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探园记:瑞吉欧教育有哪些为我所用的理念?
当年给小D找幼儿园,我自己去了解了一下几大教育派系,虽然小D最终没去瑞吉欧,但我自己对于瑞吉欧很感兴趣,就去学习了一些课程。
同学中有几个就是纽约瑞吉欧幼儿园的在职老师,就邀请教授和我们整个班级去参观他们幼儿园。12月份的时候我自己又单独去了一次,参与了瑞吉欧老师们的一次课程回顾会议,我非常受益,今天就想分享给大家。
在参观瑞吉欧课堂,为了不打扰孩子们,是晚上进行的
在我分享之前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我们需要教孩子认识车这个概念,你会怎么做?
我想大部分父母,或者大部分幼儿园都会这样做,买一些关于各种各样车的绘本,一些汽车模型,一起和孩子唱一些关于车的童谣,在家和孩子一起扮演司机乘客的假装游戏。更加用心一点的父母,也许还会带着孩子去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真实的汽车,或者去参观一下汽车主题博物馆。
其实看上去挺完美的不是吗,似乎也是我们自己从小到大经历的教育模式。但是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去思考过,孩子关于车目前知道的内容有哪些?孩子想了解的是什么?孩子真正的兴趣点是什么?
瑞吉欧的课程设计是怎么做的呢?
在一群3、4岁孩子的教室里,老师放了很多汽车模型、汽车绘本,但是老师并不引导,先让孩子们自己玩,老师作为观察者在一旁记录。之后,老师才开始和孩子们聊天询问,“为什么你喜欢这辆车呢?”,“和我说说你在玩的这辆车”。
在聊天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提到了车有轮子,车可以开。这时,老师就开始反思了,是不是轮子和车可以动这两个特征是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呢?
由此,一个一开始关于汽车的主题课程变成了“轮子”主题。老师们带着孩子一起去学校周围进行了一次轮子探索之旅,让孩子们指出任何他们看到的轮子。于是,有的孩子觉得只有汽车轮胎才是轮子,不同意其他孩子指出的自行车轮胎,有的孩子把圆形的井盖也称为轮子。
过程中老师们了解到了孩子们目前对于“轮子”的认知水平在哪里,而最关键的是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有了很多的提问、回答和讨论。
孩子们指出一个他们看到的轮子后,老师就会尝试提问,“你为什么觉得它是轮子啊?其他人怎么看啊?”来促进讨论。这样的探索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再次回到课堂时,自然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轮子”展开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空前高涨,有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和对话。谁可曾想到,一个本来以学习“汽车”为主题的课程,最后落脚到了“轮子”?
“孩子的印象”我当时听完这个班级老师的分享后,是特别特别有感触的。瑞吉欧的一个核心概念叫“孩子的印象”。
每个成人对孩子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印象判断,大部分父母和老师都会认为孩子是被动学习者,就好比是个空杯子,在等待我们往里面倒水的。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一种的传统教学模式,总是迫不及待地把我们觉得正确的知识教给孩子,却从未真正停下来观察孩子的兴趣到底在哪里,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哪里。
而在瑞吉欧的教育理念里,孩子的印象是内心丰富、具有能力的,他们天生就有无限的好奇心来探索世界,无穷的潜力来学习和沟通。
内心丰富的孩子绝对不是空杯子,而是一个未被光亮照到的巨大宝藏。因此,父母和教育者的工作不是去“灌水”,而是去帮助孩子打开灯。宝藏本来就在那里,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来决定先去照到哪块宝藏。
分享这些并不是鼓动大家都送孩子去瑞吉欧幼儿园,合适比好更重要。尽管我个人很喜欢瑞吉欧的核心教育理念,但当时我觉得小D不适合,(当然这是我的主观判断)。但这不妨碍我去学习瑞吉欧的理念,并且在家实行。
别破坏学习的“好胃口”
小D爸爸参与带娃很多,但是他比较有计划,经常是想好了要教小D某样事情,就想坚持完成,也不管小D当时是否有兴趣,这个知识是否已经具备,就是一股脑儿想教她。于是父女俩常常互相生气,“我在教你,你怎么不听”;“爸爸,我不要和你玩”。
如果理解了瑞吉欧的核心理念,那我们就该知道,孩子都是想学的,所谓的“不听”,恰恰是我们没有去听孩子到底想学什么。所谓的启蒙,对我来说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是真的尊重孩子的权利,随着孩子的兴趣而进行改变。
绘本只能听一页,那读这一页时孩子学会了观察、提问、或者就是简单的翻页那也挺好;积木只会推倒,那在推倒瞬间孩子是愉快的,我再顺势引导孩子了解为什么会倒,还有什么东西会倒。
