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技术守护每一个试管爸妈的健康宝宝
每个宝宝的到来,都倾注了爸爸妈妈的爱与期待。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试管婴儿的出现让有生育困扰的夫妻也能拥有自己的心肝宝贝。
“试管”婴儿真的出生在试管中?在自然受孕的过程中,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的壶腹部相遇并完成受精。
但在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不孕症患者的精子和卵子在经过处理后,可以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完成受精,并完成早期发育。
但胚胎并不能在试管中一直长大到足月,而必须在受精后5-6天内移植回子宫并形成妊娠,才能继续后续的发育直至出生。
健康宝宝的基础——优质胚胎和自然妊娠诞生的婴儿相同,试管婴儿的成功降生也需要有健康、优质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并形成优质的胚胎才行。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不管是体内受精还是试管中受精所形成的胚胎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优质胚胎。
这就需要保证实验室拥有良好的培养环境,并对胚胎进行高效的筛选。
现阶段最广泛使用的胚胎优选技术还是以形态学观察为主,比如评估细胞数及碎片率等;并可结合囊胚培养进行胚胎的进一步自我选择。
经一系列优选后,大约40%-50%的胚胎能够最终孕育出健康的宝宝。
○ 培养环境同样重要
体外受精胚胎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也会对胚胎的质量产生影响。
试管婴儿实验室的体外胚胎培养条件是模拟体内环境而设定。判断实验室技术的优劣也主要体现在能否使培养环境最大限度地接近体内环境。
比如:能否保证胚胎所在的培养环境温度尽可能稳定在37℃、pH值稳定在7.2-7.4、渗透压稳定在260-280 Osm/L、任何可能的有毒化学成分保持在无害水平等。
当然,这样的实验室条件并不是很容易就能保持稳定的。
仅仅是温度这一项就要用到非常精密的专业温度计,周期性地验证胚胎所在0.02ml液滴的温度是否正常。
现在,实验室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也引起了医务研究人员的注意。
再好的“种子”也扛不住空气污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已经是威胁中国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1]。
它对于孕妇和新生儿健康的不利影响也已经受到很多关注。
○ 空气污染物的影响从细胞开始
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ASRM年会)上[2],天津和睦家医院辅助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刘延荷博士及团队发表的一篇创新性的回顾性分析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
实验室空气中的VOC(一组化学物的总称,常见的VOC包括乙醇、苯、二甲苯等)可在胚胎的体外操作过程中对后续发育潜能和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这些环境污染物在我们的家中同样常见。如果其空气VOC浓度超过一定水平可导致胚胎发育减缓甚至停滞,以及移植后的着床失败甚至流产。
○ 实时监测,保护每一个生命的种子
要改善培养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的VOC水平就非常重要。
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试管婴儿实验室未对其内部空气VOC水平进行监测,少量实验室则装备有手持VOC测试仪。考虑到VOC水平是实时变动的,手持测试仪并不能连续检测VOC的动态变化。
天津和睦家医院试管婴儿实验室于2018年8月在胚胎体外操作区域安装了24小时VOC监测设备。每6分钟读取一次数据,并上传至计算机储存。
这就为精准、细化研究VOC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对后续胚胎发育及着床结局的影响提供了实践基础。
○ 减少污染物, baby健康成长
在试管婴儿实验室,通常都安装有空气净化系统,但此系统中的过滤器主要是去除空气中大的灰尘颗粒(如pm10),而不能祛除VOC成分。
冬季来临,雾霾天气增多的同时常常伴随着VOC水平增高。
严重空气污染时导致的VOC高峰即使在有VOC过滤器的时候可能也不能有效控制,因此通常的办法是在实验室内增设可移动的VOC过滤器。
在这样的情况下,24小时连续监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环境实时现状,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来减少环境变化对胚胎的影响。
○ 严谨分析,每个环节保护“种子”
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上报告的论文中,刘博士及团队就针对取卵、授精、受精检查及第3天换液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精确地分析了各个实验室环节所对应的VOC水平后,发现取卵时的VOC对后续胚胎发育、着床有显著影响。
得到的结论在临床上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会使我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取卵环节VOC水平的改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试管婴儿的技术将更加完善,更多患有不孕症的夫妻可以获得健康、活泼的宝宝。
参考文献:
[1]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mbient-(outdoor)-air-quality-and-health
[2] 美国生殖医学年会(ASRM年会)是生殖医学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成立于1994年,致力于促进生殖医学科学和实践发展的非营利性多学科组织,是国际上公认的生殖医学领域的领导者。
本文专业内容指导
刘延荷博士
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成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辅助生殖技术检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男科学会男性生殖与不育学组委员
天津医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委员
澳大利亚生育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