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贝勃定律:孩子变得“关爱麻木”,不懂感恩,专家建议这样引导

2022-02-02 07:54:49孕产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不少人会用“身在福中不知福”来形容现在的孩子,确实比起父辈们的童年,现在的孩子要幸福的多。除了时代进步带来的享受福利之外,在更富足的家庭环境下孩子能享受到的要比过去年代里的多得多。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不少人会用“身在福中不知福”来形容现在的孩子,确实比起父辈们的童年,现在的孩子要幸福的多。除了时代进步带来的享受福利之外,在更富足的家庭环境下孩子能享受到的要比过去年代里的多得多。

但也正是因此,一些孩子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不懂珍惜也不懂感恩,更有甚者还会在其中挑刺。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种心理呢?其实这样的情况和贝勃定律中描述的很吻合。

什么是贝勃定律

在社会心理学中贝勃定律说的是当人在经历强烈刺激之后,再度予以的刺激会变得微不足道,也就是第一次大的刺激会冲淡二次刺激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实验中给人的左右手依次加砝码,先在右手放300克砝码,左手放305克砝码,这时候左右手感受到的差异不明显,接着加大左手砝码的重量,也许到了306克,左右手就会体会到重量的差异。而当基础砝码重量上调到600克,那么左手就需要加重到612克才会有明显的差异感受,也就是说砝码越重,要引起感觉差异的变量需要越大,这种现象就是“贝勃定律”。

作为一种心理学规律,其实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能得到验证。一位意大利学家对两组背景情况相近的情侣进行了送玫瑰的实验。

一组情侣男友每周给女友送红玫瑰,而另一组日常并没有这样的行为,只有到了情人节才会送上一束红玫瑰。基于送花频率和时机的不同,当两位姑娘在情人节收到鲜花时候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的。

情人节当天两位男士都给自己的另一半送上了红玫瑰,而每周都会收到红玫瑰的姑娘虽然表现平静,但是最终还是没忍住说了一句:我看别人都送女友蓝色妖姬,比红玫瑰好看多了,真羡慕!而另一位平时没有收到玫瑰的姑娘则显得十分欣喜,在收到一束红玫瑰之后表现地甜蜜幸福,并当场给男友送上了一个拥吻。

贝勃定律让孩子不懂感恩,变得“关爱麻木”

贝勃定律是在习以为常下形成的一种观念,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上人都有一种逐渐习惯和适应的机制,而在此影响下,孩子也会在持续获取父母付出的同时变得不懂感恩,变得“关爱麻木”。

此前一个孩子和牛肉面的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在故事中孩子放学后奶奶会经常带着他去吃牛肉面,而每次奶奶都会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夹到孩子的碗里。有一次奶奶在取餐的窗口将牛肉夹进孙子的碗中,当然这个动作孙儿是没看到的,于是孩子闷闷不乐,问奶奶为什么这次不把肉给他吃。

奶奶尽管做出了解释但是孩子还是不听,无奈之下奶奶又再点了一碗打算当着孩子的面夹给他。店家看到了决定不卖,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结果孩子不但不检讨自己,反而是掀翻了桌上的面哭着跑了。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没多久一名男子就带着小男孩来了,要了三碗面,最后在店家的注视下一块一块地把牛肉都放在了一个碗里,并大声叫嚣:我花钱买的面,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最后面也没吃,男人丢下100元扬长而去,离开的时候小男孩还不忘回头朝着店里吐了一口唾沫。不用说男子这回就是来给孩子“出气”的。小男孩之所以成为大家眼中的“反面”,家长自身问题是一方面,此外对孩子的宠溺也是滋生“野蛮”性情的原因。

关爱麻木的表现

以上情况算是特例,更为常见的,孩子在接收父母付出的时候觉得理所当然,并且期望值很高,一旦无法满足了就恶言相向,这样的态度无疑很让父母伤心。当爱成为一种习以为常,对孩子的心理建设没有好处,对父母而言更是巨大的伤害。

表现一、不懂珍惜

亦舒说:“人是犯贱的,不失去一样东西,不知道那样东西可贵。”

身处幸福包围中的孩子不会去想所获有多么来之不易,也许真的只有当失去的那天到来,才会意识到过去所拥有的是多么的幸福。

作家史铁生在作品《秋天的怀念》中回忆了自己和母亲的故事。因为双腿瘫痪,脾气暴躁的史铁生一度把内心的躁郁冲母亲发泄,嫌弃母亲。

知道后来母亲突然去世他才开始后悔,回想过去母亲还在的日子是多么的温馨,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后悔并不能弥补什么。

表现二、情绪平静

在获得和帮助的激下人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心存感激,内心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会对施予者怀有感恩的情绪。

但是如果施予者变成了父母,一些人并不会因为来自父母的帮助而感到激动,更多地还是和往常一样习惯性的接受,在“习惯”的力量下刺激感弱化,于是来自父母的帮助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表现三、不屑一顾

虽说家长的付出不求回报,但是在付出的过程中同样希望获得积极的反馈,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付出对孩子来说不是全然无反应的。一些孩子在得到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甚至有时候还会有小小的埋怨,认为自己的父母给的不如其他家长多。

表现四、理所当然

想当然的获取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们的付出变的理所当然,孩子在获得的同时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父母无法满足反而是他们的过错。当孩子出现“关爱麻木”而缺失感恩,表面维持稳定的亲子关系会显得苍白而脆弱。

教育学家洪兰说,过度喂养的爱,剥夺了孩子关怀他人的能力。

亲密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对父母的付出心怀感恩,而出现“关爱麻木”情况的孩子,不仅不懂感恩父母,对他人也会变得漠不关心,更多地以以自我为中心。

