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腼腆”型孩子,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2022-02-18 12:12:28孕产
大家好,我是聪聪。幼年期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得腼腆害羞,当他们看到陌生的小朋友时,也许第一反应并不是欢快地凑上去一起玩耍,而是拽住妈妈的衣角,说一句:”妈妈,我不敢!” "孩子太乖了,真没办法。”有些家长将这归结于孩子“懂事乖巧”,所以不那么爱玩爱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大家好,我是聪聪。幼年期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得腼腆害羞,当他们看到陌生的小朋友时,也许第一反应并不是欢快地凑上去一起玩耍,而是拽住妈妈的衣角,说一句:”妈妈,我不敢!”

"孩子太乖了,真没办法。”有些家长将这归结于孩子“懂事乖巧”,所以不那么爱玩爱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放任孩子将父母当作遮挡阳光的大树,他们就只能变成长不大的幼苗,越来越腼腆害羞、越来越容易远离群体。

要让孩子学会走入人群,就得让他们学会勇敢。一个勇敢的孩子会因为一点小事害羞吗? 一个勇敢的孩子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感到焦虑吗?不!勇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养分, 只有在勇气的灌溉下,他们才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要他们拥抱勇敢、远离害羞,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放手”。身为父母,我们总想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予自己的孩子,想成为保护孩子的"Superman" , 一辈子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保驾护航。但是这也会让我们忘记,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自己,而我们越是保护他们,他们就越容易缩进保护自己的“壳”中,越没有勇气面对成长。

案例:

6岁的泉泉快上小学了,对孩子小学的选择,爸爸妈妈出现了分歧。

”我建议让孩子直接升入幼儿园所在的小学,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容易适应。”妈妈这样说。

”可是我们能给泉泉选择一 个更好的小学,不管从教学师资还是周边环境来说都更好,以后离家也更近,为什么不这样做呢?”爸爸却很反对。

泉泉妈妈解释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孩子多害羞内向,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她还小,情况不那么严重,就这样还足足哭了半学期才学会适应。现在好不容易认识了几个朋友,要是去了新的环境, 孩子不就又得重新适应了?还不如让她跟熟悉的人玩呢!"

没错,泉泉的确是个特别腼腆的孩子,从来不主动跟别人玩,她的朋友不是邻居小朋友,就是妈妈介绍的同事女儿,能在幼儿园认识几个朋友,还得有赖于她们认识了三年呢!要是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泉泉肯定又得适应好久, 妈妈舍不得让她这样难受。

"唉,你就惯着她吧!难道孩子们还能在一起上一辈子学吗?早晚都是要分开的,以后可怎么办?”面对爸爸的这个疑问,泉泉妈妈也无话可说了。

泉泉妈妈的行为就是一种“无法放手”的溺爱。她为女儿想了很多想得很周到,却没有注意到正是因为自己的包容,给孩子筑就了安全的港湾, 让她完全失去了看一看外面世界的勇气。 当泉泉没有朋友的时候,妈妈的做法并不是鼓励她去自己寻找,而是介绍自己同事的女儿、介绍邻居的孩子给泉泉,这些朋友并不是泉泉自己主动接触到的,而是妈妈给她"送”到身边的。如果妈妈还要让E她继续待在熟悉的环境中,只会让泉泉觉得”我这样过也很好”,并不能感受到压力,也就不明白勇敢的必要性了。

要让孩子学会拒绝腼腆害羞、重新燃起勇气,就一定要敢于放手。只有孩子自己承受过压力了,他们才能意识到勇气的重要性,才能一点点成长起来。这个道理,放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这对父母来说可能是一种打击,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保护也变成一种错误了呢?不,保护并不是错误,错误的只是我们保护的时机不对。一个尚未长成的孩子必然需要父母的保驾护航,但这绝不能是全方位的,在需要他们感受勇气、自己面对的时候,我们也得记得将保护的小屋开扇窗,让他们感受一点外面的狂风暴雨才行。不然等以后独自闯荡时, 孩子一定会被外界的困境吓倒的。

