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还在让孩子听话?与孩子“对话”,让孩子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2019-11-05 11:00:05孕产
还在让孩子听话?与孩子“对话”,让孩子遇见更优秀的自己喂养孩子的心,你就是孩子的心灵导师

又到一年开学季。有些家长开心不已,终于不用一天都围着熊孩子转了;有些家长却愁眉不展,陪写作业太痛苦。曾经无数次在心中告诉自己要给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要培养他独立、勇敢、自信等优良品质,可一遇到熊孩子,自己就像被点燃的爆竹一样,骂声、吼声一片。别说培养优良品质了,不讲理、贪玩、不独立等等熊孩子的特质却越发明显了。周杰伦那首“听妈妈的话”红遍大街小巷,但事实是别说听话,他连说话都懒得和你说。

那怎么办呢?

很多育儿书籍会告诉我们,育儿先育己。可往往最难的就是育己,因为你发现“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啊!”但《心教》这本书,它不仅阐明了育儿的道理,关键的是教会了父母如何与孩子“对话”而不是让孩子听话。它指导了父母如何运用5A的方法与自己和解,如何用萨提亚模式同理孩子,如何探索与核对,并正向引导孩子走向优秀。书中含有大量的案例,通过细致的交谈细节及对话应用技巧,清晰的给出了沟通模板。只要你仔细阅读,并不断练习,你就是孩子的心灵导师。

本书的作者李崇建是台湾知名亲子导师,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教育的传播者与实践者。经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讲。他创建的创意写作班,影响了很多家庭,帮助很多孩子遇见了更优秀的自己。

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方法对了,孩子就优秀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想要教给读者的方法都有哪些。

01 你了解自己的应对姿态么?

在教育孩子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看看自己平时与别人,尤其是孩子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书中介绍了萨提亚的五种应对姿态,还列出了常见的应对语言,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第一. 指责

以指责姿态与别人对话时,常常认为都是别人的错,易被激怒,爱控制。语气带着强制性,在遇到压力时,习惯性地用强制的方式来表达。前一阵子上热搜的“明言明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指责

常用语言参考:

“都是你的错!”

“你再不听话,我要生气了!”

“我数到三啊!一,二,三!”

“你听清楚,我只讲一次!”

“我前天不是告诉你了么?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听?”

“你给我坐好!”

如果孩子经常被指责,他会发展出好的体验和品质么?显然不会。我们平时都被指责过,被指责时只会感到愤怒,委屈,愧疚或者自责,会觉得自己不被接纳,不被爱。如果孩子长时间被指责,就容易发展出低自尊,不自信等特质。

第二. 讨好

以讨好的姿态与别人对话时,常常都是焦虑和提心吊胆的。这样的人害怕发生冲突,宁可牺牲自己也想让他人满意。他们总是过分小心翼翼,观察着你的脸色,猜测着你的心情。书中说道“讨好的人,常有一种错觉,就是想要达成和谐的目标,维持和平的样貌,从而忽略了自身的价值。”一个家庭中如果一方是指责型的,另一方很有可能就是讨好型的。如果父母是指责型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讨好型的。

讨好

常用语言参考:

“好了,宝贝!不要再生气了。”

“你不要那么着急,爸爸帮你算好了”

“可以不可以安静一些?”

“能不能不要再......”

"拜托你不要再吵了。”

如果一个孩子常被讨好型对待时,他会发展出什么品质呢?会认真学习么?会独立自主么?会尊重长辈么?显然也不会。

第三.超理智

超理智的人俗称就是爱讲道理的人。他们通常具有理智,听起来很冷静的声音,说出来的内容似乎让你无从辩驳。他们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总想要控制话语权,缺乏同理心。这样的人通常都是在用大脑说话,经常与自己及他人的感受隔离。其实他们内心也是极为敏感、孤独和空虚的。

超理智

常用语言参考:

“这个你懂么?”

“人一定要讲道理...”

“关于这点,我来和你解释...”

