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精选:如何帮助新学期的孩子快速有效的学习,请家长认真阅读本文

2019-10-08 19:52:02孕产
精选:如何帮助新学期的孩子快速有效的学习,请家长认真阅读本文
点击关注,持续更新……

新学期到来,如何让孩子有效学习,如何让孩子保持一个好状态,如何让少年不迷茫,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己千老师在此送上中小学贴心学习攻略,帮助家长解决担忧,帮助孩子从容踏入校园。

开学第一周

也许你在军训;也许你在上课……

开学这段时间,有很多家长问我:“张老师,孩子马上要开学了!有没有推荐的书目?有没有推荐的老师?”如此云云。总之,都是围绕孩子的话题。可以理解,中国式父母的关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

对于他们的问题,我统一的回答是:开学第一天、第一周,鼓励孩子和同学、老师多沟通,多去分享你自己的见闻、新鲜事、新学期目标。让他们多去了解你,多关心同学,这不仅能够快速融入集体圈子,增进彼此间感情,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锻造情商。

制定学习目标很关键。对于踏入一年级的小朋友而言,我们所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比如:培养并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在新学期多交好朋友;帮助他们每天给自己的学习情况打分等等。在进行此项工作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好高骛远,应该是本着【细致追求、逐渐成长】的原则。

关于学习

提到学习,无外乎:记忆力的好坏、阅读能力的优良、思维方式及习惯、自主学习模式等等。

首先,注重培养并训练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又叫显示能力,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传统的方式,早上大声朗读课文。现代化的方式,借用手机APP跟读或者复述。所谓表达,即出声。大声说话并不代表没有礼貌,反而可以使人头脑更加清醒,逻辑更加清晰,更有底气,更有利于人际交往。

随堂笔记的记录。很多家长认为,一年级的孩子没必要去记笔记。笔记,不仅仅是记录文字,更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听过太多家长抱怨说,每次翻阅儿子或女儿课本,都是干干净净的,都不晓得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东西。五年的教学,几百学生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一开始孩子就没有养成记录笔记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学习上的惰性会越来越大。反之,习惯记录的同学,他们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更强。

在学习中,一定要分明白:学习要有选择。因为真正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是不会把一切东西都往脑子里塞的。人生是由不同的选择组成的,小到对坚强和软弱的选择;大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活着艰难,幸福与痛苦在于:每天要一次次面对大大小小的选择,经受着精神上的纷扰和感情上的翻腾。在学习中,同样也不能例外,虽然学习时间很有限,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要学会选择,把握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汲取知识。我在教小升初语文期间,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将1-6年级中关于语文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划分,罗列出重难点,集中1-3周的时间,在每天第一堂课前的5-8分钟左右进行专题讲解或训练。就这样一个专题接着一个专题的去克服,18年下半年的时候,我临时接到新班级,当时班级里5名语文成绩最差的同学,其中4名同学在这样的学习下成绩由40多分提到了90多分,并且成功考上了重点中学。

下面浅谈一下,在学习计划中要注意的问题:

1.掌控时间,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

2.清楚“主”和“次”的关系

通俗点将学习计划中的“主”,指常规学习活动: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等,目的是消化所学知识。计划中的“次”,指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目的是增强深造,参加课外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很好的深造过程。

“主”是“次”的基础,“一线”抓得好,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抓“二线”。 “二线”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可以使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进一步发展起来,学习的自由度就会逐渐增大,主动的学习局面就有可能形成。这是高水平计划应该具有的内容。

3.根据实际情况检查并修订计划

生活和学习应该形成规律,但也不可能像机械运动那样,周而复始,一成不变。当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以后,就应该检查一下学习的效果,并对原计划中不适宜的地方进行调整。

检查,才能发现问题,明确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哪些地方需要补充,从而对原计划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调整。一个新的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将会使你今后的学习更加有效!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每个计划执行到结束或执行一个阶段后,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

检查依据:

1.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

2.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3.最后学习效果如何?

4.没完成计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哪些学习安排太紧,具体是什么地方?

6.哪些环节安排轻松?等等。

通过检查后,再修订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其次,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无论老师还是家长,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自信是治愈良药。

5年的教学中,我60%的课堂教学中,都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最后,加强对孩子的责任感教育。要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责任,家长最好坦率地告诉他: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不应要求父母去承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当孩子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时,他便会主动地去学习,并尽自己所能去搞好学习。此外,在关注孩子的学习表现这方面,父母要多配合老师,多与老师保持联系。遇到问题,父母可以跟老师形成教育合力,来引导孩子走出学习上的困境,达到进步提高的目的。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学科老师接触,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老师的教育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点击关注,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