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为什么考完要和孩子沟通?定位速效实验:3个步骤让成绩越来越好 实验表明什么沟通效果最佳

2022-03-14 02:54:47孕产
文/明月老师专注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学出幸福感声明:全文共2251个字,由@会学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每次月考、期中考等的考试结束之后,我都会分别找班上的同学们谈谈,跟他们分析一下这次考试成绩的情况,然后规划起下一次考试的目标。

文/明月老师

专注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学出幸福感

声明:全文共2251个字,由@会学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每次月考、期中考等的考试结束之后,我都会分别找班上的同学们谈谈,跟他们分析一下这次考试成绩的情况,然后规划起下一次考试的目标。事实证明,有过谈话之后,同学们的进步要比没有谈话之前的大。

为什么考完要和孩子沟通?定位速效实验:3个步骤让成绩越来越好

为什么?

实验表明什么沟通效果最佳

因为通过谈话,学生们可以及时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摸准自己的节奏。其实我觉得定位速效实验的结果可以很好地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定位速效实验?

心理学家将学生分为了甲乙丙三组,他们的目的是前往十公里之外的村庄。

甲组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乙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但是路上没有路标;丙组的学生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并且沿路一直有路标提醒他们距离终点还有多远。

实验结果令人深思:甲组的学生还没走到一半路程就已经叫苦连天,选择了放弃;乙组的学生走了一半多一点的路程就撑不住了,还是有人加油打气,才让他们重新振作了起来,再次上路;丙组的学生一直劲头十足地走着,走到八公里的时候虽然也很累了,但没有人说丧气话,只有加油鼓劲的声音,坚持到了最后。

毫不意外的,丙组的学生是最早抵达目的地的。

实验表明什么沟通效果最佳

定位速效实验给教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出发前往目的地的过程,学生会疲惫、想要放弃、力不从心。说到底,就是一个节奏的问题,每个优秀的学生,都能够调配自己的节奏不乱,以一种轻松、高效的姿态冲刺到终点线。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丢失自己的节奏。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具有全局观,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正如教育学家说的那样:"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途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指引他们走向正途。"

如何打造有利于坚持、高效率的学习节奏,我觉得不妨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走。

实验表明什么沟通效果最佳

第一步: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这个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大目标和小目标,必须契合学生的实际。

大目标不用一上来就是要先考个清华北大,这看起来像是每个人都可以定的目标,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这个目标太遥远了,跟自己目前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学生们产生无力感之后,很容易失去学习动力。

这个大目标应该设为学生目前无法达到,但是努力一把又能够够到的程度,大概在超过学生能力的5%到10%之间。这样既不容易懈怠,也不会觉得难以企及而放弃。

小目标可以是每次的考试成绩,跟之前相比进步多少,强势科目有没有发挥出拉分的作用,弱点科目有没有进步。

当一个个小目标完成之后,很快学生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大目标与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这时候,可以及时地更新大目标,将目光放得更为高远一些。在不停地完成小目标,修正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就可以被直观地看见。

第二步: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出反馈,让学生清楚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上。

我们可以根据"定位速效"实验顾名思义,定位很重要。所谓的定位,就是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层次,在这个层次该做些什么,做了这些事情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拼命地学习,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努力完之后,很容易产生一种空虚感,就是一种自我怀疑:我做了这么多,真的是有用的吗?

定位就是在告诉他们:没错,你付出的这些努力,都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了,你的付出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当然,反馈过程中也能够发现学生的薄弱点,以便查漏补缺。

为什么学校喜欢设立大大小小的考试?就是为了能够给出直接的反馈。成绩和排名不是为了单纯地一较高下,而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当付出得到回报的时候,学生的动力往往是最强的。

实验表明什么沟通效果最佳

我见过很多学生,不是怕考试,而是怕没有考试。

他们说:"没有考试,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个阶段的学习有没有效果,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总感觉心慌慌的。考一考,心里就有数了。"

我们从很多高校越来越密集地安排考试就可以看出来,考试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意义,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及时的反馈,与学生形成互动。

"考试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学习过程的反馈。当学生明白了考试的真正价值,就不会再畏惧考试。"我觉得这句话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第三步:比起输出负能量,更要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

情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孩子更容易被大人的情绪感染,如果老师或者家长经常传递"你不行"、"你太糟糕了"之类的失望情绪,学生很容易跟着否认自己:我就是这么没用,算了,放弃吧。

随着负面情绪的传递,糟糕的心态在不停地被放大,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老师和家长也越发觉得"烂泥扶不上墙"。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从根源上切断这种负能量的传递。

"鼓励永远比批评更有效。"这句话在教育的问题上永远不会过时。

学习是漫长的马拉松,学生提着的这口气总会有松下来的时候,再打压他们的积极性,只会让他们更快地选择放弃。

纵观各项马拉松比赛,我们都是在给选手们加油鼓劲。对待学生也应该是同样的态度,哪怕进步不明显,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做出改变、付出努力的部分。

当你用肯定的态度对待学生,再提出他值得改进的地方时,他也会更愿意接受。因为他能感觉到你提的建议是站在他的角度考虑的,他知道改变之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表扬与鼓励。当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对后面的学习也有了信心,这就形成了学习的动力。

有目标就意味着有了方向感,有定位就能够在学习一途中不迷失,有正能量的传递就能够在受挫时重整旗鼓。三管齐下,学生的学习节奏就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优秀的学生都有着良好的学习节奏,而老师和家长,就是要负责跟紧学生的节奏,在学生的学习节奏出现问题时,及时地帮助调整,如此,学习才能有效率、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