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理念中,应该多从老人孩子角度考虑,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路
如今的家庭,很多都是双职工,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隔代家庭教育的矛盾了。上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与现在年轻爸妈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他们习惯于拿自己养大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孙子辈,却忘记了时代的进步,知识也在更新换代。在教育孩子这件“大事”上,产生分歧与矛盾就不足为奇了。
最近闺蜜就跟我吐槽了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由于工作原因,休完产假后,她的婆婆就过来帮她带孩子。如今,孩子已经临近两岁了,闺蜜想让孩子先接受专业机构的早教课,再送去幼儿园。然而,婆婆却认为,“孩子还小,上什么课,孩子受苦,还浪费钱。”由于这个问题,双方已经争论了几次,闺蜜也头痛不已,不知道该如何沟通。
其实类似的问题,相信不少家长都曾经遇到过,其实不论是年轻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究竟谁的看法更符合实际情况呢?
一、太早对孩子进行过早的教育真的好吗?
1.早教的好处
大部分家长选择专业的早教课,是基于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心态。确实,专业的环境下,孩子能够学习到一定的交际能力,又利于孩子外向的性格培养。专业的老师通过一些专业的早教教具,也能够对孩子早期的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行启发,提早发现孩子的兴趣,有助于对孩子的定向培养。
2.早教存在的弊端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面上的早教机构琳琅满目,对于家长而言,如何挑选适合自家孩子的机构也是一个难点。不合适的课程非但不能启发孩子,还有可能耽误到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
3.是否让孩子接受早教应该与家庭实际情况结合
质量好的早教课,在费用上肯定是不低的,而每个家庭的经济能力都是个不相同的,家长在选择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相匹配,拆东墙补西墙地为孩子选择高价早教课未必是好事。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百个家长大概有一百个意见,但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少家长在当前大环境下的主流思想。这是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与过去的“天生天养”时代截然不同。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各种竞争日趋激烈,有能力的人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让孩子自由发挥”不一定是对孩子好,提早教育才是大势所趋,当然也有的家长表示“不求孩子第一,但是还是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如何在保证孩子快乐童年的同时,保证孩子的知识累积是家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如何保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1.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有必要让孩子了解竞争的存在,让孩子自主选择。而且,也要让孩子明白,知识的重要性,现在多学一些本领,以后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拥有更多的自主。
2.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有了兴趣的加持,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心态、充足的学习动力这些都是孩子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孩子的学龄前期,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心态。我想,具备这些能力的孩子,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3.给孩子营造有学习氛围的家庭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言传身教有时候比任何的早教机构教育更为重要。所以家长在对孩子提要求之前,要先要求自己,只有家长做好楷模,孩子才能步入正轨。
正常的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较量”,而对于与老人同住的家庭而言,有时又是子孙三辈之间的“较量”,那么对于即是为人子女又是为人父母的我们而言,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呢?
三、如何正确处理三代教育观念差
1.大人在孩子面前要保证意见的一致
如果大人持截然不同的要求,孩子就会觉得无所适从。所以,在对孩子提出要求之前,大人们事先应该达成一致的意见,然后再对孩子提出要求。因为,要是爸爸赞同,而妈妈不同意,或者是妈妈允许而奶奶反对,孩子就会无所适从,或者干脆选择最轻松的选项。
所以,大人们对孩子应该时刻保持观点一致,如果一旦决定了,对孩子说了,就不要再临时变动,影响孩子的判断。全家在对孩子施教上,应该观点一致,步调统一。
2.不要在孩子面前反驳长辈
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言传身教,而很多时候“言传”,并没有“身教”更有效。如果三代人同住在一起,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很尊重年长的那一辈人,那么他自己也会逐渐养成这种尊敬长辈的习惯。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与父辈的沟通争论,要尽量避开孩子,否则情绪一来,争论也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示范。即使是最有争议的问题也不要在孩子直接冲突,这也是教育的重点。
3.创造条件,让老一辈的父母接受新生代的文化
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之所以反对是基于思想还停留在旧观念里面。所以,要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成本,就要尽可能地让父母接受新的文化,只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沟通。
时代的进步,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也带来了无处不在的各种竞争。如何让孩子在竞争中的环境占据更多的优势也是家长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大环境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家环境的模式,是个永恒的问题,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