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新生入园季,我们一起聊聊“入园焦虑”
我家住幼儿园旁边,每年九月开学季,总会在幼儿园门口看到新生入学的众生像:
有孩子和家长一起抱头痛苦,难分难舍的;有孩子哭着喊着不要上幼儿园,家长狠心交给老师,扭头就走的;有看到别的孩子哭了跟着哭成一片的...孩子伤心,家长闹心,老师费心,这都是“入园焦虑”惹的祸。
那什么是“入园焦虑”呢?“入园焦虑”是“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的“分离焦虑”是指孩子与熟悉的养育人(一般是母亲)分开时所产生的焦虑、不安、紧张、伤心的情绪表现,一般会在两个阶段表现明显,一个是母亲休完产假去上班的时候,另一个就是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离开熟悉的家,离开熟悉的家人,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并且需要一整天都待在幼儿园里,这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项极大的考验。试想一下,就连我们大人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都需要时间去熟悉去适应,更何况小小的孩子呢!他们面对陌生的地方,肯定会觉得担心,害怕,为了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肯定要用上他们最擅长的武器“哭闹”了——用哭闹的方式抗议去幼儿园,用哭闹的方式试图赖在家里。
那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怎么做来缓解孩子们的“入园焦虑”,帮助孩子们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呢?
首先,爸爸妈妈要理解“入园焦虑”,知道这是正常现象,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阶段,用平常心来面对孩子的哭闹和焦虑。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可不能比孩子还焦虑哦。人的大脑里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系统叫做“镜像神经元”,这组神经元就像镜子一样,能够识别、体验别人的情感。在通过镜像神经元理解他人感情的过程中,观察者会直接体验到这种感受,因为镜像机制使观察者产生了同样的情绪状态。当人经历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表现出这种情绪时,他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都会活跃起来。换句话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历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从而启动了一种直接的体验式理解。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时,自己也会被感染,而当别人大笑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发出笑声。
因此如果妈妈成天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有没有吃饱,有没有被欺负,孩子一回家就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哭啊”,“有没有小朋友打你啊”,“幼儿园里饭菜好不好吃啊”,“乖不乖啊,有没有被老师批评啊”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孩子能非常敏感的觉察到你的担心、紧张和焦虑,自己也会更加的担心、紧张、焦虑,就会更加抗拒幼儿园了。因此爸爸妈妈在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可以多正向的引导孩子“今天幼儿园里玩了什么游戏?”“今天老师讲了什么故事?”当你轻松的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受到你的情绪的影响,变得轻松起来,不再视幼儿园为洪水猛兽。
其次,爸爸妈妈可以用绘本或者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适应幼儿园生活,帮助孩子更容易理解分离。比如说《我爱幼儿园》、《汤姆上幼儿园》、《上学一二三》等绘本都很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孩子刚上幼儿园会遇到的事情,以及幼儿园的生活,有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主人公的陪伴,相信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幼儿园的生活。
另外,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这也是面对入园焦虑的好方法。家长可以扮演哭闹着不肯去幼儿园的孩子,请孩子扮演老师或者家长,看看孩子会怎么说,怎么做,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还可以与孩子一起扮演老师同学的游戏,请孩子把在幼儿园的生活演出来,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把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情绪发出来,家长不用问问题也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了,也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了。
再次,爸爸妈妈一定要明确告知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去幼儿园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每天早上妈妈送你去幼儿园,晚上接你回家,就像爸爸妈妈早上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一样,你也是早上去上幼儿园,晚上回家,让孩子知道会有分离的事情发生,而不是偷偷的一走了之。当孩子心中明确晚上放学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接自己的时候,就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和恐慌,另外爸爸妈妈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的鼓励肯定孩子,“宝贝会自己扣扣子了,是在幼儿园学的本领呢,真厉害”;“宝贝会自己吃饭了,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吧,太棒了”;还可以邀请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游戏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玩,“谢谢宝贝教给爸爸妈妈这么好玩的游戏”,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感觉到在幼儿园里能学到很多本领,就会越来越接受幼儿园了。
另外,帮助引导孩子多交些新朋友,也是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方法。家长可以在幼儿园放学后,不要急着把孩子带回家,而是创造一些机会让小朋友们在一起多玩一会儿,孩子们之间熟悉了,成了好朋友,在幼儿园里有伴了,幼儿园也会多一些吸引力了。
最后,要提醒各位爸爸妈妈,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有些孩子可能哭个三五天就好了,有些孩子可能会哭上一个月,两个月,不管是遇到那种孩子,都请爸爸妈妈们心中有数,耐心面对,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有安心入园的那一天,只有你静待花开,花才会开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