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兴趣班鄙视链、升学焦虑、天价学区房,家长的教育危机如何破解?

2019-11-25 23:00:07孕产
上周和早教中心认识的一个妈妈闲聊,她说:“我把房子卖了”!哈?为什么?“我们想换一个区买房子,这样择校选项可以多一些”。听完我震惊了,孩子两岁不到,已经开始规划择校了吗?从UC大数据公布的全国妈妈焦虑指数来看,上海妈妈是全国最焦虑的,其次是北京妈妈。

上周和早教中心认识的一个妈妈闲聊,她说:“我把房子卖了”!

哈?为什么?“我们想换一个区买房子,这样择校选项可以多一些”。

听完我震惊了,孩子两岁不到,已经开始规划择校了吗?

从UC大数据公布的全国妈妈焦虑指数来看,上海妈妈是全国最焦虑的,其次是北京妈妈。

一线城市多元化路径让妈妈们为孩子的择校升学、教育规划操碎了心,另外高额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也让一个个小家庭不堪负重。

这样的天价学区房、天价辅导班真的很疯狂,有不少网友说自己看成了“25元一门”,觉得并不贵,后来发现还有个“万”字,纷纷打趣道“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兴趣班鄙视链、升学焦虑、天价学区房......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教育难题,如何破解呢?

在没有起跑线的路上,人人都在狂奔

最近办公室有个男同事总爱飚英文,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妈妈在家下了死命令:“我们家现在只准讲英文”。

有好奇的同事问,那么小孩的爷爷奶奶总不会也讲英文吧,答曰:“快了,爷爷奶奶现在yes、OK、morning......会很多简单对话了......”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双语环境,这届家长真的很拼!

在地铁上、公园里、学校门口,总能看到很多家长和孩子默契地聊天——蛋糕?cake!苹果?apple!大象?elephant!真棒,一会带你去吃披萨!Yeah, pizza!

分分秒秒提问还不够,还得多上点英文补习班,只报一个英语班绝对是对孩子的耽误!——自然拼读和阅读要分开上,全科英语和口语也要分开上。

有个刚刚备孕一周的朋友说,“已经不想生了”,我以为她遇到了什么困难,结果是有过来人语重心长地和她分享:

当你孩子能够完整说出一句话的时候,就应该教育他识字,识数、26个字母之类,3至4岁的时候,你孩子应该背诵一些唐诗宋词,能够看看儿童报刊杂志。

这个还不够,此时还应该加入素质教育,譬如琴棋书画中的一到二门,这样他到了幼儿园才能跟得上大多数的节奏。

此时此刻,你就要开始关注各种育儿群和论坛,掌握第一手的学校信息,否则一步慢,步步慢。

emmm......我们常说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起跑线了,因为每个孩子的天然资质、出生环境、受教起点都不一样,但家长们都还是在拼命狂奔。

也有个别清醒的家长表示,“现在很多家长都被当成了傻瓜,东抢西抢的,像疯子一样。” 这位家长吐槽这个现象就像僵尸效应,即使不想做僵尸,在这个氛围中也很容易被同化。

很多时候理智地想一想,商家鼓励你从孩子刚出生起就不停花钱,但是在花完这么多钱后,是不是真的有帮助呢?

有网友举例了自己的小学同学,一个从小就很优秀的同学,但在长大后就变得很平庸、中规中矩;但整天调皮捣蛋的孩子,现在成为了经济学教授。

所以小时候优秀的人,优秀并不一定能陪伴ta一生。

解决教育难题的方法绝不是争分夺秒地努力打赢“抢位赛”。

不要人云亦云地被推着走,也不要没有方向地狂奔,什么是适合孩子的?停下来,想清楚了再跑也不迟,毕竟方向比速度重要的多。

不要把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

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毫无疑问的是它拥有着最出色的教育资源、最前沿的教育创新以及最丰富的教育路径,形成了独特的“上海模式”。

在小升初等名校争夺战中,实实在在地付出已经成为标配,如果想要在激烈地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另辟蹊径——

别人学十个兴趣班,我家孩子就要学二十个兴趣班。别人学钢琴,那太多了,不稀罕,我家孩子要学竖琴。人家孩子六个月就开始上早教班,我家孩子也不落后,子宫里就开始反复听英语训练语感……

这哪是在教育,分明是家长踏进了焦虑的大潮,逼着孩子,错过人生众多风景,直接奔向未知的彼岸。

教育难题的破解答案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心里。

不要把家长的焦虑转移给孩子,因为很多时候家长的焦虑,只因放不下自己的面子。

“现在孩子上的兴趣班也存在鄙视链,或者说成为了一个门槛,钢琴课、游泳课被看得很低级,只能和学习高档课外活动的人做朋友。”“有些父母让孩子去学很高大上的兴趣,比如竖琴、高尔夫或骑马,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家看起来更体面。”

