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年前化石 这是什么化石? 值钱吗?
为什么几亿年前的叫“活化石”
我就来说个比方:就说大熊猫吧,大熊猫是恐龙时期的,可是现在恐龙已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的活到了现在!活化石就是说本来要灭绝的动物或植物,等等它们却活到了现在,这就叫活化石!
化石的故事
化石的资料:
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时的活动痕迹及其遗物叫做遗迹化石。古生物的遗物又可以成为遗物化石。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保存类型 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构造,称为交代作用,如硅化木,其年轮甚至植物细胞形状仍能清晰可见。②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根据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型化石。③遗迹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脊椎动物的足迹化石、蠕形动物的爬迹化石和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化石。广义的遗迹化石还包括旧古器时代古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物等。④化学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足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这类化石叫化学化石。
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这不仅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湿沼泽环境等。
化石资料的大量收集还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发展而成的,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化石的类群 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一样,一般分为低级的原核生物和高级的真核生物两大类,共有5个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以下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等单位。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现代的,地史上各个时期的生物门类都不相同,每个时期的化石类群与当时的生物门类相关。不同地史时期有其发达的生物门类,也就有其特征的化石类群,有些门类在该时期占统治地位,有些门类在该时期衰退或灭绝。总之,按时间的进程,生物门类与化石类群的变化,显示了生物演化的系统发展历史。
779
这是什么化石? 值钱吗?
不是化石
树模石
简介
dendrite
模树石又叫树枝石,古人称松石、松屏石,由于其形状很像树枝状植物化石,故有“假化石”之称。
形态特征
模树石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多由沉积岩形成的板岩变质而成。板岩中的氧化铁、氧化锰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渗透进板岩的缝隙,固结在同一层面上,便呈现出密集的松树或枝叶的图案。还由于渗入的元素不同和沉积物多寡的区别,图案形成的色彩也各不相同,有黑、红、黄、青、灰等色彩,从而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能够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哪种岩石
沉积岩
岩石主要有三大类: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前者是在海洋湖泊等液态环境中缓慢形成的,后两者主要是由于火山岩浆作用形成的。
化石的形成需要一个缓慢稳定相对温和的过程来保存生物遗体,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有这个环境,而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都很剧烈,生物遗体都被烧光光了,自然就不会有化石了。
作为恐龙大国,为何至今在中国尚为发现三叠纪之前的恐龙化石?
如果没记错的话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4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三叠纪之前的爬行动物虽属于蜥形纲或爬行动物纲但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恐龙。所以应该不会是恐龙的化石.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证据确凿的翼龙蛋化石出土于中国的哪里?
中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在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隐居森林翼龙”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员与巴西科学院凯尔勒、坎普斯博士合作研究的论文刊登在1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隐居森林翼龙”的意思是隐藏在森林中的居住者,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翼龙的树栖生活方式。森林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校“虽然新的翼龙看上去如此弱小,全然看不出空中霸主的风采,但我们认为,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 汪筱林研究员说。
据介绍,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睛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件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森林翼龙的翼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年轻个体。这一新的翼龙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翼龙,也是白垩纪最小的翼龙,比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未孵化的翼龙胚胎(翼展约27厘米)还要校
科学家通过分支系统学分析显示,森林翼龙的系统关系更接近于鸟掌翼龙类,鸟掌翼龙类包括了大部分进步的白垩纪翼龙类群,如体形巨大的无齿翼龙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神翼龙等。科学家认为,那些个体庞大的鸟掌翼龙类起源于体形娇小的、没有牙齿而且头部无脊突的小型树栖翼龙。这些小型翼龙娇小的个体很容易隐蔽在裸子植物的树丛中以躲避大型动物的猎杀,它们悄无声息地飞行于树木之间以捕捉昆虫为食,并逐渐进化为白垩纪晚期天空中翱翔的巨无霸。
这件化石发现于辽西葫芦岛市建昌县要路沟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距今约1.2亿年)湖泊沉积的地层中,这里曾经发现大量鱼类、鸟类、带羽毛恐龙等化石,是热河生物群的重要化石分布区。
翼龙是生物演化史上第一个成功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曾经控制中生代天空长达1.6亿年之久。自从200多年前发现翼龙化石以来,科学家已经命名了150多种的翼龙,但翼龙的起源、飞行起源、生殖和生理特征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热河生物群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中科院创新工程重大方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通过对辽西及其周边地区的长期野外考察和大规模化石发掘,发现了大量来自早白垩世的不同类群的翼龙化石,为深入了解这类奇特的飞行爬行动物提供了契机。从2000年至今,汪筱林和周忠和研究员相继在辽西朝阳、北票、义县和相邻的内蒙古宁城等地区发现并研究了大量翼龙化石如热河翼龙、中国翼龙、朝阳翼龙、飞龙、努尔哈赤翼龙、格格翼龙,以及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化石等,从而揭示辽西地区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重要的翼龙化石产地。
“我国翼龙化石的重要发现逐渐揭开了翼龙的神秘面纱,森林翼龙等化石的发现,证明辽西地区在包括鸟掌翼龙类在内的进步翼龙的进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些翼龙类群的起源中心。” 汪筱林研究员说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白蚁和蚂蚁是近亲吗?
白蚁、蚂蚁两者分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目,白蚁是等翅目昆虫,而蚂蚁是膜翅目昆虫。有很多人常把白蚂、蚂蚁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观念。 白蚁是一种古老的昆虫,最早的白蚁化石发现在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在昆虫学分类上,白蚁属等翅目昆虫,和蟑螂是近亲。而蚂蚁属于膜翅目昆虫。距今只有七千万年的历史。所以白蚁与蚂蚁的区别是很大的。 白蚁的身体由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组成。以家白蚁长翅繁殖蚁为例,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有一对触角(触角念珠状)有上唇、上鄂、一对单眼、一对复眼等。 白蚁的胸部由前胸板、中胸板、后胸板组成,每个胸节侧都长有一对足,中后胸节的背侧各生一对翅、薄膜质的翅形状狭长、长度比身体长1.5倍以上。 白蚁的腹部为圆筒形或橄榄形,分成10个腹节,每个腹节有背板和腹板并以膜相连接,膜的伸缩性很大。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白蚁和蚂蚁: 1.从食性上区别,白蚁主要食木纤维的物质、一般没有贮存食物的习惯。而蚂蚁食性很广,肉食性或杂食性、有贮存食物的习惯。 2.从建筑结构上区别:白蚁的兵蚁和工蚁怕光、多数种类的眼睛已退化。在活动和取食的时候需要构筑蚁路、蚁道或泥被、泥线作为遮光掩护物。但蚂蚁不畏光、一般都不修筑蚁道。 3.白蚁是等翅目昆虫,繁殖蚁的翅膀有亮对比体长还长1.5倍以上,长度基本相等。而蚂蚁的翅膀是一大一小的两对翅膀。 4.从体型来看蚂蚁的腰是很细的,而白蚁的腰和胸部差不多粗细。 当然,它们也有相同之处——都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栖的生活方式,在白蚁和蚂蚁的群体里都存在不同的品级,各个品级之间分工明确又联系紧密。
为什么白蚁不是蚂蚁
白蚁是一种古老的昆虫,最早的白蚁化石发现在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在昆虫学分类上,白蚁属等翅目昆虫,和蟑螂是近亲。而蚂蚁属于膜翅目昆虫。距今只有七千万年的历史。所以白蚁与蚂蚁的区别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