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教授孕产瑜伽,你需要懂得“胎位外转术”吗? 内转胎位术和外转胎位术

2022-03-11 19:27:47孕产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讲到,明教有一门极其深奥的盖世功法,也是其镇教之宝,名曰“乾坤大挪移” ——运气导行、牵引挪移,其中之威力与神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讲到,明教有一门极其深奥的盖世功法,也是其镇教之宝,名曰“乾坤大挪移” ——运气导行、牵引挪移,其中之威力与神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在妇产科领域,也流传着这样一门独门秘技——“胎位外转术”(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面对胎位不正的宝妈,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在她们身上施展这一绝技——隔着孕妇的肚皮,徒手帮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掉个头。

©shobserver.com

仅需稍微的手法调整,无需服药开刀,就能让宝宝回到正常胎位,让宝妈免受剖腹产的困扰,从而实现自然顺产?听着似乎不可思议却又十分诱人,也难怪会在鼓励顺产的今日又再成为广受追捧的“秘技”。

教授孕产瑜伽,你需要懂得“胎位外转术”吗?

然而,要知道毕竟“乾坤大挪移”这样深奥巧妙的功法也只有教主方可修炼,还需修习者悟性极高,历经阻碍,甚至冒着走火入魔、经脉尽断的风险,若非天赋与机遇俱存,实难练就。虽说“胎位外转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乾坤大挪移”,但确有其相似相通之处,除开修炼者本身需要功底深厚之外,还需有许多外在条件的加持,即便如此,也免不了风险的存在。

因而,在听闻如今孕产瑜伽课堂中也有老师直接在会员身上实施这种手法,甚至许多学员在参加孕产瑜伽教师培训时要求学习这一手法时,着实是令人震惊的。

教授孕产瑜伽,你真的需要懂得“胎位外转术”吗?“矫正手法”什么时候成了瑜伽的必需?国际上,又是如何看待瑜伽中的“矫正手法”?针对这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专门咨询了资深瑜伽理疗老师、拥有多年国内外孕产瑜伽教培经验的资深导师Ann da Silva,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深孕产瑜伽老师 Ann da Silva

内转胎位术和外转胎位术

Ann老师教授瑜伽数十年,其中在孕产瑜伽领域深耕多年,于国内外开设多期孕产瑜伽导师培训,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孕产瑜伽导师,服务于世界各地知名医疗保健机构。

专家访谈(Q & A)

Q = 108文化传媒

A = Ann da Silva


Q:老师从开始教孕产瑜伽,到后来培训孕产瑜伽老师一直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A:没有记错的话,开始培训第一届孕产瑜伽导师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当然教孕产瑜伽就早在那之前了。作为一位培训老师的老师,我觉得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了解,必需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能进行教学,因为她们不仅是学生,她们还将作为老师去帮助更多的人。

Q:我们知道老师所开设的孕产瑜伽教培,是经由全美瑜伽联盟(Yoga Alliance)所认证。那么想请问,全美瑜伽联盟对于培训孕产瑜伽导师的老师有什么具体资质要求?

A:全美瑜伽联盟最近在进行改革,在学院的认证期限到期后,会有一些新的要求变化,我们在这里主要还是讲讲旧有的认证条件。

如果你要成为一位能够培训新老师的孕产瑜伽导师,首先你要具备E-RYT200的资质,也就是说,你必需是一名资深的瑜伽老师,而要满足这个条件要求你在成为联盟认证的200小时培训导师(RYT200)后,还要教课满1000个小时,这样就可以在联盟继续申请认证为资深瑜伽导师(E-RYT200);但要成为孕产瑜伽培训导师呢,还需另外完成一个孕产瑜伽导师(RPYT)的培训并教课超过30小时。只有在同时具备这几项要求后,才能拥有培训新孕产瑜伽导师的资格。

内转胎位术和外转胎位术

当然,培训新老师的教材和内容也需经过联盟审核,这些教材的设计及内容都需要符合他们的规范要求。而在今年改制开始落实后,认证也会更加严格规范。

Q:老师的第一个孕产瑜伽课程是在香港开办的吗?

A:是的,从第一期到现在,我一直坚持每年在香港办一期孕产瑜伽培训,一方面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我也必需保证培训的质量,所以在香港我每年只会开一期。

Q:除了香港,老师还在哪里开过孕产瑜伽培训呢?

A:在中国大陆包括台湾,还有罗马尼亚都曾开过。

Q:到目前为止,一共开过多少期了?

A:算起来应该有14、15期了,基本上每年只能做到开1~2期,因为其实开这个培训还是挺累人的。说真的,即便到现在,香港敢开孕产瑜伽导师教培课的老师还是没有几个,没能找到人帮忙,所以整期培训的内容都得完全由自己来讲和教,实践考核也得自己带。

Q:不敢开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课程比较复杂吗?

