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微笑和哭泣都是什么含义,怎样预防产生抱癖习惯?
大家好,今天跟欣怡聊育儿跟大家聊一下,婴儿的微笑和哭泣都是什么含义,怎样预防产生抱癖习惯?
婴儿的微笑是对妈妈的召唤
这里要谈的是3岁以下儿童的人格形成问题。在世界各国的儿童研究学者,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主要强调的便是亲子问的情感关系,特别是妈妈与婴儿之问的情感交流。研究人员在这个论点上指出了婴儿本身其实也会利用一些方式来诱引爸爸与妈妈到自己的身边。孩子用的就是“微笑”的方式。
以下是一位老先生的谈话:
我的孙子在出生一个礼拜左右就为我们献出了“微笑”,像这样的“笑”,乃是小婴儿“愉快”的表现,代表心情与身体都很舒服的意思。而看到这种“微笑”的爸爸妈妈也会不由自主哄起孩子,因为眼前的婴儿实在是太可爱了。这种婴儿的“微笑”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婴儿此时的视力尚无法清楚的辨物,所以妈妈的声音或者其他家人的声音就成了重要的刺激,而一般也认为听觉在出生一个星期之后就会有很好的发展。
在大人的怜惜之下,大概2个月以后,婴儿就可以区别爸爸与妈妈的声音。尤其是一听到喂自己母乳的妈妈的声音时,婴儿就会露出微笑(表情)、舞动着手脚(动作)。特别是2个月左右,婴儿的“微笑”会变得更加频繁。婴儿的“微笑”被认为是天生的本能,一般则理解为召唤妈妈来自己身边的意思。所以,小婴儿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会露出微笑呢!相反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有位医师前辈曾经说过,婴儿的“微笑”乃是肌肉痉挛的缘故。想起来,那位医生很可能是情绪方面的发展有所缺陷吧。后来,当我听到有位讨厌小孩的妈妈说道:“睡觉的时候还露出那种笑,看了真是恐怖!这真的让我惊讶不已。”那位妈妈即使在婴儿醒着露出微笑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想要逗弄自己的宝宝。
后来的发展是,婴儿逐渐没有了“微笑”,牙牙学语也不见任何进展。这种状况,从那些住在专门收容婴儿的机构里的婴儿身上常常可以看到。最后,孩子甚至就会变得面无表情,语言的表达也会大为落后。有的研究还指出这样的孩子在进入小学校以后,语言的学习成绩通常都是非常不理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孩子可能变成一个有情绪障碍的青年。亲子间的情感联系,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时的基础。所以,如果希望孩子顺利地成长为青年,那么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必须在孩子的婴儿阶段做好亲子情感的紧密联系。而经常哄弄、逗弄小婴儿乃是重要的联系,此时,爸爸与妈妈乐在其中的情感便会传达给小婴儿。再者,小婴儿本身也会逐渐感受到本能“微笑”的意义,每次被逗弄的时候会觉得很高兴,也就会以“微笑”回应父母。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希望父母再和自己逗笑的用意,而这便是心灵的联系。
无视婴儿的哭泣会导致情绪缺陷
父母和婴儿的相处当中,对宝宝哭泣的应对方式也是必须注意的事情。婴儿“哭泣”,大致都是不舒服的一种表示,虽然撒娇企图的哭泣会逐渐增加。不过,既然是因为不舒服而“哭”的话,就必须考虑各种引起不舒服的原因,然后帮婴儿解决。6个月以前的婴儿,因为肚子饿而哭的情形很多,所以只要赶快喂奶,婴儿就会停止哭泣。而吃饱了的小婴儿要不是露出满足的“微笑”,就是又开始打起盹了。
以前,德国式的育儿方式曾经流传很多国家。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时钟育儿法”,也就是建议妈妈每隔三小时或四小时喂一次奶。在这中间婴儿因为饥饿而哭泣,也不鼓励大家喂奶,而任由婴儿哭泣。如此一来,婴儿就会放弃以哭泣来诉求饥饿的方式,也就变成一个很乖不吵人的婴儿。可是,这样的状态却意味着拓展人际关系情感的能力无从发展。以前被收养在育婴机构里的婴儿,大都有安静不吵闹的特点,一般都认为这样的情况很好,所以看顾的护士都不会积极主动地哄抱婴儿。
