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母在孩子跟前儿玩手机:你玩的不是游戏,玩的是孩子

2019-11-17 10:00:06孕产
与孩子相处时,放下手机,不要让手机占据孩子的童年记忆;陪伴孩子时,扔掉手机,不要让孩子遭受边玩手机边陪孩子是“冷暴力”;和孩子互动时,远离手机,不要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梦魇;摆脱手机,奉献亲情,享受亲情,不要让我们不经意的动作酿下人生的“苦果”。

文//鱼小秋 图片//网络

去妹妹家玩,问起她为啥没回我的信息。

妹妹的回答让我很惊讶:“姐,你给我发信息了?我们家现在借手机!”

“你不是有手机吗?干嘛借手机?”

小妹看我没明白她的意思,又重复道:“姐,是戒手机!就是我领着孩子要戒掉对手机的依赖。”

我连声夸她,为她的做法点赞!

他们家确实应该戒手机了!

三岁的小外甥现在是睁开俩眼就是手机,吃饭时看手机动画片,妹妹做家务玩手机小游戏,睡觉时,也是在动画片音乐的催眠中进了梦乡……

这么点小孩照此依赖手机下去,长大还有救吗?

于是,明智的小妹开始了全家戒手机的行动!这次行动的起因是她看了一条手机导致儿童近视900度的新闻。

真是庆幸小妹的醒悟!但是,还有多少父母仍然意识不到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呢?



信息时代,手机确实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对手机的过分痴迷已经让我们成为了手机的奴隶。

我们经常在孩子跟前儿玩手机。他做他的作业,我们玩我们的手机,以为也没什么,反正我坐着陪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其实,我们以为的玩手机,实际上,是在玩孩子!玩孩子的前途!玩孩子的身心!玩孩子品德性格!甚至是玩孩子的性命啊!



01 父母玩手机玩输孩子品德和性格

几天前,好友静怡微信我,说她女儿晓彤的班主任联系她了解孩子情况,因为成绩不错的晓彤近期上课回答一点都不积极,表情木讷,眼神呆滞,有时候,老师提问,她答非所问,甚至都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下课也总是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和同学们交流,很孤僻的样子。

我回复她抽空带晓彤来见我。

在跟晓彤进行了很久的沟通、剖析和引导之后,她终于敞开心扉哭了出来:爸爸常年外出打工,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她上学。可是妈妈平时天天在家玩手机,不是跟她的姐妹们聊天,就是玩手机游戏。不陪她玩,也不和她聊天,跟她在一起的时间不及与手机亲密相处的五分之一。

整日沉迷手机的妈妈不跟孩子沟通交流,不了解孩子内心和思想,也不督促作业、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更不要说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度过青春期了。

这种情形下的晓彤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聊天,聊什么话题,又担心自己表达不好,遭同学嫌弃。无奈之下,就封闭自己,独自吞咽孤独。

了解了孩子心理,我跟静怡进行了深谈,分析了事情的严重性,希望她能放下手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多和孩子谈心,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多领着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鼓励她融入同学……这样,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否则,暴躁,抑郁等会找上孩子,孩子性格很容易出问题的。

静怡自责不已,她原以为照顾好孩子的吃穿住行就是陪伴孩子了,不知不觉中,手机成了自己的知己,手机代替了女儿在心中的位置,自己差一点因为手机毁了孩子啊!

