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苦蒿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苦麻子的草药学名叫什么

2022-09-16 16:48:40孕产
苦蒿草药的功效与作用,苦参根药效及作用是什么?【药名】: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别名】: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野槐、好汉枝、苦骨、地槐、山槐子。【性味】:苦,寒。【归经】: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湿热、黄疽、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等症;【

苦参根药效及作用是什么?

【药名】: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别名】: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野槐、好汉枝、苦骨、地槐、山槐子。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湿热、黄疽、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者忌用,
1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
2、《医学入门》:"胃弱者慎用。"
3、《本草经疏,:"久服能损肾气,肝、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
4、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中毒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

苦蒿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中药处方的作用?

广藿香20g    祛湿醒脾  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等功效。

吴茱萸5g    散热止痛、降逆止呕,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腕疼痛等症。

法半夏20g    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白芍30g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佩兰20g    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

豆蔻10g    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木香15g    理气行气温里

苍术20g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砂仁10g    行气调味,和胃醒脾

紫苏20g    散寒解表化湿和中  

知母20g    属清热下火药,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厚朴15g    理气芳香化湿中药,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苦蒿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苦麻子的草药学名叫什么

【药名】苣荬菜

【别名】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曲麻菜、苦苦菜、败酱

【汉语拼音】qumaicai

【英文名】FieldSowthistleHerb,HerbofFieldSowthistl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chusbrachyotusDC.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

【考证】出自《中药志》。

【科属分类】菊科

【拉丁文名】HerbaSonchiBrachyoti

【主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脓疡;急性阑尾炎;叶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地旁、庭园等地。

【采收和储藏】春季开花前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

【动植物形态】匍茎苦菜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具乳汁。地下根状茎匍匐,着生多数须根。地上茎直立,少分枝,平滑。叶互生;无柄;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6cm,宽1.5-2.5cm,先端有小尖刺,基部呈耳形抱茎,边缘呈波状尖齿或有缺刻,上面绿色,下面淡灰白以,两面均无毛。头关花序,少数,在枝顶排列成聚伞状或伞房状,头状花序直径2-4cm,总苞及花轴都具有白绵毛,总苞片4列,最多1列卵形,内列披针形,长于最外列;全产为舌状花,鲜黄色;舌片条形,先端齿裂;雄蕊5,药合生;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深裂,花柱及柱头皆被白色腺毛。瘦果,侧扁,有棱,有与棱平行的纵肋,先端有多层白色冠毛。花果期夏、秋季。

【性味】味苦;性寒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匍茎苦菜的全草。

【出处】《中华本草》

版本二【出处】《中药志》

【拼音名】JùMǎiCài

【别名】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中药志》),苣菜(《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全草。春季开花前连根拔起,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基部耳状抱茎,边缘有疏缺刻或浅裂,缺刻及裂片都具尖齿;基生叶具短柄,茎生叶无柄。头状花序顶生,单一或呈伞房状,直径2~4厘米,总苞钟形;花全为舌状花,黄色;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具纵肋,冠毛细软。花期7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田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

【性状】干燥带根全草。根茎四柱形,下部渐细,长3~10厘米,表面淡黄棕色,上部有近环状突起的基生叶痕,顶端有皱缩或破碎的基生叶,叶下面灰绿色,上面略深,无花或偶带破碎的残花。质脆,易碎。以色青绿、无花、无杂质者为佳。

【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应用美蓝脱色的方法在试管内测定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的活性,苣荬菜水煎浓缩酒精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前2种患者白细抱的呼吸并无抑制作用(瓦勃氏呼吸器测定)。

【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补虚止咳。治菌痢,喉炎,虚弱咳嗽,内痔脱出,白带。①《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喉炎,内痔脱出。②《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治白带及产后瘀血腹痛,阑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苣荬菜一两,水煎服。②治急性咽炎:鲜苣荬菜一两(切碎),灯心草一钱。水煎服。③治内痔脱出发炎:苣荬菜二两。煎汤,熏洗患处,每天一至二次。(①方以下出《河北中药手册》)④治阑尾炎:苣荬莱五钱至一两,红藤二两。水煎服。(《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

【备注】本品在华北作败酱入药,在东北作小蓟入药;参见败酱、小蓟’条。

苦蒿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中药的功效是什么?

这个方子应该是葛根黄岑黄连汤,主要作用是解表清里,表里双解。治疗小孩秋季腹泻用的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

蕨鸡细辛的作用

小蕨鸡的简介
  小蕨鸡【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 Xiǎo Jué Jī
  【别名】白粉蕨
  【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下石缝中,或坡脚阴处。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小蕨鸡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止咳,清热凉血。
  小蕨鸡的选方
  ①治咳血:一小蕨鸡根茎一两。煎汤服。二小蕨鸡根茎、野棉花各三至四钱。煎水服。
  ②治刀伤:小蕨叶适量,研末撒患处。

请问这是什么草?如果是药草的话有什么功效?

蛇床【科名】

【属名】:蛇床属

【中药名】:蛇床子(《神农本草经》)

【蒙药名】:呼希格图一乌日(《四部医典》)

【别名】:野茴香、野胡萝卜、拉拉夫得

【学名】:Cnidium monnieri(L.)Cuss.[伞形科]

【产地】:主要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此外,广西、四川、陕西、山西亦产。

【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蛇床
蛇床

【性味】:气味:苦、平、无毒。

中药味辛、苦,性温,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杀虫。

蒙药味辛、苦,性温、轻、糙、燥、锐、动。有小毒。温中,杀虫。

【功效】:中药治阳痿,官冷不孕,寒湿带下,湿痹腰痛,阴部湿痒,湿疮,湿疹,疥癣.蒙药治食积,腹胀,嗳气,胃寒,皮肤瘙痒,阴道滴虫病,痔疮,湿疹,"青腿病",关节疼痛。 祛风止痒,燥湿杀虫。

【生长习性】:生于湖边草地、田边及路旁杂草地。

乌蕨入药后有什么功效?

是不是蕨根 【蕨根的功效介绍】: 蕨根(《纲目》) 【异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蕨条。 【采集】秋、冬挖取,洗净,晒干。 【性味】《纲目》:甘,寒,无毒。 【功用主治-蕨根的功效】清热,利湿。治黄疸,白带,泻痢腹痛,湿疹。 ①《纲目》:烧灰油调,敷蛇咬伤。 ②《分类草药性》:治女子红崩白带,男子咳嗽。 ③《岭南采药录》:为退热药。治黄疸,疗痈肿风痛,目痛,治咽喉热症,伤寒温病。 ④《广州植物志》:驱风湿,利尿,解热。 治脱肛,又可驱虫。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胃,除烦躁,安五脏,治白带。 ⑥《吉林中草药》:解热,利尿,益气,养阴。 治高热神昏,五脏虚损,气滞经络,筋骨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①治白带:蕨根、白鸡冠花、白茶花,煎服。 (《四川中药志》) ②治泄痢腹痛:蕨粉三至四两。 先用冷水少许调匀,加红糖,开水冲服。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发热不退:鲜蕨根一至二两。 水煎服。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湿疹:先将患处用水酒洗净,以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记得采纳啊

中药[茵陈]可是我们四川人说的苦蒿哦。。。。。

茵陈是治疗肝炎的中药之一~~不是苦蒿 我外公只见过干的茵陈 干的像棉花一样,青灰色的~~你去中药铺问嘛 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