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的来历 检要解释:一言九鼎的来历…还有它说明了什么
一言九鼎这个成语的来历
一言九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án jiǔ dǐng,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一言九鼎之类的词语
三心二意,一字千金,十全十美一了百了 一刀两段 一五一十 一手一足 一石二鸟
一丝一毫 一穷二白 一来二去 一目十行 一心一意 一掷千金 一日三秋 一干二净 一日千里 一心一德
一言九鼎 一发千钧 一字一板 一字一泪 一字千金 一身两役 一饭千金 一张一弛 一板一眼 一呼百应
检要解释:一言九鼎的来历…还有它说明了什么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示例】: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 ◎朱自清《很好》
【近义词】: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
【反义词】:人微言轻【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一言九鼎的出处和意义是什么?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一样重。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 又常用作信守诺言,用法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比喻信守诺言。常用来表达重诺、极信守诺言。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示例〗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那自当别论。
你知道成语“一言九鼎”的来历吗?它说明了什么?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释义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主要作用。
“ 一言九鼎”这个典故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谁?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 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的饮食民俗文化含义
一、 夏商:鼎的产生与辉煌
鼎最初的产生是在什么时候?个人认为应当在夏代初期,不知道考古方面有没有证据,但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其根据是:第一,关于大禹铸九鼎的记载。这在先秦古籍中被普遍承认,而且没什么疑问的。最集中的是在《左传》里,楚庄王北略中原,向周王朝问“鼎之轻重”,王孙满用不卑不亢的一篇著名说辞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涉及九鼎的由来、意义、形状、花纹、流传历史、与政权的关系等等,可见当时关于九鼎的存在及其历史基本是公认的。周王朝的文献应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第二,从商代中后期出土的鼎(如司母戊大方鼎等等),其规模、工艺、技术已经到了高度发达、炉火纯青的程度,没有上千年的发展与进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下面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夏商贵族的饮食方式:一个大家族的全部成员(或者一个宴会的宾主)围坐在一个大鼎周围,把所有的食品、调料先丢进鼎里煮熟,大家说着弄着,将里面已熟的食物捞出来弄到自己的小餐具里,或者相互布菜。鼎越大,聚餐的人越多,标志着这个家族的地位和实力就越是高贵。吃饭比天大,尤其是社会尚不发达的时代,因此,鼎又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成了地位和力量的象征了。同时,大家聚在一起享用食物,确实是探讨问题和交流感情、加强凝聚力的最好方式,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习惯于通过“吃饭”的方式融通感情、探讨问题,我觉得与我们祖先的这种古老的进餐习惯是大有联系的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平民、贫民甚至奴隶是用什么炊具来作饭的?用鼎应该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性是陶器,不知道陶器在经常烧饭的时候会不会容易破裂。大概不会的,因为淘气本身就是高温烧出来的。
鼎在商代达到其最高的辉煌时期,但一个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是饮食的丰富多样化。首先,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适合丢在一个大鼎里面煮的;其次,这样的大锅菜,即使味道再鲜美,因为口味单一,总有吃厌的时候。于是,烹调技术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 周:烹调技术的产生与鼎的“专业化”
中国的烹调技术历史悠久,但具体产生在什么时候,恐怕难以考证了。个人认为应该是在商周时代。根据是:第一,商纣王时期,贵族穷奢极欲,十分追求“生活质量”,商纣王有“肉山酒海”,口味的多样化是很可能出现的;第二,考古证明,周代出土的鼎,无论在规模还是工艺上都源源比不了商代了。学者多解释为周的落后以及厉行节俭政策,这实在是很难服人的,因为周王朝在疆域和实力上都胜于前,即使一开始实行节俭,但后来的奢侈群住也不少。最可能的原因是,当时贵族的饮食方式已经变革,“炒菜”正在逐渐取代“”“大锅菜”,因此鼎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了。第三,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要吃刀功很细腻的鱼,没有姜就不吃饭。可见在东周时期,烹调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甚至饮食文化都已经产生,没有长时期的发展,这也是很难想象的。中国人的口舌从此大享其福,可以想想,一经产生,烹调技术就在贵族之间风靡起来了。
但是鼎并没有被人们忘记,一是因为传统的悠久与顽固性,二是因为,在享受丰富多彩的菜肴同时,大家也很难舍弃鼎里那鲜美的羹汤的味道。到周代,鼎除了仍然承担一部分煮饭煮菜的功能,其“褒汤”的专业功能也进一步得到深入开发。从那时其,羹汤就成了人们的又一重要食物了。据《左传》记载,前605年,楚国赠给郑国一些特产:“鼋”。郑灵公很高兴,马上叫重臣子公(公子宋)和子家来一起享用。在路上,子公对子家说:今天咱们一定能吃到好吃的,因为早上起来我的食指一直在动,以往每次这样都有口福,屡试不爽的!到了宫中,就看见厨师在杀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你们笑什么,子公就很得意的说了。没想到灵公很生气,吃饭的时候让子公在旁边看,不许享用!子公羞愤不已,用手指在鼎里沾了点汤,吮了一下,恨恨去了,从此君臣关系破裂,灵公想杀子公,倒被子公先动了手,把灵公杀了。还有一个故事,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说不投降就煮了,刘邦居然要求分“一杯羹”给自己,可见秦汉时期,羹汤已经是人们十分喜爱和经常享用的食品了。
三、 汉以后:隐去身形,留下文化
汉以后,顶作为一种炊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的影子早已深深烙进中国文化深处,挥之不去,直到现在:
1, 文物和艺术。鼎的造型庄重华美,直到今天,艺术家依然以她为题材,创造出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艺术品。而出土的商周铜鼎,则无一不成为价值连城的文物。
2, 语言方面。在汉语里。“鼎”是庄重、分量、权威、高贵的化身。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力相助、扛鼎之力,等等。
3, 饮食文化。三千年来,羹汤几乎成为中国人离不开的宝贝了,而且简直成了一种文化。唐诗有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说的是新娘出嫁三天要亲手做羹汤孝敬婆婆。现在,褒汤最勤的应算广东的客家人。
历史上九鼎为哪九鼎?
九鼎不是周天子所铸的九鼎,而是大禹所住九鼎。据《春秋左传》记载,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后来辗转传到周朝,成为传国的象征。所以也就有了后来楚王问鼎之事了,还好当时周的使臣巧妙的以天下之望在德而不在鼎巧妙的避过。后来,周更为衰弱,就有了秦武王举鼎的事件,可是秦武王不过一匹夫只勇,结果举过鼎之后,由于鼎非常之重,武王受了重伤就菜掉了。后来秦统一之后,好像在运鼎途中有两只鼎掉到洛水之中了,虽经打捞但是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