而且,时常抱着婴儿,又怕养成喜欢人搂抱的习惯,再者,只要护士稍微逗弄婴儿的话,又会被护士长责怪。结果,婴儿的“微笑”就这样日益减少,也不再哭着向他人诉求自己的需求,变成了一个安静的婴儿,而情绪的发展也停顿了下来。没有大人愿意与自己为伴的这些收养机构里的小婴儿,开始“沉迷”于各种癖习。喜欢前后左右地摇晃着头部或身体,喜欢吸吮着手指,牙牙学语也没有进展。像这类婴儿的状态是由于长期待在医院或安置机构等地方而影响发育,使得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如果继续受到忽视,甚至可能就会因此形成冷漠的性格,造成了情绪的缺陷。抱癖习惯的预防
现代父母哄抱婴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其实,当婴儿被抱着的时候,常常会特别高兴。当婴儿肚子饿了哭泣的时候,如果给予搂抱安抚,也会暂停止哭泣,饥饿的不安情绪因为搂抱而暂时获得了缓解。不过,如何看待抱癖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20世纪后期开始,美式的育儿方法传人,一些儿科医师纷纷大力推荐,宣称为了预防抱癖习惯,也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最好让孩子单独在自己的房间入睡,而许多大都市里的妈妈更是对这种新式的育儿方式趋之若鹜。但是,有识之士却对美式的育儿方法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首先,当我们思考抱癖习惯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几点原因。譬如婴儿想要自己一个人玩耍的时候,大人却抱起来逗弄,或者家中有人不喜欢小孩的哭声,所以只要婴儿一哭就马上抱起来安抚。其实就是很小的婴儿,有时也会盯着自己的手,望着音乐铃的转动,或是看着房问的某处来享受“单独玩耍”的乐趣。在这种时候,不去干扰婴儿的自由玩耍,对其以后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事情。但是,如果有喜欢以逗小婴儿为乐的大人,每次都不管孩子的“单独玩耍”而抱来抱去的话,孩子就会逐渐依赖大人,没有大人做伴就无法适应生活。婴儿在被抱着的时候,感到特别舒服,也就因此养成了抱癖的习惯。
在婴儿享受“单独玩耍”的乐趣时,不要去干扰他。另一方面,看到婴儿希望大人给予哄抱的时候,也要乐于哄抱小婴儿一起玩耍,这是育儿的重要态度。所以体谅小婴儿的要求是育儿的一大重点。
相关文章
- 宝宝闹觉必须抱着睡?父母需认清原因,帮助婴儿养成睡觉好习惯
- 习惯性流产的几个预防方法
- 婴儿呛奶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 婴儿哭泣是表达一种焦虑情绪,要避免婴儿产生怀疑感,培养信任感
- 婴儿哭泣的不同意义
- 婴儿因脐带缠绕面部畸形,准妈妈脐带缠绕早预防
- 婴儿笑的背后隐藏着心理和生理的信息,家长要读懂微笑的意义
- 婴儿米粉要吃多久合适?太甜了是否对她以后的饮食习惯有影响?
- 婴儿胎毒能打预防针吗
- 什么会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 女性如何预防习惯性流产?你知道吗
- 如何降低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过敏的风险?预防性忌口有用吗
- 孕妇吃鹅蛋能预防婴儿黄疸吗
- 孕妇应该如何预防婴儿早产
- 孕妈挠痒痒怎么办?都是坏习惯惹的祸,早看早预防
- 怎样预防婴儿出生缺陷
- 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婴儿食谱
- 要预防婴儿脑震荡
- 婴儿一哭就抱是错误的做法?科学研究:多抱孩子,可以促进发育
- 婴儿出生时谁第一个抱很重要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