正确的培养方法:狠下心,让孩子学会自己前进

对家长来说,偶尔做一个"虎爸狼妈”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孩子面临成长的关键转折点时,家长能够狠心一点,将对孩子更有好处。要放开他们的手让他们自己前行,能用自己的耐心鼓励、引导他们自己去面对未知,培养他们一颗勇敢的心。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的方面着手。

方法一:通过鼓励机制吸引孩子主动去尝试未知

让孩子变得勇敢、变得不再胆怯腼腆,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尝试未知的事物。不管是交往时遇到陌生朋友,还是 路遇需要打招呼的亲朋好友,孩子从”胆怯不敢上前”到“主动热情招呼”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需要积极性去参与到改变的过程中,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帮助孩子提高积极性。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对手工五角星很感兴趣,就可以制定一个规则:每次勇敢地去尝试一件新的事情就可以奖励他一个五角星。小孩子对“奖励”是非常敏感热情的,如果奖励的内容恰好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完成的积极性就会加倍。这样一来,原本需要父母强行逼迫迈出的第一步,就变成孩子自觉主动做出的尝试了。

一个敢于尝试、敢于迎接改变的孩子,必然是勇敢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必担心他还像过去一样腼腆胆怯了。

方法二:失败不要紧,要学会面对

任何一种尝试都可能面临失败,一个勇敢的人不仅敢尝试,还敢面对不好的结果。很多孩子之所以害羞、不愿意做出热情的行为,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对失败的恐惧:万一自己打招呼,对方不喜欢自己怎么办?万一自己去表演节目,做错了动作怎么办?万一....

每一个因恐惧失败而变得畏缩的孩子,都是面临过失败的。他们也许看到过旁人犯错,也许自己也有过这种经历,而这种经验又没有多到让他们适应并克服恐惧,他们就会被吓到。要克服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失败几次就好了!所以,父母在孩子出于”害怕失败”的原因而过于胆小时,应该更多地引导孩子去面对失败,而不是帮助孩子逃避失败。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频繁的"挫折教育”而变得气馁了,也可以通过另一种侧面教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那就是让孩子”围观”你的失败!

对不少家长来说,这是绝对不可理喻的一一哪个父母不想在孩子面前当无所不能的"Superman" 啊?这么早就打破他们的幻想,是不是太残忍了点?其实不然,让孩子见识到我们的失败并不影响父母的形象,相反,如果我们能向孩子展示正确的应对失败的方式,反而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必担心直接的挫折教育伤害他们的自信心。

当然,这个前提-定是我们能“正确面对失败”,如果连你自己都做不到,还是别急着教育孩子了,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吧!

方法三:放手不等于远离孩子,应该给予孩子安全感

对孩子放手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完全"大撒把”了,就算是“放养式”长大的孩子,身边也还能看到爸妈的身影呢,所以千万不要远离孩子。

有些家长一听说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才能真正成长,立刻就开始了矫枉过正的教育:从那以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不管不问,除了管吃管喝,一切都得”自己来”!这对家长和孩子堪称是"双重折磨”,家长一边挂心着,一边还要表现得很强硬,而孩子更是手足无措、什么都做不好。短短几天,就给孩子留下了一个印象:爸爸妈妈不要他了!

这种“远离”只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甚至与父母疏远。我们说的”放手”, 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但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 ,家长就在身后看着他们,时刻与他们在一起。这种支持和安全感的营造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孩子而言。

只有具有了安全感,他们才能敢于真正走出去;越是缺乏安全感,孩子就越不敢尝试、越显得害羞胆小。

方法四: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他们的勇敢事迹

之前我们说过,要用奖励机制来鼓励孩子去做勇敢的事,让他们学会尝试、学会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记录孩子已有的勇敢事迹,让他们意识到“勇气”到底意味着什么,有意识地去做一个敢于尝试的孩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孩子都对”印章奖励”非常敏感,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小册子,在每天写下孩子所做的一件勇敢的事情,并盖上一个小印章。这种奖励从物质角度上看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来说却是相当棒的。长此以往,孩子能够更有意识地让自己勇敢起来。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们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