其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爱玩手机,就扔给孩子一部破手机,渐渐地,孩子手机上瘾,整日钻进手机游戏里,不想学习,不想游玩,不想交往,不想将来,只顾眼下一时痛快。

孩子长期沉迷于手机,网络虚拟世界会改变人的性格及心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孤僻,害怕和人直面的接触。还会能导致孩子出现网络依赖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变得抑郁,焦躁,严重的会患上抑郁症,痛苦万分也难以摆脱其困扰。更有甚者,有些孩子觉得生无可恋,跳楼、跳河,以结束生命来逃离手机游戏带来的精神灾难。

父母不要以为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身边就是陪孩子。我们的心在哪陪伴就在哪!陪着不等于陪伴!真正的陪伴需要父母扔掉手机,全身心投入。

孩子面前,搁置手机,牵手孩子、拥抱孩子、理解孩子、关爱孩子,孩子才能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02 父母玩手机玩丢孩子

几天前,一则新闻引起很多网友注意。




父母玩手机太投入,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没有一点存在感。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得到父母更多关爱,孩子竟跟父母玩起“做迷藏”的游戏。可惜的是,没有责任心的父母,醉心手机,放弃了寻找躲藏起来的孩子,让孩子独处角落受尽了孤独、无趣、缺爱的折磨。

父母该有多沉迷手机,需要孩子用冒险出走提醒你!父母痴恋手机能有多无法自拔,竟忘了自己还有孩子需要照顾?这样的父母多么不负责任,竟做出这样令孩子心寒的事情?

在手机游戏逐渐入侵众多学生心灵深处的当下,竟还有孩子能够不受其害,保持清醒,确实是一股清流!多么好一个孩子!这样的单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的孩子,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多么值得父母倾心去呵护,去陪伴,去鼓励!

这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比较聪明,会主动去寻求民警的帮助。倘若,没有机会找民警,碰巧遇见坏人怎么办?尤其是现在人贩子那么多,拐卖、摘器官、致残乞讨……这些孩子独自出门的后果,想想都后怕。

父母忙于玩手机而弄丢孩子的事情在春运期间最多。



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都有大量返乡旅客,一些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只顾低头忙着玩手机,疏忽了孩子。广播寻人,找民警哭泣,着急得火急火燎......有时想想,这样的父母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只是苦了找不到父母的孩子了。

有了孩子,就要负起做父母的责任,说话做事上就要考虑周全,不能再任性而为地玩手机。

手机是什么?一个方便联系的通讯工具,一个随时随地可以查找资料的小电脑。孩子是谁?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老了,在跟前儿跑前跑后端茶倒水扶你去厕所的亲人!


手机是工具,离了它你身体不会受到大侵扰,一日三餐、花鸟虫鱼你依旧活的很自在;孩子是有感情的下一代,把他弄丢试试,一日三餐你还能吃进去?琴棋书画你还有心思欣赏?真的丢了孩子,恐怕你一生不会再有幸福和欢喜。

不要逼着孩子说出“我多么想变成手机,能时刻跟父母在一起!”;不要让孩子无奈地责问:“到底我是你女儿还是手机是你女儿?”;更不要让孩子误以为你的职业就是时刻用手机查资料。

请在孩子跟前儿收起手机,我们不能因为手机而弄丢了孩子!孩子的爱戴、信任、敬仰、崇拜岂是一部手机可以比的?



03 父母玩手机玩丢孩子性命

我的家长成长群里,不断有家长询问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孩子回家就想玩手机,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投入学习?” 我的回复通常简单而又直接:“父母放下手机,孩子就有救了!”

的确,父母手机不离手是孩子学会玩手机的直接诱因,是父母的支持或者不反对导致了孩子手机上瘾、游戏上瘾。手机上瘾如同毒品上瘾,很难控制,很难摆脱。

狭隘的思想,单一的兴趣,孤僻的性格,暴躁的心情也很容易让玩不到手机的孩子做些出格甚至危害生命的事情。



2018年8月,宁波妇幼儿童医院的唐医生一个夜班接待了2个让他心痛的孩子,一个是自残,一个是自杀。

自残的男孩叫小孟,14岁,因玩手机受到父亲规劝及责骂,挥刀自砍左手,连砍6刀,刀刀见骨!万幸没有伤及动脉,加上送医及时,抢救了一个通宵后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另一名10岁男孩叫小童,他想玩手机,姑姑担心对眼睛不好,制止了他。结果一转身,小童打开窗口,一句话没说,就从六楼跳了下去。因伤势严重在抢救了1个多小时后,宣布死亡。



