛盾的指示,所以,他们会自动在父母和同伴中进行选择,决定接受哪一方的价值观、引导和文化。身为父母,只有和孩子构建了原生依恋关系,才能承担起引导孩子定向的责任。
如此说来,孩子是不是不该交往同龄朋友,也不能和其他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呢?当然不是。正相反,孩子和同伴建立关系不仅十分正常,还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孩子如果能生活在一个以成年人为导向的氛围中,更成熟的一代人(也就是成年人能发挥主导作用,那么,孩子之间的互相依赖,不仅不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方向,更不会导致孩子拒绝父母的引导。
但问题在于,很多父母和孩子间的原生关系本身就没建立好,于是,同伴感情才开始取代亲子感情,同伴成为孩子的主导。而原本很正常的同伴关系,也随着孩子们成为彼此成长的主导,而变得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