贝勃定律导致孩子变得“很功利”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用奖励措施来激励孩子,在奖励的激励下孩子做事更主动,但是不要忘了在实施奖励措施的过程中贝勃定律也在发挥作用,从一颗小小的糖果开始,接下来为了保证孩子继续保持激情,那么下一次可能需要两颗糖,而往后对“糖果”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在奖励措施下,孩子一开始可以乖乖听话,但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甚至会出现责怪父母的心理。与此同时父母给予的奖励也不会被孩子看做是父母的疼爱,更多地像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含义。

孩子们不会深入地去想父母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更好更有动力,于是感恩的情感表达渐渐消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干枯苍白的语句,这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同贝勃定律相似的德西效应也是如此

在心理学上,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实验中德西随即对学生进行分组答题,第一次答题两组学生都没有奖励,而第二次A组学生完成解答后会获得一美金作为奖励,而另一组学生没有,第三次解答,条件设置给学生自由的休息时间对做题不做要求,结果是没有奖励的一组学生愿意拿出更多的休息时间做题。

实验中无奖励组的学生对解题本身的兴趣更大,而奖励组的学生更多地会关注解题和报酬之间的关系。可见反复刺激并不见得会有好的效果。回归到孩子教育的问题,家长对孩子的付出也要适度,不要让孩子产生功利性的思想。

贝勃定律导致孩子不懂感恩的本质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

孩子不懂感恩,除了在反复刺激下弱化的贝勃定律影响之外,其本质还在于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认知形成还不够完善,更多地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专注自身,很少考虑到他们以外的人所感知的世界。

自我中心化影响着孩子的知觉、语言和社会互动,在自我中心的逻辑结构下,他们看待问题有自己的尺度和观点,无法客观地看待周围世界的人和物。

高度的自我中心逻辑下,他人付出的过程被弱化,孩子这阶段更多地看到的是关于自我的环节,即“我能从中得到什么”的问题。

因此孩子不知道感恩,其实和自我中心的思维不无关系。虽然自我中心思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改善,但是如果家长引导不到位,孩子在死胡同中无法走出,自我中心的思维甚至会更难改变。

孩子不知道感恩?蒙台梭利教你怎么办?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个体和身心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如何教会孩子感恩,也许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会给你带来启发。在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中,道德教育被着重提及,通过农作物和动物的培养,可以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到生命、学会感恩。以下是引导进行感恩教育的五个阶段:

1. 引导孩子观察生命现象

孩子在观察动植物的时候要耐心细心,此时孩子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亲子之间的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类似于观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同样要小心翼翼耐心呵护。通过观察生命,孩子的兴趣得到增长兴趣,对生命也更加热爱,而在这过程中孩子也更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从而学会感恩。

2. 引导孩子通过自主教育而具有预见力

很多家长会发现说教式的教育起到的效果有限,孩子心不在焉,左耳进右耳出,于是一通话下来孩子记不住什么内容。被动的教育效果不好,那么可以试试自主教育,在他们照顾生物的过程中,更能掌握主动学习的益处。比如孩子在照顾花草、小动物的时候,必须要时刻留意防止意外发生,为了对这些动植物有足够的理解他们主动学习,自然而然的就学习到了知识。比起灌输式的说教,让孩子在主动中学习的效果更好。

3、引导孩子培养耐心,树立好的品格

一颗种子种下到开花结果需要经历不断的时间,期间浇水施肥清理虫子等等都需要一步步慢慢实施,在这过程中孩子的耐心得到了锻炼,而最后种子的开花结果也会让他体会到付出的真谛,从而更能感受到父母付出的伟大和良苦用心。

自然的孕育过程和父母养育孩子类似,通过和自然的接触,体会动植物的成长过程能让孩子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形成善美的世界观。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除了从大自然中得到体悟之外,家长在教育中也可以影响孩子,让他们学会感恩。

1. 考虑需求的合理性

通过对贝勃定律的理解,家长要学会甄别孩子的需求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给孩子满足感之前要明确孩子提出的要求真的有必要满足吗?比如说孩子在路边看到了喜欢的恐龙玩具,基本上男孩看到它就走不动路了,但是家长要想想孩子真的是缺这一个玩具吗?家里的恐龙玩具已经有多少了?所以这时候的需求只是孩子习惯性的表现而没有必要性。类似的,“惯性心理”下的需求家长要甄别是否真的需要一一满足孩子。

2、兴奋的刺激不要过于频繁

继续上面的例子,当买玩具这个举动成为习惯,孩子在外面一看到就想买,但是此时对兴奋的刺激已经弱化了,买下玩具的需求未必会给孩子带来多少惊喜,但是一旦不同意,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开始大哭大闹或者情绪上出现问题。在满足孩子需求的问题上,家长要注意不能过度,适度地紧缩物质满足,让偶尔的惊喜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他们才会知道感激不至于对惊喜麻木。

3、获得感要有过程

让孩子明白获得是来之不易的,很多家长只要孩子开口了就尽量满足,孩子只获得了满足的结果,但是过程他也许并不知道。在满足孩子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有过程感,而不是一张嘴就能得到满足。少了这个过程他们自然无法认识到东西的来之不易,这样又谈何珍惜和感恩呢?

“给孩子最好的”这样的想法大多数父母都有,但是很多时候好心办坏事,最后培养出了极度自我,不知感恩的孩子,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悲哀的。给孩子适度的爱,让孩子在感受爱的同时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