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泉沟恐龙化石 资阳发现过恐龙化石没有?
恐龙化石- 南极洲
2月27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南极洲发现了两种新种恐龙化石,一种是移 动迅速的食肉恐龙,一种是大型食草恐龙。 新发现的食肉恐龙生活的年代大约距今7000万年,相关化石已经在南极洲海底沉睡了数千年。另一块100英尺长的食草恐龙化石是在一座山顶上发现的。这两种恐龙生活在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南极洲,当时那里的气候温热潮湿。 这只食肉恐龙体长约6英尺,是在距离南极半岛海岸不远的詹姆士.罗斯岛上发现的。据帮助发现这些恐龙化石的加州圣.玛丽学院的朱迪.凯斯分析,这种尚未命名的恐龙可能是死亡后漂到海里的,最后沉入威德尔海的一块浅水区后沉入海底。从这只恐龙的骨骼和牙齿可以看出,它是食肉恐龙的一种,随着气候变化,其他恐龙迁往地球的其他地区,而这种恐龙仍在南极洲生活了很长时间。凯斯在一份声明中说:'不管什么原因,他们一直呆在南极洲却是事实。' 第二个研究小组由伊利纽斯州罗克岛奥古斯塔纳学院的威廉.哈默率领,发现距今约2亿年的食草恐龙化石,地点是在一座比尔备莫冰河附近的13000英尺高的山顶上。科学家们现在都知道,这一地区曾经是湿软的河床。哈默和他的同事从90年代起就在这一地区寻找化石,当他们发现其他一些新物种化石后,在随后的日子里经常到这里来,终于发现这些珍贵恐龙化石。 这个小组中有一位名叫皮特.布拉多克的山地安全向导,哈默在一份声明表示:'我跟他开玩笑说:'眼睛要向下看,你没准会在岩石上发现超自然的东西呢!'他真的发现了好几种自认为很怪的东西,包括一些化石树根。但我意识到,这些东西中包括骨骼化石:一块是骨盆,一块是髂骨。' 哈默说:'这个地点连科学家都极少涉足。我们发现的显然是南极洲的新种恐龙。与其他大洲相比,我们在南极洲发现的恐龙非常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南极洲发现的任何种类的恐龙化石对科学家来说都是新的。'
恐龙化石在山东的那个
2007年10月17日经过几年挖掘终完整出土为世界最大恐龙化石之一 阿根廷发现32米长“巨大”恐龙化石. 对于灭绝多年的恐龙,人们只能从它们遗留的骨骼化石中揣摩它们的生活。 科学家们15日宣布,一种新的恐龙化石在阿根廷被发现,科学家们认定,这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 新恐龙被命名为“巨大” 早在七年之前,科学家就在阿根廷内乌肯省的巴雷阿尔湖旁边发现了这种恐龙的第一块化石。 古生物学家随后在当地展开了挖掘,陆续发现了这只恐龙的颈部、背部、臀部和尾巴的碎片。经过长达几年的挖掘和研究,最终才让这条恐龙和人们“见面”。 来自阿根廷和巴西的科学家表示,这种新发现的恐龙约有13米高,身长达到了32米,其中尾巴就长达15米,颈部也长达十几米。该恐龙的脊柱竟然重达9吨,一截颈部的脊骨就有1米长,可以想象,如果它还活着,重量将是多么惊人。 由于这种新发现的恐龙颈部的结构比较特殊,科学家们认为,它应该是白垩纪一种两栖食草大恐龙。它可能生活在8800万年前,白垩纪的晚期。科学家们用当地方言中表示“巨大”的词来为它命名。 主导这项研究的阿根廷科学家表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巨大的恐龙化石之一,应该也是在恐龙生活时代最巨大的恐龙之一。” 参与恐龙化石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杰夫·威尔逊也惊讶地表示:“我要再强调一下它是多么的巨大,即使是它的一小块骨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型号。由于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没法在桌上对它进行研究,就算要把这些沉重的骨骼化石搬来搬去也很麻烦。一个人肯定是办不到的。”
资阳发现过恐龙化石没有?