“你不合逻辑”

“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你就白学了”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常常爱用道理压孩子?我们有时候太想把自己知道的道理教给孩子,却忘了也把孩子和我们隔离的更远了。为什么孩子大了之后和父母的话就少了,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四. 打岔

爱打岔的人和讨好的人一样,也是不爱冲突的人。但他们往往以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会采用戏剧性的,幽默的方式转移焦虑,中断话题。他们在遇到压力时常常是不安的以及冷漠的。电视剧中总有这种形象出现,一个爱唠叨的老太婆总会配一个爱打岔的老头。

打岔

常用语言参考:

“我忘了!”

“哇!你看那是什么?”

“这题不会算啊!那水果会不会吃?”

“要不要去看电视?”

“你说什么?我怎么听见有人叫我帅哥?”

如果一个孩子常被打岔,慢慢地就会很浮躁,坐立不安,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可能也会用打岔的方式处理问题。

第五.一致性姿态

一致性沟通是萨提亚模式提倡的沟通方式。萨提亚模式认为沟通三要素就是自己、他人和情境。指责是只有自己和情境,没有他人;讨好是只有他人和情境,没有自己;超理智是只有情境,没有他人和自己;打岔是三者都没有。而一致性沟通就是带有感受、思维、期待、愿望及不喜好地诚实,开放而分享的,聆听他人,尊重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

一致性姿态就是作者想要介绍给父母的沟通姿态。书中强调,在这种姿态下,父母沉稳、安定,勇于表达自我,并愿意为自己负责;同时探索孩子,协助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而被一致性对待的孩子心灵较容易宁静,懂的面对和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采用一致性沟通姿态呢?

02 觉察并梳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只是需要疏导。先觉知内在的感受,不忽略,不否认。

心理学告诉我们,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件,要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性的表达。可你能意识到你的情绪和感受么?

有一天,我正在看手机,我妈突然大声对我怒吼:“一天就知道玩手机,你就不能把手机放下!”我被我妈的吼叫声吓了一跳,继而也被她的情绪感染,生气的回道:“不就是让我放下手机么?干嘛非要怒气冲冲的 !”可我妈却说:“我没有生气,我说话就是这么大声。”可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声音变小了。

就是这样的,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像因打喷嚏而飞出去的唾沫一样传染周围的人。如果你觉察到自己要打喷嚏了,有意识的遮挡嘴巴,可能带有病菌的唾沫就不会飞出去。当然我们的情绪并不是要被挡住,而是要被觉察。

我才没生气

首先要学会停顿。停顿就是刹车。就好比你发现马上要撞车了,赶紧踩下刹车。而刹车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还有惯性。我们习惯了孩子磨蹭就催促,习惯了孩子吵闹就制止。惯性会导致在刹车时听到轮胎和地面摩擦产生的刺耳声,习惯会导致我们在停顿时感到焦虑,局促不安、沮丧等。

然而停顿是有必要的,就好比一个人说话如果像唐僧会让你感觉烦,也听不到重点;就好像一篇文章如果没有逗号、分号、分段等会让你无从阅读,不解其意。

其次觉察并梳理情绪。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5A的自我对话程序。这个对话顺序是:

觉知(aware)情绪承认(acknowledge)情绪允许(allow)、(accept)接受情绪转化情绪(action)欣赏自己(appreciate)

比如我有一次参加讲师大赛前,感觉自己异常的紧张,头脑一篇空白。小伙伴频频安慰我说“不要紧张”,可我却越来越紧张。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与自己进行如下对话:

我感觉自己很紧张。(停顿10秒钟)是的,我此刻非常紧张,我担心自己发挥不好。(停顿10秒钟)我允许这个紧张和担心与我同在,我接纳自己感到紧张。(停顿更长时间,并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这个紧张在身体的感觉。)做5次深呼吸。深深地吸气,缓缓的呼气。想想紧张的情绪随着呼吸在体内流动,并有机会从体内流转到体外。告诉自己,即使我紧张,即使我一会发挥不好,我也是优秀的,我依然欣赏自己,不放弃自己。

与自己完成这个5A对话后,感觉不再那么紧张和担心了。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被紧张的情绪困扰,而专注于如何让自己发挥的更好。

