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实现和孩子有效沟通,你真的会说"YES or NO"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会说:"你不要......"、"......你这样不行",但是我们很少会说:"你要......."、"如何做才能......"。也就是说我们会经常用"不"语言,而非擅长用"正向"语言。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的话,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接收到最多,也就是来自父母、学校课堂的"你不要......"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简·尼尔森著作《正面管教》一书所倡导的知识理念:温柔而又有边界,换言之: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然而,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经常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教养方式:严厉性--孩子不参与角色过程,过度控制,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也就是:父母说东,孩子一定不会朝西;另外一个极端呢:骄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没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那么,严厉型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以后的表现是什么样呢?没有主见、懦弱、胆小等等,"妈宝男/女",难道不是严厉型的真实写照嘛!骄纵型教养方式养大的孩子又会有什么样表现呢?不遵守纪律、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没有任何规则感,所以无法和他人正常相处,这将直接影响她以后生活中和伴侣的相处。
因此,我们需要用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在这样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必须的生活技能,培养出责任感,孩子才可以具备良好的感知和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与议题。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存在感和价值感的过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和善与坚定并行,需要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好比,我们经常通过打、骂来教育孩子父母,我相信他们也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的解读是什么:我是多余的、不是不被爸爸、妈妈爱的、我是被讨厌的!而并非我们家长口中的:我是为你好!
我们经常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因为他是想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抱有错误的想法。
那么我们以前已经用了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眼里控制或者娇惯纵容,还可以有弥补的机会吗?
想要赢得孩子合作,我们可以小步前进,第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且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举个例子:孩子拿着试卷回到家,说:"妈妈我考了85分",我们可以说:"可以看出来你有些沮丧、也有些担心,担心妈妈批评你,对吗?"这样,孩子的感受被你看见和理解,就愿意跟你继续往下分享;反之,很多父母会说:"没考到90分?你们班最高分多少?隔壁那谁多少分?",试问,这样对于孩子认识、理解本次的考试成绩有任何帮助吗?孩子还敢跟你继续往下说吗?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是不能宽恕,同情并不是表示认同或宽恕,而只是理解,最好告诉孩子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最后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当孩子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孩子和我们想要找出问题的出口!
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时常思考,自己的语言、行为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尽可能的运用正向语言,久而久之,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请从我们是父母这个职业开始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