2002年,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同意村在方圆3公里范围内相继发现多处恐龙化石群,据省有关专家考证是目前省内发现最多的一处。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管理保护措施,使许多裸露在外的化石被雨水侵蚀,当地许多人听说恐龙化石能止血,使挖来卖给医院,使裸露的化石受到严重破坏.人为损毁十分严重。希望有关部门加强保护力度,尽快组织考古专家做进一步的考察论证。 。。
我国科学家谁发现了恐龙化石
答案: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
莱阳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与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也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和昆虫化石的地区,在我国乃至世界恐龙等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1923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山东莱阳将军顶一带和青山采集到恐龙骨骼化石,在北泊子、南务等地采集到鱼类、昆虫、植物等化石。这也是我国科学家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1923年,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周赞衡和葛利普分别对植物、昆虫和鱼类进行了研究。莱阳昆虫化石的研究揭开了我国古昆虫学研究的序幕。1929年,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对谭锡畴采集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命名了鸭嘴龙类的中国谭氏龙。这一阶段发现和采集的化石有的目前保存在国外,有的已经遗失。
我国第一句恐龙化石是从哪里出土的?
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于1939年出土于云南省禄丰县沙湾东山坡。
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经鉴定,其中有24属30多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早组装的恐龙化石——“神州第一龙”,从这里出土的化石,已经被装成了10具恐龙化石骨架。这里就是被誉为“恐龙的故乡”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嘉荫县城西部,黑龙江右岸太平沟河口与二号亮子之间的。黑龙江江畔的嘉荫恐龙地质公园,北邻黑龙江与俄罗斯的巴斯科沃相望,山势平缓,依江而立,总面积38.44平方公里。
四川自贡的恐龙化石最具代表性的是?
自贡博物馆在世界上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合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 四川自贡不仅是著名的盐都,而且还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这一带侏罗纪(1.35亿年-2.1亿年前)的陆相地层相当发育,恐龙化石就埋藏在侏罗纪早、中期陆地层中,而此期的恐龙化石正是世界恐龙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所以自贡的恐龙化石为世界研究恐龙的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关键性的原始资料。 据地质考察,侏罗纪时期,自贡这一带是开阔的滨湖地带,气候炎热,水草丰茂,大树参天,是恐龙理想的生活场所,而大山铺又是风平浪静的砂质浅滩,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尸骸地堆积与泥沙的掩埋交替进行了很长时期,以后再经过一两亿年漫长岁月的积压,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 恐龙博物馆的外型,很象一座巨大的岩窟,造型奇特美观,是我国继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馆之后修建的又一大型专业性现场博物馆。它占地2.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分为三层。陈列以大山铺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及出土的恐龙化石为主。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着重介绍与恐龙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生物进化、化石、地质年代、恐龙的演化与分类等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大山铺的各类恐龙化石。它们陈列在高大宽敞的装架厅里,这里有几副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其中“天府峨嵋龙”是该厅最引人注目的庞然大物。它的头被细长的颈支的老高,离地面约10米,全身长约20米,躯体粗大,尾巴很长,四脚着地,昂首挺立。大厅里除了“天府峨嵋龙”之外,还是一具凶猛的能食“天府峨嵋龙”的“建设气龙”的骨架,但它全身长仅四五米。其他还有进步性与原始性相兼地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身躯细小,两足行走的鸟脚类恐龙-多齿盐都龙,早期的比较原始的剑龙-太白华阳龙,空中飞翔的龙和遨游水中的凶猛肉食性蛇颈龙等等。 第三部分是恐龙埋葬遗址。这里向人们展现了大面积的发掘现场。左图就是“天府峨嵋龙”看看博物馆对它的介绍1979年在自贡大仙铺发现恐龙群窟,经过整理,共有200多个恐龙个体,其中较完整的骨架18具,如此众多的恐龙共处一窟,顿时引起世界的关注,之后又陆续发掘出大批珍贵的恐龙化石,成为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至今自贡已有70余处发掘出恐龙化石。 据地质考察,这里曾是恐龙的“极乐世界”。侏罗纪时期,自贡这一带是开阔的滨湖地带,气候炎热,水草丰茂,是恐龙理想的生活场所,而大山铺又是风平浪静的砂质浅滩,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尸骸地堆积与泥沙的掩埋交替进行了很长时期,以后再经过一两亿年漫长岁月的积压,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位于自贡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处,经勘察,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化石富集区达1.7万平方米,共分为3到4个小层。在仅两个800多平方米范围内就发掘出恐龙个体化石近百个,完整和较完整的骨架30余具。其恐龙动物群包括3个纲、11个目、15个科、近20个种,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伴生动物化石。 这个化石群中,相当部份是新属新种,有长达20米的亚洲第二长龙、植食性长颈椎蜥脚恐龙、凶猛的食肉性恐龙、身体矮小的鸟脚类恐龙和极珍贵的原始剑龙,在国内外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极为罕见。1987年,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发掘现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恐龙自然博物馆,是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被誉为“东方龙宫”。 以中侏罗世恐龙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也最为多姿多彩,是世界上收藏中侏罗世恐龙最丰富的博物馆。
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是在哪里发现的?