A:主要是因为孕产瑜伽课涉及的专业内容很多,学生经常会有很多比较复杂甚至是奇怪的问题,很多老师会担心无法应对,所以都不太愿意教。

内转胎位术和外转胎位术

Q:在这十几年的孕产教学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难题?老师又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

A:当然是有的。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很多人不敢或者说不愿意教孕产瑜伽的原因就在于,它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曾经有学员在课上问过我剖腹需要切多少层?这类问题算是比较深入的了,但因为我的课上经常会有妇产科医生或是女性健康职业人员,包括助产士、导乐师或是护士等,所以我对这些知识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我能够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

但其实,有些问题作为孕产瑜伽老师并不一定完全了解,有些完全是医学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要不懂装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拓宽、不断弥补更新,我觉得就可以了。

每一届的培训,我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但是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这是一个改进、更新和完善我培训内容的一个机会。比如说,因为我最开始接受的孕产瑜伽培训课程是在加拿大,而分娩教育知识的进修同样是在美国,所以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基本属于北美体系,引导理念和就医习惯等也会遵从北美医院的惯例,所以在香港做前几期孕产教培时,我也会跟参与课程的妇产科医生进行讨论。因为不同医疗体系关于分娩和就医的理念或许稍有不同,但是在经过讨论和研究后,基本都能达成共识,因为其实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保障孕妈妈能够健康安全地分娩。

但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一个挑战可能是近期在国内的一次培训,那也可以说是我教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节点。当时,由于学员的诉求和我教学的内容有本质上的出入,所以造成了一定的矛盾和误解,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双方互相学习的重要时机吧。

Q:老师可以具体讲讲是什么冲突吗?

A:主要是当时课程快要结束时我才发现,班里很多来上课的学员是想学到快速有效的调整手法,还有就是针对孕期或是产后不同症状,能够有效缓解的明确体式或序列,比如说解决腰背疼痛的5个体式之类的内容,而对背后作用的机制和原理并没有太多兴趣。

我觉得这是一个挺需要关注的问题,学员们也需要慢慢去意识到,确实,针对某个症状,老师给几个体式或是特定的序列,并不是什么难题,关键在于如果这些体式在某个特定的孕妈妈身上不起作用甚至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练习,作为老师的你是否能够及时转换,设计出合适的变体?其实如果能够理解这些体式或者序列编排背后的原理,就能够衍生出几十甚至上百种不同的练习方法;另外在手法调整上面,我知道她们的诉求后,确实有点惊讶,我过去在欧美和香港教学那么多年,还从没有遇到过要学矫正手法的情况。

但这确实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需要去调整和磨合的地方,也因为这些经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可能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学生背景做出一定调整,但根本的准则和理念还是不能变的。

Q:这似乎也是现在孕产瑜伽课程存在的两个问题,要么就是过于谨慎,要么就是过于大胆?

A:对,这两种其实都有点极端。主要是因为大众对于孕产瑜伽培训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一方面有的老师为了明哲保身,会过于小心翼翼,害怕稍微动一下都会威胁孕妇安全,因而一直不敢涉足;另一方面,有的老师则胆子过大,在没有确切掌握的基础上就随意下手调整 ……

Q:是的,正如老师方才所说,我们也了解到现在很多瑜伽老师去参加孕产教培课程时,都会想要学矫正的手法技巧,其实这具体指的是什么矫正手法,老师可以介绍一下吗?

A:其实这里涉及很多方面。

内转胎位术和外转胎位术

比如说到怀孕后期,宝宝的头没有朝下。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到怀孕后期,宝宝的头会逐渐转成头下脚上的姿势,若是宝宝一直是头在上的话,就会存在“胎位不正”的情况。

有一些老师可能会想着能够通过一些手法帮孕妇推转,让婴儿来到头朝下的方向,这看起来好像很有吸引力,单是依靠一定的“手法”就能够让孕妇免去剖腹的困扰,但要知道,这种胎位的矫正,必需要由资深的妇产科医师来操作,而且对于孕妈妈本身也有许多要求,如果是一胎或是存在健康问题,甚至是孕期情况不太稳定的孕妈妈,医生一般都不会建议做这个调整。另外,整个调整胎位的过程还需要专业医学仪器的保障,比如B超和胎心监护对孕妇和宝宝情况进行监测,即便这样,成功率也只有6成左右,让宝宝回到头朝下的方位,而且还不敢担保会不会再转回去,胎儿的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而,即便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生都不敢担保自己能够操作。