03 从感受切入对话,以探索与核对的方式同理孩子

若是大人梳理好自己的情绪后,便能平静的面对孩子,看见孩子真正的问题,进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从感受切入对话,是最好的方式。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洛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把一只刚出生的猴子放在有两个代理妈妈的铁笼子里。其中一个妈妈是一个由金属丝条构成的猴子,胸前安装奶瓶;另一个妈妈是一个布偶猴子,但没有奶瓶。实验发现只有小猴子吃奶的时候才会靠近金属猴子,其它时间都依偎着布偶猴子。尤其小猴子受到惊吓的时候它会立马抱紧布偶猴子。

哈洛还做了不同实验对照。在跟着布偶猴子成长的小猴的铁笼中和跟着金属猴子成长的小猴的铁笼中分别放入了一个自动玩具。观察发现,跟随布偶猴子的小猴子在开始感到惊吓,观察了一会后就玩起了自动玩具;而跟随金属猴子的小猴子只会吓得蜷缩在笼子一角。

这个实验说明,小猴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填饱肚子,更需要感到温暖,关怀与爱。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猴子更具有勇气和挑战能力。

不仅灵长类如此,其它动物及人类也一样。所以从感受切入对话,是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及被爱,也是开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首先,同理孩子的情绪。

同理即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绪。但与其它育儿书籍不同的是,作者强调要带着好奇心,通过探索与核对的方式帮助孩子意识情绪。在书中不同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到如下的问话:

“我这样说,你会难过么?”

“我这样做,你会生气么?”

“你有什么感觉?”

“你会紧张么?”

“你会感觉害怕么?”

作者有一次到中学演讲,一个初二的女学生举手问道:“人为什么要读书?”作者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去解释读书的道理,因为他认为要先搞明白孩子的问题,于是问道:“你是指一般的阅读还是学校的功课?”学生回答学校的功课。接着作者就从感受入手了,问她“功课是否让你感受到压力?”学生立刻红了眼圈,点了点头。

我曾经听过作者的一次讲座。印象很深的是台下有个妈妈问了一个关于女儿学习的问题,作者只说了一句话,这个妈妈的女儿就开始掉眼泪了。他解释说,他很容易就会把别人弄哭。弄哭不是目的,而是说到了人心里,触碰到了最柔软的地方。对方感觉到了被理解,被关怀,心里就开始松动了。

其次,接纳孩子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是认同孩子的行为、观念与期待,而是允许孩子有情绪,因为情绪没有好坏。允许情绪存在了,它就会自然的流动,会流入也会流出。

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过”,“我感受到你很害怕”。当孩子有情绪流出的时候也可以不出声,静静的陪伴,允许它释放就好。

小柏是作者写作班的孩子。有天妈妈打电话说小柏顶撞老师。作者在与妈妈进行了简单交谈后,了解到小柏是单亲家庭并对爸爸有些生气。作者开始先谈了谈自己也是单亲家庭以及自己的感受,通过开启自己以展现同理心。在妈妈指责孩子时,作者说出了小柏作为单亲孩子内心的孤单、难过与生气,以及面对很多道理及指责无人理解的感受。这些同理孩子感受的话让小柏留下了眼泪。紧接着作者静静地看着小柏并对他说:“我也曾经不喜欢老师。老师是人,你也是人,身为一个人,我要让你知道,你可以不喜欢老师。”这段话就是作者对小柏最大的接纳与允许,即接纳他不喜欢老师的情绪。

感受到被接纳后,小柏泪如泉涌,委屈多时的情绪就如洪水般倾泻而出。作者没有阻止,只是静静的陪伴,任由小柏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释放过后,小柏就平静地和作者讨论顶撞老师这件事,并愿意道歉及接受处罚。

04 以好奇的心理,探索和核对的方式引入正向价值

父母都想要孩子拥有各种优良品质,却很少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孩子有积极影响。

有人说,做父母的需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睁开的那只眼要多看看孩子的优点,闭上的那只眼忽略孩子的缺点。这也正是本书核心内容,即聚焦孩子的正向价值,帮助其找到自己的内在资源。