在云南省禄丰县。
1938年,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在禄丰县出土,继而距今2亿多年的120多架完整恐龙化石得以再现人间,世界恐龙之乡为人类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坚硬部分是由矿物质构成的。矿物质在地下往往会分解和重新结晶,变得更为坚硬,这一过程被称为“石化过程”。随着上面沉积物的不断增厚,遗体越埋越深,最终变成了化石。而周围的沉积物也变成了坚硬的岩石。
扩展资料;
中国境内的恐龙
1、 中华龙鸟是生活于早白垩世时期辽宁地区的一种小型肉食恐龙,体型轻巧,全身被覆原始羽毛,这些羽毛在生前呈现粟色、或红棕色,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长有羽毛的恐龙,也是第一种在科学上被复原出颜色的恐龙。
2、生活在辽宁地区的顾氏小盗龙是第一种会飞的恐龙。它们的身体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脚部、前肢和头部都长有飞羽,尾巴末端长有羽毛扇,它们拥有四翼,能轻松地在林间滑翔。
3、寐龙生活在早白垩世的中国辽宁地区,是一种非常小的肉食恐龙,跟鹌鹑差不多。寐龙是首次发现的死前处于睡眠状态的恐龙化石,化石埋藏的非常完整,看起来就像一只睡着的鸟。科学家认为,这只寐龙死于吸入火山爆发产生的有毒气体,死后很短的时间内即被大量火山灰掩埋。
4、发现于中国辽宁的孔子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角质喙的古鸟类,它的头骨上下颌均无齿而具有粗壮的角质喙,喜欢在湖边觅食。它们同类的后代逐渐演化成今天的鸟类。
5、青岛龙头顶有一根细长的棒状棘,其内部中空,能够发声。青岛龙生活在晚白垩世山东莱阳地区,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鸭嘴龙类恐龙,它们长有像鸭子一样扁平的大嘴,牙齿位于面颊部,体型壮硕,后肢较长,通常四肢行走。
6、中国内蒙古的巨盗龙,是世界已知的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巨盗龙拥有更多与鸟类相似的特征。而因为它修长的双腿和更加直立的身体,虽然体型巨大,但它的行动并不笨拙。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恐龙化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砥砺前行的中国彝乡(发现中国·全媒报道 精彩中国)
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是在那个时间?
1902 年,沙俄的一位上校在黑龙江南岸从中国渔民手中获得一些巨大的动物化石,开始时被误认为西伯利亚猛象化石,后经在同一化石出土地点的数年研究和发掘,终于组成了一具完整的鸭嘴龙化石骨架,考古界称之为“满洲龙”。该恐龙化石骨架现仍保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央地质委员会博物馆内。从嘉荫发掘的恐龙化石至今已组装成 10 具恐龙化石骨架,分别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长春地质学院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地。
1978 年,当时的恐龙化石发掘地被有关单位命名为嘉荫龙骨山。龙骨山因埋藏有丰富的恐龙化石而蜚声中外。经全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研究鉴定,出土的恐龙属鸭嘴龙亚种,繁衍时代为晚白垩纪中晚期。此外,该地晚白垩纪地质剖面完整,层序清楚,在含恐龙化石层位之下的细砂岩、粉砂岩、页岩、油质岩中发现丰富的被子植物、腹足类、介形虫、叶肢介及鱼类化石,填补了我国晚白垩纪植物发展史上的空白。因此,对于研究我国晚白垩纪古地理、古气候及地球演变、生物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据我省地质矿产局专家介绍:黑龙江省嘉荫县恐龙化石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其出土的确切位置是:嘉荫县城南西 9 公里处,渔亮子——小滚子沟之间。这里也是我国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录的恐龙发掘地。因此,嘉荫县恐龙有着“神州第一龙”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