“不进步就是退步”,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过得日子可能比常年加班的上班族都安排得更紧凑。

为什么大家对孩子的起跑线有这么大压力,某些情况下还是妈妈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

在今年的高考中,安徽亳州一中的八名高考考生成绩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得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承诺,却集体拒绝了这两所名校的伸出的橄榄枝。

原因是他们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很多网友为他们的勇气感到敬佩,但哈小童觉得更值得敬佩的,是他们身后尊重孩子这样选择的家长。

并不是所有家长在面对清北光环时,还能如此淡定,刚结束的热播剧《小欢喜》中,便有类似的情节:

剧中,英子成绩优异,妈妈一门心思想让她考清华,但英子就是喜欢天文,她想放弃清华考南大,因为南大有全国最强的天文系专业。

这让一向要强的妈妈愤怒不已,她就始终不明白:南大有什么好考的,天文又有什么好学的。

让孩子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让孩子做自己,也许没有上清华北大说出来那么有排面,没有父母想象的成功那么风光无限,但只要孩子努力了,取得的结果同样是光鲜的。

巴菲特说过: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家庭教育应该要让孩子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展示自我活出自我。

要知道,人生是一个长跑而不是短跑,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力,还有强大的内力,这其中的任何阶段都会影响人的一生。、

与其“推娃”,不如“推己”

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花费巨大的精力在教育孩子上。

平时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还不得不面对辅导功课这一重大使命。周末一整天,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类补习班、兴趣班。

有些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更加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期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其实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推娃”,不如“推己”。

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是巴菲特的“幕后智囊”。他有一句著名的名言:得到一件东西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他。

这条黄金法则在教育方面,同样适用。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也变得优秀。

世界乒乓球冠军刘国梁的女儿,曾获得世界之星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冠军,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女儿说:父亲在1996年就获得了奥运冠军,他是自己的偶像。

然后,她自豪的对老爸喊话:“今天我想告诉他,我才7岁,就得了世界冠军。”

原来女儿一直把他当榜样,总想着超过他。

坐在台下的刘国梁唏嘘不已,忍不住对女儿竖起了大拇指。他从未想到,女儿一直把自己当做标杆,不断朝着自己的高度努力。

因为爸爸是冠军,所以,她要求自己,也要拿冠军。

为人父母,不要只想着留给孩子钞票,而是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告诉他:我已经做到了,你可以比我做得更好!

打造“软实力”,让孩子走得更远

在《奇葩说》中,曾经有这样一个主题:如果能一键为孩子定制完美人生,你会选择按下那个键吗?

我不知道“完美人生”是否真实存在,但是打造除学习之外“软实力”,绝对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怎么做呢?

温暖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安全感

人这一生都在寻求安全感,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定下心来做好其他,或完成学业,或发展事业,或情感建立。

心理学家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孩子学习的模式。”很多问题学生大多数是家庭出现了问题。温暖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安全感,他们看待人看待社会,不会带着某种偏执。

培养良好习惯,帮孩子赢在未来

《变形记》节目中,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从小被父母宠着长大,以至于到现在连袜子都不会穿,脚趾甲都要妈妈给她剪。没有养成独立的习惯,即使年龄增长,内心也总像个巨婴,事事总要依赖他人。

许多知识、技能,晚一点掌握也无妨;而习惯教育则不同,存在关键期。幼儿阶段是黄金期,小学低段是白银期,错过了这两个时期再抓习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好心态和强毅力,让孩子战胜挫折

电影《起跑线》中,与主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居希亚姆。在得知自己儿子没有被好学校录取时安慰道:“你是最幸运的孩子,学校的录取与否并不能决定你是否幸运,是学校的运气太差。” 说罢,还和妻子凑了300卢比,决定去买个从未吃过的披萨,和拉吉一家庆祝皮娅被录取。

积极的心态,可以让孩子不被失败打倒,拥有更大的人生格局。

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家长的压力不全来自于周边,更来自于全国甚至海外。教育难题如何破解?

破解之法就在我们踏踏实实地努力中,在不断地自我提升中。

胡适说过一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不管目标和梦想离现实着陆还有多少距离,保持正确的方向前进,对孩子、对自己都会自有一份收获的欢喜,不是吗?

每天一小时,做更棒的家长!

全科学习资料、模拟试卷,英文学习,早教启蒙,关注同名公众号“一小时家长”(ID:jiazhang119),获取小学全科学习资源福利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