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好习惯,孩子一定可以养成
2022-02-13 16:07:16孕产
小学是人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也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能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将这些习惯记在心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段,想再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效果就不会太明显了。
小学是人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也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能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将这些习惯记在心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段,想再进行良好行为的教育,效果就不会太明显了。
父母如果想培养出一个有良好习惯的孩子,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个培养关键黄金期,帮助孩子养成以下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值得收藏!
说话算话,说到做到,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时归还,如果答应的事情确实无法完成了,要向对方说明理由,用真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尊重他人用心听他人说话,不要随意说话打断别人的话题;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他人允许,不要随便碰别人的东西;如果朋友分享了小秘密,一定要为朋友保密,不能将秘密告诉其他人。4.勤俭节约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可以给书本包上外壳;珍惜粮食,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用电和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不在桌子、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拿东西要轻拿轻放。凡事不能太依赖于父母长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己穿衣服脱衣服,学会自己拿筷子勺子吃饭,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用品,学会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等等。
7.自主读书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用记号笔或者钢笔乱涂乱画。8.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以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增长知识。
9.协作研讨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10.及时完成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法。作业写完后可以把遇到问题的部分圈出来,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注意听,之后再想想这类题目的特征,做到举一反三。如果检查出了错误,要及时改过来。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有多么好的学习成绩,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了好习惯,成绩也不会忽高忽低,只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上。
天音快乐学堂,陪你一起,轻松教,快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