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要懂得其实,与“恩”相比,“爱”更无私、更克制
作者:筠筠妈
一度甄选常驻作者,北京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现任教于云南大学。筠筠妈是汤圆妈妈的好朋友,育儿路上的同行者,一起探讨育儿趣事!
1919年11月份的《新青年》杂志上刊出一篇名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作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鲁迅先生。他在文章中提到,中国旧式传统里的父母对其子女强调的是“恩”。对于子女,父母的心理往往是:我养你,育你成人,你一定要懂得回报。
所以,在中国传统里,“孝道”“报恩”显得特别重要。但在这篇文章里,鲁迅提出了一种新的育儿理念。他称之为“爱”,用之取代“恩”。
鲁迅说到,“爱”是基于父母对于子女的一种生物性的情感,是超越功利的。他认为国人的思想要进行变革。两性结合为夫妻,基于性爱而进行生育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事情。同样地,父母对于子女应该有一种不计回报的纯粹情感。给予子女的这种爱,是为了让他们变得比自己更好。基于此,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进入到一个更好的状态。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不仅提出了理念上的变革,而且针对理念变革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具体而言,他给出了三个方法。
第一是理解。基于他在日本的经验,鲁迅指出,孩童的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学会理解孩子的世界,而不是像传统做法那样,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不仅对孩子不利,还会大大阻碍孩子的发展。
第二是指导。鲁迅说道:“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指导的意思就是父母以己之力来培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有健康的身体和好的道德,让孩子有能力去面对和融入新的世界之中。
第三是解放。所谓解放,就是父母尽教育的义务,培育孩子具备自立的能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发表这篇育儿文章时,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变革的主张,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鲁迅认为,育儿也必须跟得上社会改革的潮流。因为,养育下一代实乃国之大事。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将来。因此,他在这篇文章里也一再强调,做父母的不要在以自己为主了,而是要以孩子为本位。只有改变以往的以长者为主位的思想,才能将全社会的能量指向孩子,年轻人才是社会进化的浪尖。
实际上,鲁迅谈到的旧式以“恩”为基调的育儿方式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道德绑架式教育”。很常见的,如一些家长挂在嘴上的表述:“我们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这么大,有多辛苦你知道吗?”“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你知道你爸爸在外面有多辛苦吗?你还好意思要这个?”“你爸爸为了你一辈子省吃俭用,你竟然这样乱花钱。”这样的父母往往喜欢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来教育孩子。而且,他们育儿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观念支撑,那就是“养儿为防老”,有一种较为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但我们并不是说,这种思想要不得,而是从实际的经验而言,这样的方式用在培育孩子上,会给予孩子很大的沉重感。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是养父母抱养的独生子。养父母是在他们四十多岁的时候,偶然的机会,得以从亲戚那里抱养到他。夫妻俩当时之所以决定要抱养孩子,也就是图老来有个依靠。随着孩子的成长,夫妻俩也逐渐老去。由于年龄差距太大,他们寻求孩子回馈的心理愈发急切。我好友从上学开始,成绩就一直非常好。到了初二、初三的时候,他的养父母就逐渐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不要读高中了,考一个中专,这样就可以尽快地参加工作,来反哺他们的生活。虽然好友最终还是听取了他们的建议。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养父母施加了太大的道德压力,以至于后来,好友回忆起这些事情时,就跟我说:“那时候就觉得应该念中专、毕业出来回报他们,否则我觉得我都没有脸再见他们。”这其实就是一种以“恩”为基调的育儿方式。
但并不是说“恩”里就没有“爱”,但这种“爱”因为夹杂着功利的想法,会给孩子带去本来不应该有的压力。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老一辈的父母往往更容易担忧,自己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最终会忤逆不孝。
我的另一位忘年交的朋友,在育儿理念上就表现出了巨大的不一样。他们有一个女儿非常聪颖,后来考上了国内前五的大学。无论上大学,还是谈恋爱,女儿都会与父母像朋友一样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很羡慕他们,常问他们,怎么才能让孩子与自己交心。他们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向孩子敞开自己,用心去聆听,像朋友一样,孩子自然就会跟你谈心。如果孩子一张口,你就去用一种成人的优势去否定孩子,那孩子以后还会跟你说心里话吗?他们非常尊重自己的女儿,哪怕是为了劝说女儿学习不要太累,也是反复措辞,会对女儿说,你这样也很好,但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他们的女儿在朋友圈里曾经说过,她的父母是她最好的朋友。
其实,与“恩”相比,“爱”更无私、更克制。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爱”里面有一种尊重,你尊重你的孩子,因为你相信你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前后不同代际间的育儿理念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样的理念变化其实正是我们所面临的整个世界的变化,那就是民主观念的逐渐提升。在家庭里,不仅在亲子关系上,夫妻关系亦然,追求平等、协商的关系与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鲁迅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育儿理念,是值得我们重新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