内转胎位术和外转胎位术

所以我最初听到学生想要学习这种手法时,真有点被吓到了。如果学生本身有医学背景,又有充足经验,我并不否认这种手法的有效性;但如果只是想通过几天的课程就贸然下手,那无论是对孕妇还是对胎儿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当然,我也确实不大清楚矫正手法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成了瑜伽一部分,传统瑜伽里所讲的技巧是体式、调息、唱诵和冥想,孕产瑜伽虽然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我相信也不会和它的本质分离。

我们要明白,由古至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曾建议随意徒手进行胎位的调整。孕妇在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况时,医生并不会贸然让物理治疗师或是护士插手调整,即便是真的要动手矫正胎位,也需要在多重评估之后,由高度专业和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生来操作。既然如此,为何如今的我们能够接受非医务人员在孕妇肚子上进行这样的操作呢?

Q:那么,除了对胎位调整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外,还有什么其它手法需要注意的吗?

A:孕期讲得比较多的就是胎位矫正手法,而产后则更多了。比如说,关于“假胯宽”的问题,产后新妈妈因为刚刚生完宝宝,髋关节韧带变得松弛,髋关节的股骨头向外,导致整个髋变大,看起来就显矮显胖,也就是所谓的“假胯宽”。

现在市面上很流行的一种矫正手法就是针对“假胯宽”的。但其实我们认真考虑一下,其实为什么会出现“假胯宽”现象呢,就是因为固定髋关节的韧带松弛了,那为什么会松弛呢,其实是孕期荷尔蒙的影响,而在分娩结束后的几个星期,随着荷尔蒙的恢复平衡,这些韧带也会逐渐收紧固定,即便是没有去做手法矫正,髋部也会因为韧带的收紧慢慢缩小。

其次呢,如果你去咨询一些骨科医生,他们会告诉你,确实存在这种针对“假胯宽”的矫正手法,但他们并不建议对月子期甚至是产后半年的新妈妈施行。因为那段时间,产妇们的荷尔蒙还未完全调整到平衡状态,身体韧带还比较松弛,如果在这期间,反复通过一些手法对髋部进行调整,只会令韧带更加松弛,导致髋关节更不稳定,长远来看并不科学。

Q:也就是说,即便这种“假胯宽”的矫正手法,一般也是需要专业的骨科医生来操作的?

A:是的,而且这些医生在产妇分娩后的半年里,一般也不会帮她们做这样的调整。

Q:其实,矫正手法本就不属于瑜伽老师的领域吧?

A:确实,我们可以看看,骨科医生学习这门技术需要掌握多少理论知识,需要多少实操检验,需要多长时间的锻炼,但是瑜伽老师呢,一般学习产后瑜伽的课程也就十天半个月,短的甚至几天就毕业,这明显已经超出瑜伽老师的本分。世界健康组织(WHO)非常认可瑜伽理疗的效用和重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未将“动手调整”学生作为瑜伽理疗的一部分。

所以,其实如果我们在孕产瑜伽导师培训中教的是怎么去矫正假胯宽的手法,怎么动手去调整孕妇的胎位,那我们可能随时会被国际性的瑜伽协会、理疗协会除名,这些并不符合瑜伽理疗的理念,也不可能获得国际的认可。

Q:由于国内现在孕产瑜伽发展仍属初期,大众对于孕产瑜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如果出现事故,甚至有可能会遭到全盘否定,就像之前出现的一些“练瑜伽是自残”的言论,引用的也正是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老师觉得可以如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孕产瑜伽呢?

A:是的,如果缺乏科学和谨慎的理念,我们可能会把孕产瑜伽推进火坑。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欧美和香港,很多女性会参加孕产瑜伽的练习,其实香港的孕产瑜伽,我不敢说自己是第一位推广的老师,但无论怎样都能排进前3位。从十几年前没有人来上孕产瑜伽课,渐渐地,一些西方人开始来咨询和参加孕产瑜伽的练习,她们一些是因为在国外有所接触,一些则是因为身体存在一些不适,包括水肿和腰背疼痛的问题,再到现在大众对于孕产瑜伽的普遍认可,她们不再是因为身体不适来参加课程,而是为了注重身心的舒适,甚至大部分来上课的孕妈妈身材都保持得很好。

所以,我可以看到这十几年来在香港市民们对于瑜伽,包括孕产瑜伽观念的改变与进步,这真的给了我一种很大的满足感,即便我未来不再教瑜伽,我依旧会为自己在引导这个市场变化中所做出的贡献感到满足和自豪。但反过来,如今在大陆走孕产瑜伽这条路似乎又回到了我开始的阶段,有点逆流而上的感觉,因此要在这条路上坚持并不容易。

