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三伏贴贴哪个部位 三伏贴要贴在哪儿?具体穴位
三伏贴贴哪里?
贴敷于穴位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三伏贴疗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三伏贴贴敷于穴位,经常选用的位置有天突穴、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中府穴、膏肓俞穴等
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贴敷于穴位,经常选用的位置有天突穴、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中府穴、膏肓俞穴等。 天突穴,任脉穴位,位于两锁骨连接处,锁骨上窝中央,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食道炎的常用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可以治疗咳嗽、气喘、咳血等肺部疾患;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是督脉穴位,可以治疗一切热病;
膻中穴,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乳腺炎等心肺疾病; 中府穴,肺经穴位,善治咳嗽、气喘、胸满疼痛等肺部病症; 膏肓俞穴,善治肺部虚性病症。 但是,临床具体选用哪些穴位,还要结合当下病症选择。
三伏贴一共贴几个位置?
视具体情况而定。三伏贴需要贴的位置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身的疾病,选择需要贴敷的位置,所以一定要去医院,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贴。
视具体情况而定。三伏贴需要贴的位置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身的疾病,选择需要贴敷的位置,而且一般自己都不太能贴得准,所以一定要去医院贴。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是最为合适的,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穴位的判断,也可以准确找到穴位,起到比较好的疗效。
三伏贴是传统中医用于调理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疾病的医学方法,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不一样,贴敷的穴位也就不一样,具体情况以实际贴敷为主。
常见的贴敷穴位有: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中府穴、膻中穴、心俞穴、治喘穴等。
三伏贴的作用与功效:
1、三伏贴主要是通过经络来调整身体的脏腑,纠正各脏腑的阴阳,使其既不偏盛也不偏衰,有利于身体健康。
2、三伏贴是中医常用的根据穴位治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穴位将药物渗透入体内,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病防病的作用。
3、三伏贴具有的作用十分丰富,能够起到温肺散寒、开窍通络,提高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身体疾病的发生。
4、三伏天用药物来贴敷穴位,是根据春夏养阳的说法,起到充实人体之气,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的效果,以达到身体的健康。
5、三伏贴对一些常见的肺部疾病,咳嗽感冒,抵抗力衰弱,风湿类风湿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脾胃虚寒等症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伏贴要贴在哪儿?具体穴位
你是贴什么病?
胃寒贴中脘
呼吸系统贴大椎、肺腧、风门
肾阳不足贴肾腧、命门
气血不足贴膈腧
贴了就尽量不要再空调了
三伏贴尿床贴在什么穴位冶疗
“深圳景田医院专家介绍“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三伏贴敷对治疗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三伏贴敷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 相关阅读:深圳景田医院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的正常反应
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它也叫做“三伏灸”,因为在每年的三伏天用来进行治疗,所以称为三伏贴。
作用:
1、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手段,使之通经走络、热性刺激,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之功效。
2、配方中含有的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药物,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这味药还具免疫抑制作用。
3、三伏贴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能起到调节改善功能。
使用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为主,不宜多食用生冷、海鲜、油腻辛辣刺激食品及蘑菇等发物。
2、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药贴,不可随意贴敷,须选专业医院医师进行指导贴用为好。
3、不适合使用三伏贴的人群,有孕妇、心脏病患者和皮肤严重过敏者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
三伏贴怎么贴?多久贴一次?
撕下外面的防水膜,贴在相对应的穴位上即可。三伏贴毕竟是药贴,所以不要每天都贴,三伏贴以10天间隔为最佳,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三伏贴怎么贴?多久贴一次?
撕下外面的防水膜,贴在相对应的穴位上即可。
三伏贴毕竟是药贴,所以不要每天都贴,三伏贴以10天间隔为最佳,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并且每伏的10天之内均可贴药,不必都挤在每伏开穴的那几天,但最好遵循时间规律,以每伏的第一天效果最佳。三伏天前十天和后十天都会增加一次三伏贴,这样可以加强效果。
三伏贴的作用:
三伏贴是针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反复感冒等。
选择在三伏天,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力,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一种疗法。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三伏贴适用于2岁以上的宝宝,每一伏贴三次,即三天贴一次,每次贴4-6小时。连贴三年效果更佳。
2、宝宝皮肤娇嫩,皮肤敏感的患儿,如敷贴期间出现一些皮肤反应,如瘙痒、起小水泡等,如果不严重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疼痛,水泡红肿较明显,应需停止敷贴,到专业门诊就诊。
3、敷贴期间最好不要吹空调,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吃生冷油腻等食物。
4、热性疾病、阴虚火旺、部分过敏体质、有疮痂痈疡以及严重心肺疾病患儿不宜敷贴。另外,孩子在感冒发热患病期间不适合敷贴。
5、敷贴药应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不可放置于冰箱冷藏室,以免影响药效发挥。
为什么有的三伏贴贴在肚子上?
那是因为治疗的方式不一样呗 有的是治疗脊柱炎的 有的是治疗慢性肠炎之类的 你想想 地方能一样吗? 哈哈 之前我也贴过 是在深圳健桥贴的 是贴背上 挺好的
三伏贴【冬病夏治】后背皮肤破溃,发痒难忍
正常,我也一样
贴药期间:药饼贴好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否则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呆在阴凉的地方或者电风扇微微吹吹。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正常反应。
时间控制: 一般贴敷时间在4—6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6小时,少儿及敏感者应酌减。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应缩短贴药时间至2小时左右(成人),或在有感觉后及时取下药物。第一次贴时间不必太长,最好别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后面的治疗。到第三次,贴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有时候皮肤起泡效果更好。
日常护理: 饮食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刺激食物。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
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背部有红、肿、刺、痒等症状,或背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烫伤膏;如果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渗出液体较多,应终止贴敷治疗或应到医院让医生处理,切忌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