你看,这些简单的例子虽然看上去都没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孩子对这个东西还是感兴趣的,她一定会继续探索,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升而演变成更多技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合适的环境,保护好孩子的学习热情。只要胃口好总有一天就能吃完大餐,可惜,太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心里的“教学目标”而破坏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的胃口。
多提问少灌输
我以前和大家分享过一个教育技巧叫“搭脚手架教学法”,可以戳标题重温->偷师|纽约幼儿园老师用“搭脚手架”的方法激发孩子潜力,这个技巧的运用核心就是,我们要知道孩子现在水平在哪,起点在哪,才能继续往上搭。
但大部分家长都太急了,总是一味地想告知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却从未真正问孩子。这样的灌输归根到底还是把孩子认为是个空杯子,“反正是空的,我就拼命往里面灌”。但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被点亮,这时才会有锻炼启蒙的作用。
提问就是最简单却最容易被忽视的促进主动用脑的方式。我从小D6个月左右跟着她认知老师学习了这个方法。认知老师在和小D互动时,总是会问一句,停顿几秒,然后继续演示。我当时就特别纳闷,这么小的孩子话都不会说,你问什么呢?最后不是自己在唱独角戏?
但认知老师告诉我,这不是独角戏,即使孩子不会说话,我们的提问还是给予了大脑刺激,给予了大脑思考的机会。孩子是不会告诉我们他们准备好了,可以思考可以交流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也许一开始是自问自答,但当我们坚持这样做了以后,慢慢孩子就会参与讨论。
现在回想,认知老师虽然不是瑞吉欧体系的,但是这个精髓和瑞吉欧的理念是一致的,可见,早教启蒙本身都是处处相通的,真的不必拘泥于某个流派,博采众长也挺好。
最好的老师是指给你看的方向,但不会告诉你要看到什么。
英文关于“启蒙”这个词叫Enlightenment,拆解词汇含义就是“使照亮”的意思,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关于启蒙的诠释。孩子不是空杯子,孩子是个聚宝盆,我们所做的都是在照亮,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和渴望。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它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不该是教育者,只是唤醒者。
下一次,当你想要灌输,想要帮,想要替孩子做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对孩子的印象是什么?
孩子是空杯子还是聚宝盆,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相关文章
- 美国夫妇摒弃传统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里接受教育
- 美国孩子教育比中国先进?
-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都会让其“每天一家务”,家务怎样让娃大脑受益?
-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都会让其“每天一家务”,家务怎样让娃大脑受益?
- 美国幼教专家的独特幼儿教育见解
- 美国教育专家:把陪孩子聊天变成教育方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美国教育界 列出表扬孩子的 101句话!你学会了吗?
- 美国父母从不打小孩,同样也可以教育得很好
-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 美国高知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 “再富也要‘穷’孩子”值得思考的德国教育理念
- 「干货」优秀家长要学习的四大教育理念——人才观
- 一位教育者眼中的“流行专家”和他们的“教育理念”
- 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 九部适合小朋友的英文动画片,学习英语启蒙和西方教育理念
- 什么是好的教育?世界顶级的教育理念告诉你!| 收藏50篇TED演讲
- 价值百万的“蒙氏教育”!美国幼教之母,教你用游戏改变孩子一生
- 关于教育那些事 美国家庭的中国式家庭教育
- 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
- 在教育理念中,应该多从老人孩子角度考虑,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