因为,正向的力量不可忽视

哈佛教授罗森塔尔在1963年做了一个项试验。他把一群白老鼠分成A、B两组,交给不同两组学生训练老鼠走迷宫。教授告诉拿到A组老鼠的学生说,这组老鼠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告诉拿到B组老鼠的学生说,这组老鼠很愚钝。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A组果然很快走出了迷宫,B组却不断迷路碰壁。罗森塔尔事后表示,其实这两组老鼠是随机分组的,没有区别。他观察后判断,A组之所以能走出迷宫,是因为训练它们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的更积极和热心。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同样的,罗森塔尔又对一个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先是进行了异常“发展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挑出了一批被认为“极具潜力”的学生,声称他们会在课业上有“非凡表现”。结果八个月后那些被挑选的学生果然大幅度进步。因为罗森塔尔“权威性的谎言”对老师进行暗示,又透过老师在言行中不知不觉传递给学生。那些学生接收到了老师的信息,便变得更加自信而努力。

所以,以正向好奇、停顿,作为探索和核对的方式就能启发孩子的正向价值

作者认为正向好奇是对孩子的关心与宽容,也是是孩子发展正向价值最好的驱动力。而看到并探索孩子的正向价值正是作者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在书中的每个案例都能看到他带着好奇心探索孩子的正向价值。

回到前文小柏的例子,在同理小柏情绪的时候,作者会慢慢地问他:“我这样说,你会不舒服么?”“会紧张么?”“会生我的气么?”作者此时就通过探索和核对的方式关注孩子的感受。就在小柏释放了情绪,作者先告诉小柏“可以不喜欢老师,但是不可以对老师不礼貌。”在同理了孩子的内在后,导入规则才更容易。紧接着作者又说“校规不允许顶撞老师,事情听起来有一些棘手,你看应该怎么面对呢?”作者用好奇的问话,让小柏自己意识到问题。小柏愿意去给老师道歉,并接受学校可能的处罚。作者看到了孩子的勇气和真诚,对小柏说道“我很好奇,你怎么这么勇敢,愿意向老师道歉,也愿意接受处罚。”这种积极的好奇、探索与核对帮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正向价值,也会促使他进一步朝正向发展。

“你妈妈说你很调皮,你也这么认为么?”

“我很好奇,你这么紧张,怎么还愿意来呢?”

“你很诚实,这么快就承认你调皮。”

“谢谢你认真的听我的问题,并认真的回答我。”

“你看起来并未放弃,你能欣赏自己仍旧在努力么?”

“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么短时间,你就有了方向?”

这些是作者经常会对孩子说的探索其正向价值的话

另外,在探索与核对时不忘适当停顿

前面在讲到父母梳理自己情绪的时候要学会停顿。同样的,在面对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对话时,也要适时的停顿。如果一个人连珠炮似的讲话,会给对方以压力感,也会令对方觉得烦躁,不利于思考。而且孩子在面对成人时,本来就容易有紧张,害怕,生气等各种负面情绪。适当的停顿,尤其是在探索孩子正向价值时的停顿,表现出的不着急,宁静的状态会感染到孩子,帮助孩子放松心情,有助于思考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个高三的男生向作者求助“如果人生没有目标该怎么办?”作者首先核对信息:“你没有目标么?”在得到确认信息后,作者停顿了两秒后再次核对与探索信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会没有目标呢?”男孩说是因为小时候发生了很糟糕的事情,自己很难过。作者从感受切入,再次核对与探索“你难过的是什么?”“我觉得自己很烂!很糟糕!”男孩忍不住哭了。透过男孩的难过,作者看到了他渴望有价值。于是作者带着正向好奇,连接深层感受,一连问了几个问题,来积极引导其正向价值。而这几个问题之间都停顿了几秒。

“你怎么还愿意问我这个问题呢?”

“你哪来的勇气?”

“看起来你并未放弃,你能欣赏自己仍旧在努力么?”

被作者深深地联结和看到价值后,男孩流出了眼泪。这眼泪正是他体验到了自己“未放弃”的“价值”。

以上就是全书的精华内容。

让我们再回顾下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核心方法。在与孩子互动时觉察自己是何种姿态,常以5A与自己对话,觉知梳理自己的内在情绪。在与孩子对话时注意联结孩子的感受,时刻带着正向好奇去探索与启发孩子的正向价值,并注意适当停顿与觉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善待!愿你我始终都能带着好奇,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去滋养孩子的心,以正面的影响方式陪伴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