近年来,因为手机而自杀的案例年年都有:

2016年4月,深圳龙岗一14岁少年因被禁止玩手机,从27楼跳下,当场死亡。

2017年9月,河南正阳一八年级男孩,因玩手机被批评,一怒之下喝下了家中的农药。

同年同月,杭州一15岁初三少女因手机使用问题与家人发生争执,后从19楼跳下,当场死亡。

……

导致孩子们跳楼、割腕、服药自杀的的原因,是孩子的心里严重缺爱而导致的情感偏执。

若孩子天天生活在父母真正的关爱和陪伴中,阳光、积极、有爱,他们是不会不顾及亲人感受而轻易放弃生命的。手机,只不过是他们寻爱不得的替代品。

作为父母,我们放下手机吧,不要再以“忙于工作,迫于生计”为理由而时刻手机不离手了。

放下手机,把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放在心里;放下手机,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孩子的身心陪伴不再让他们感到孤单;放下手机,倾听孩子的心声,想方设法走进孩子心里而成为他们的朋友。

被爱环绕的孩子天天浸泡在幸福里,哪还有不想活的心思?哪还会丢掉父母亲人独自赴黄泉?



04 放下手机,挽救孩子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刘烨自顾自的玩着手机,儿子诺一突然说:“爸爸我做了一个梦,观音菩萨让我陪你聊会天……”很童真的一句话,道出了孩子内心渴望父母陪伴。

洛阳国际学校三年级的9岁小学生小智(化名)在作文里写到道:“爸爸每天都从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又像一只饿了三天三夜的恶狼正盯着一块又大又肥的肉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

这话让我们做父母的听起来是满满的心疼与愧疚。

四川宜宾小学生别心雅在作文中控诉手机是亲情杀手,说爸爸妈妈宁愿在网上和不认识的人聊天,也不愿意放下手机面对面聊天:“真是父爱如山,在电脑面前爸爸就像山一样雷打不动。而妈妈起来洗了澡,又在床上玩手机去了。”

在一期《少年说》中,一位少年在台上告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多一点时间陪陪自己:“小时候,我以为手机才是爸妈的孩子,因为他们一直在目不转睛的玩手机……”

听着孩子们内心深处对父母爱的呼唤,看着孩子们声泪俱下控诉父母玩手机的呐喊,我们无地自容,我们自责羞愧,我们愧汗怍人,我们不配父母两个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亚灵说:“现在有很多家长对孩子沉迷手游万分焦虑,却很少反思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若陪伴孩子,就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懂得孩子的语言和感受的陪伴,用轻松融洽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和相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获得孩子的信任,带给孩子长足的安全感和亲密感......这些真正的陪伴才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没有一种遗憾会比忽视孩子的内在需求更难弥补,家长们需要培养一个自律的下一代就要以身作则。

与孩子相处时,放下手机,不要让手机占据孩子的童年记忆;陪伴孩子时,扔掉手机,不要让孩子遭受边玩手机边陪孩子是“冷暴力”;和孩子互动时,远离手机,不要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梦魇;摆脱手机,奉献亲情,享受亲情,不要让我们不经意的动作酿下人生的“苦果”。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没有任何情感血肉,不值得我们整天把它捧在手心。孩子是我们的亲人,血脉相连,无法分割,我们不能因为冰冷的工具而让亲情遭受冷落,而让亲人产生隔阂。

亲人相处时,我们手机不离手,以为聊个天、玩个游戏,悄无声息中,我们会玩跑亲情,玩丢孩子。

作者简介

鱼小秋: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师,儿童心理学爱好者。愿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桥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引领家庭走向幸福。

原创微信公众号“鱼小秋”

ID:YuXiaoqiu9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