曾经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收学生几百块钱一节私教课,如果我不能够让她们在一两节课上看到身体明显的变化,那她们可能就不会再来上课……”因为她针对的是产后修复课程,我给她的回答是:“你想想,产后妈妈的身体是经过前后9个多月的孕期慢慢演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的,或者我们暂且忽略孕期前3个月对孕妈妈身体的影响,因为那个阶段可能受胎儿重量影响还比较小,但后面那6个月对身体的累积影响,你觉得能够通过一两次课程就得到解决吗?如果你觉得可以但因为自己没有做到,你就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自己是失败的话,我想告诉你,抱歉,这不仅是对你自己专业知识的不尊重,也是对于人体的不尊重,因为身体的修复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当出现这种理念上的差异时,我也会直接说明。

我知道,现在在很多大城市,很多老师因为经济压力、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接受到的信息,还是追求的理念都是以快速高效为好,但我们要明白的是,瑜伽的效用是细水长流的,它并非是即时见效的,你可能上完一节课走出教室身体并没有什么特殊感受,走回家冲完凉依旧没有明显感觉,但第二天起床,你会发觉自己睡得很舒服,起来精神也特别好,这些都是比较深层的影响,你并不能够即时感知或量度。但如果你能够给它一点时间,多点了解、多点接触,你会发现它给你带来的效益是更为长远的。

虽然这真的很难,现在很多孕产瑜伽课程主要是放在产后,比如说1万多块的课程帮你在10天快速修复腹直肌,甩掉大肚子或是三四次手法调整恢复身材等等,但正如我在培训中一直强调的,产后新妈妈为什么需要坐月子呢,其实是让体内失衡的妊娠荷尔蒙、松弛素等恢复到平衡状态,这样身体的韧带和肌腱也能够慢慢收紧,而这些都与髋关节、骶髂关节的稳定息息相关。随着韧带的收紧,髋关节也会慢慢回缩,整体身材骨架也有所回缩,所以,即便不做任何手法调整,只是待在家中休息,随着激素作用的减退,分娩后的身体也会慢慢收紧,骨盆也会逐渐回归原位。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些适当的运动练习,或是对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加以调整,那就会更有益于身体的恢复。但我们也要注意,不当甚至错误的动作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举个例子,很多新妈妈在哺乳的时候因为右手抱宝宝,所以会习惯性地翘起右腿来支撑,而这个动作其实在无意间帮助收紧了右侧的髋关节,而相应的左侧髋关节韧带是被拉长了,如果每天需要进行4~5次哺乳,与此同时,产后新妈妈的松弛素作用不断减退,韧带收紧的过程又受力不均,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关节韧带一侧较松一侧较紧的情况,导致骨盆不正,进而出现走路倾斜、腰酸背痛甚至是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其实对于这些状况,如果我们能够在产后适当做一些合适的练习,使得这些肌肉和韧带都能达到平均收紧的状态,甚至把这些练习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中,加以改变和调整,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再说到产后的手法矫正,其实认真想想就可以知道,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的按摩或是调整是否真的能够改善在此之外那23个小时的不良姿态呢?它们是否真的足以抗衡呢?

你说我是不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不接纳一些新元素的融入呢,说实话,最初学员告诉我想学这些手法时,我很震惊,但在课程之后,我也会深入地去研究,然后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探讨,这种手法是否真的对孕妇/产妇有帮助,它们是否能够作为孕产瑜伽的一部分,瑜伽老师又是否具备这样的资质去教授这些手法。针对这些问题,我也专门和一些业内非常出名的脊椎神经科医生讨论过,当然还有国内外一些妇产科医生和骨科医生。因为确实我对现在这种被广为推崇的“手法矫正”现象也挺好奇的。

而他们给我的答案则是:这些手法确实能够马上看到效果,但这种效果带有一定的取巧性。譬如说,现在有位产后新妈妈去做“假胯宽”调整,在完成一些按摩或是拉伸的矫正工作后,髋关节的大小可能在矫正前后的量度中会有明显变化,但其实那是因为产后荷尔蒙还在起作用,韧带还比较松弛,无需特别专业的手法就能够将髋关节往内推,整个骨盆测量起来自然就小了,但问题是新妈妈离开矫正师回家后,髋臼窝依旧会变松;而在下次做调整时,髋关节因为韧带的自然收紧也在逐渐回缩,所以再次量测时自然是比前次要小,许多人会错把这自然的恢复当作是手法矫正的结果。

因此,我所咨询的专业医生无一例外都是建议:不要在产后半年内做手法调整。这个时期韧带还是较为松弛的,如果反复推拉,不仅无法帮你真正“缩髋”,还可能会导致髋关节稳定性的进一步下降。

本篇为Ann 老师访谈之一,后续深度访谈请持续关注“108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