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宝宝为什么总流口水?家长不用慌,儿童康复专家教你这样做

2022-01-27 23:01:33孕产
#清风计划#看到“口水娃”这三个字,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同感,出门必备的纸巾见证了宝宝的 ”口水成河”,特别是1岁左右的宝宝更是 ”口水娃”的主力军。

#清风计划#

看到“口水娃”这三个字,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同感,出门必备的纸巾见证了宝宝的 ”口水成河”,特别是1岁左右的宝宝更是 ”口水娃”的主力军。

引起宝宝总流口水的5个原因 
1、长乳牙 宝宝开始长乳牙的时候,长牙会刺激三叉神经,增加了唾液的分泌;加上宝宝口腔小,还不会吞咽和调节口腔内的唾液,口水积储后自然就会流出。
2、常被捏脸蛋 有些宝爸宝妈或者是亲朋好友,出于喜爱,会经常捏压宝宝的面颊部。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宝宝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量,从而出现流口水。
3、口腔疾病 如果宝宝患有细菌感染性口炎,或者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黏膜充血、溃烂等口腔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流口水。
4、先天性疾病 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宝宝也常有流口水的现象,同时伴有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宝宝有神经系统疾病,如与流涎相关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神经受损等,均可造成流口水。

随着宝宝口部运动功能及口腔感知觉的提高,流口水会慢慢改善和消失。若2岁以后的宝宝依然有流口水的现象,爸爸妈妈要引起重视。

流口水较多在医学上有个专业的名字,叫做流涎。流涎是指唾液在无警觉的状况下不知不觉地从口部流出, 25% ~ 35%的脑瘫宝宝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归因于以下几点:下颌闭合及唇闭合异常,口腔感知觉差,吞咽功能差。经过科学的训练,流涎的改善非常明显。

改善流涎的方法牙齿夹压舌板训练

让宝宝用牙齿咬住压舌板,看宝宝能坚持多久,然后逐渐增加咬住的时间。这种训练有助于锻炼咀嚼肌的力量,促进下颌闭合能力。


双唇夹压舌板训练

让宝宝用双唇夹住压舌板,看宝宝能坚持多久,然后逐渐增加双唇夹住的时间。这种训练有助于锻炼双唇闭合的力量,促进双唇闭合。


口腔感觉刺激训练

用冰或蘸有不同味道(如酸味等)的棉棒刺激口腔黏膜、舌头等,增强宝宝的口腔感知觉。

下颌运动功能

进行张口、闭口的训练。这种训练在锻炼下颌及唇闭合能力的同时,可增强面部肌群肌力。

鼓腮训练

让宝宝将气含在嘴里 ,鼓起两侧腮,坚持数秒,锻炼唇闭合能力及增强唇部力量。

舌运动训练

舌前后左右运动 ,让宝宝在舌运动的同时配合吞口水。

提高口腔控制的能力

嘴唇很重要。儿童康复治疗师表示,最基本的口型变化,如发出「啵」或「啾」的声音,都有助于加强嘴唇动作。

下面我们分享几种基本嘴唇技巧和平日训练方式。

1 吹

借助小游戏,让宝宝更乐在「吹」的过程中,如小一点的宝宝可吹小纸片、卫生纸,大一点的宝宝可吹泡泡、纸卷笛,只要一开始教他怎么吹,接下来他自己就能熟悉和学会。

2 吸

建议可运用吸管,从喝饮料开始。吸管从大到小,愈小支愈难吸;饮料从水到奶昔,黏稠度愈大愈需要力量;这些都有助于唇部的训练。通常有在用吸管的孩子,吸的能力在一岁半就会出现,两岁时会更成熟。

3 抿

例如在孩子嘴唇表面,涂上他爱吃的食物(果酱),让他想办法运用嘴唇吃到东西;或可使用木制冰淇淋匙(或压舌板),让孩子抿住,父母稍用点力去拉,但不要拉掉,像拔河般;这些都能训练嘴唇闭合的力量。

4 咀嚼

有些大一点的孩子,脸颊力量可能不足。建议可给他嚼不烂但有味道的食物,如鱿鱼丝或软糖,让他放在口中咬,就能直接用到咀嚼肌的部分。但需注意食物不要太大颗或太长,以免被噎到,且要在大人的监督之下才能做喔!

练习时注意事项 在训练宝宝控制口水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强化其能力,并且也别忘了在维持宝宝健康下,做好基本照护。

1.渐进改变质地 :从泥状到固状的饮食改变,父母需要多点观察和耐心。儿童康复治疗师表示,如从泥状到带点颗粒,可能先在餐点中给少许,然后看宝宝含入口中的状况,如果会自己在嘴巴内多处理(咀嚼)一下再吞下去,代表可以慢慢转换食物形态(到完全颗粒状);如此便可渐进式强化其口腔功能。

2.随时保持清洁:第一、宝宝的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的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第二、妈妈平时要注意护理好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容易损,避免患上湿疹。 第三、妈妈切忌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其周围保持干燥。 第四、如果怕唾液把衣服弄湿,可以给宝宝挂个全棉、柔软、吸水性较强的小围嘴。 第五、如果宝宝的皮肤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在皮肤发炎期间,更应该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并依症状治疗。

#儿童健康小贴士##育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