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对孩子的惩罚,只要方法用对了,也能成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2019-10-22 02:00:04孕产
对孩子的惩罚,只要方法用对了,也能成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文/Aimee妈妈

您好,我是Aimee妈妈。这是我的第4篇原创文章。育儿路上,我们共同成长!

孩子的情绪总是免不了就会陷入一种不可理喻的状态。前段时间去一个朋友家谈事儿,碰巧遇上了她家5岁的女儿正在闹情绪中。

原来那天早上,本来朋友老公答应要带孩子出去玩的,没成想忽然临时有事必须去一趟公司,所以原计划就只能取消。

朋友答应孩子等我们谈完事儿后就带她出去玩,让她先自己玩会儿玩具或者画会儿画什么的,但是小姑娘就是一直不开心,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画笔拿在手里也不画也不放下,而且我们说话的时候她还故意大声唱歌,朋友制止了她一次,她下次会更大声,再制止她就变得很烦躁,然后还跑到玩具箱那里,把箱子里的玩具全都掏出来散落在地上,真的是用尽各种办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激怒自己的妈妈。

朋友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了,严厉地对她说 :

“如果你再这样控制不住制造混乱的话,现在就马上回房间去,等你觉得能控制住自己的时候再出来!”

小姑娘嘟囔着嘴走进房间,还自己关上了门,不过没5分钟她就出来了,情绪看着的确是平稳了不少,并且之后也没有再吵闹。

朋友说这是他们家对付这孩子无理取闹的一个常用的方法,算是对她的一个惩罚,孩子都习惯了。

那天上午的情景,我全程观察下来,还是十分认同朋友的这种做法的。

当孩子正在闹情绪的时候,我们如果试图跟他讲道理,或者刨根问底地询问,想搞清楚他闹情绪的真正原因,我觉得有点儿不现实。

当一个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他没有足够的理智,也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来听大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跟孩子讲道理最好还是等他发完脾气,情绪稳定后再进行。

不过等孩子情绪稳定需要多久的时间,这个并不确定,反正就是情绪不稳定就不多说别的。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可以像我这个朋友一样,使用让孩子离开现场回房间去冷静的方法。她说这是对孩子的一个小惩罚。我觉得未尝不可。

惩罚本就应该是这样,以教育孩子为目的,而不是凶巴巴地对孩子进行报复和反击。

让孩子离开现场回房间去,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场景转换,其实是给孩子平息情绪提供一个外在的环境支持。同时也是告诉孩子,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定要骚扰别人,制造混乱的话,那就必须离开我们所在的场地。

在我们带孩子的平常,有很多妈妈会用禁止孩子做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做为他犯错的惩罚,比如不能看电视,不能看动画片之类的。无论他犯的是什么错,都是这个惩罚。尽管这个方法从效果上来看可能是管用的,但这种不加区别地惩罚,孩子不会从中吸取任何教训,也学不到任何东西。没有教育意义的惩罚,充其量只不过是父母手中的一个“武器”罢了。

美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教授在她的著作《The Magic Years》中提到过:

以教育为目的的惩罚,必须是因为孩子的不当行为而导致的合理的必然的后果。

朋友家孩子因为闹情绪故意制造混乱,这个不当行为导致的后果就是她必须离开我们所在的场地,独自一人到房间去冷静,这二者的逻辑是通的,所以朋友用这个后果作为惩罚,对孩子来说是公正的,并且孩子也知道了自己不能给别人制造混乱,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必须离开。

另外,关于惩罚,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时长的问题。有效的惩罚一定是在孩子能够忍受的范围。

朋友让孩子到房间里反省的时候,说的是让她什么时候能控制住自己了,什么时候再出来,并没有限制时间,结果孩子5分钟平复了自己,就出来了。

那如果要是需要10分钟、15分钟,都没问题,孩子可以自己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平复。虽然是惩罚,但她可以自己掌控结束的时间。这样的惩罚对孩子来说是合适并且有效的。

如果过于严厉,比如让孩子回房间里,午饭前都不要出来!当时是早上9点半,那到午饭至少还有2个半小时,这个时间明显超过了孩子能够忍受的范围,于是就会加深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感觉,会让他充满敌意和报复情绪,而他真正应该反省的错误行为,早就被抛诸脑后了。这样的惩罚对孩子没什么好处。

我相信一定有父母会说再怎么设置惩罚,对我家孩子都没用,甚至是其他的管教方法,无论哪种对我的孩子都没用,他仍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觉得如果真是这样,那可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找到一个更有效的的管教方法,而是要考虑一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果父母发现在管教孩子时候总是束手无策,那么最好好好想想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到底是什么在破坏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一定是凌驾于一切管教方法之上的,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再好的管教方法都不会有用。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在评论区与您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