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这些“礼貌”强加于孩子
别再把这些“礼貌”强加于孩子.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父母骨子里都有谦虚有礼的本性,有礼貌的人才能走的更远,所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一定要遵循这些礼貌。
但是下面这些“礼貌”可不要强加于孩子。
01让孩子谦让
小童跟小强是兄弟,小童是哥哥,4岁了,小强2岁。可是兄弟两老师打架。今天,妈妈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哥俩在客厅里玩。突然小强大哭起来。妈妈急忙跑出来问“发生了什么事?”小强指着哥哥手里的玩具汽车说“哥哥不给我玩。”妈妈对小童说道“小童,把你的汽车给弟弟玩一会。”
“不行,这时我的,我也要玩。”
“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你那么大了,应该懂事,弟弟还小要让着弟弟。”
小童很无奈,哭着把玩具车拿给弟弟,弟弟破涕为笑,而小童却哭了。
我们都知道,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会谦让,我觉得是家长的一种道德绑架。为什么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的呢?而且4岁的小童正是物权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如果妈妈强迫孩子谦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就会被打破。长大以后很难有维护自己东西的想法。
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鲁迅
有下面一个事列
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个觊觎了很久的玩具。小明喜欢得不行,每天都在玩。睡觉都恨不得抱着。
周末的时候,亲戚的孩子丽丽来家里玩,丽丽也很喜欢那个玩具。小明很大方地给他分享了,可是临走的时候,丽丽哭着闹着就是要把这个玩具拿走。
小明妈妈问小明愿意把这个玩具送给丽丽吗?妈妈以为小明不会答应。
结果小明竟然点点头,并且主动把玩具递给丽丽,丽丽破涕为笑。
小明妈妈抱着小明亲了亲,夸奖了小明,小明也害羞地笑了。
小明之所以出现这种行为就是因为平时妈妈的教导。
让孩子学会分享,妈妈可以这样做。
首先,尊重孩子,当孩子不愿意分享他的玩具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孩子。
心理学研究发现:妈妈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重要的人,一个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和尊重的人,捡来走上社会,他都不发感受到爱,也无法爱别人,对爱的无能感,将让其一生难以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感觉。
所以,妈妈应该尊重孩子,爱孩子,身份互换,如果别人任意把你最爱的东西给别人,你作何感想呢?
其次,树立孩子的物权意识,当孩子强调这是我的东西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明确“对,这时你的”让孩子有小主人的意识,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大增。
再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尊重伴随他们的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跟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分享,但是孩子不愿意时,也不要强迫孩子。更不能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之类的标签。
02见面一定要问好
有时候父母带孩子外出的时候,遇到人,大人都喜欢让孩子叫人,可是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不愿意叫,当孩子不愿意叫的时候。父母都会很生气“快叫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礼貌。”
我们见面问好是做人的基本礼貌,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培养孩子这一点,当孩子不愿意开口的时候,大人就觉得孩子丢了面子。喜欢强迫孩子,殊不知,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也是叛逆的时期。所以父母越强迫孩子越反抗。这样的情况会摧毁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让孩子的自我成长和自我构建受到阻碍。
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妈妈应该这样做:
首先,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平时带孩子出门的时候,遇到人要主动打招呼,可以教孩子打招呼,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他。耳濡目染,孩子潜移默化之下就会改变了。
其次,鼓励孩子,当孩子主动开口叫人或是主动给人打招呼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给与孩子鼓励,让孩子意识到他这样做会受到表扬,是对的。常常鼓励孩子,孩子会更有动力,对事对人也更加热情自信。
03谦虚
李宁这次考试,考了第一名,放学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跑向妈妈“妈妈,你看我看了第二名。”
这时,旁边的另一位家长说“哇,你家孩子真棒,学习成绩这么好,不像我家儿子”。
“没有没有,我家李宁也是第一次考这么好,也不知道闯了什么大运。平时调皮得很,不听话,我也很头痛。”
李宁听见妈妈批评的话,本来高兴的心情瞬间低落了起来。
其实妈妈不应该为了谦虚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虽然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度的谦虚反而会好了孩子,孩子听多了批评,他会自卑,不自信。而且听多了妈妈这样虚伪的话,孩子可能会耳濡目染,以后也会变得虚伪,爱说谎话。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妈妈应该这样做:
首先,给予肯定,面对别人的赞美,妈妈可以适当接受说“对呀对呀,他最近很认真学习,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都是她自己努力来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赞美的话,适当的赞美肯定,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下一次她也会更加用功努力。
其次,适当地提出不足,当孩子听了父母赞美的时候,沉浸在高兴中,这时候妈妈可以适当提出孩子的不足,比如“这道题,你有点粗心,不应该出错,下一次一定要细心检查一遍,争取做得更好。”这时候妈妈提出的不足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所以妈妈教育孩子也要抓紧时机才能更好地达到效果。
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培养孩子的礼貌,也要切合实际,不能拔苗助长,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关文章
- 我们在原生家庭受过的伤害,别再强加于孩子身上,让错误不再重演
- 孩子13岁特别没礼貌也不知感恩父母怎么办?
- 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没礼貌?很多家长理解错了
-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别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 孩子不爱打招呼、胆小、内向、没礼貌?其实是我们不懂孩子的心
- 孩子不爱打招呼是没有礼貌?事实与想象中不同,家长应该高兴才对
- 孩子存在着种种不礼貌的行为,需要警惕并及时指出和改正
- 孩子常顶嘴,骂他没礼貌不如教他表达
- 孩子没礼貌,大人说话他插嘴?父母要让他端正态度,学会倾听
- 孩子的礼貌礼仪很重要,让孩子成为人见人爱的乖孩子
- 孩子见人不打招呼就是没有礼貌?可别冤枉孩子
- 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是没礼貌还是不听话?父母可先找原因再想对策
- 孩子说话不礼貌如何纠正?
- 16则经典道德小故事,睡前讲给孩子听,孩子礼貌有修养,家长收藏
- 8岁孩子餐桌吃饭没礼貌,看了奶奶的做法,网友:原来根源在这
- “中国式礼貌”,正在一步一步毁掉孩子,家长们还在引以为豪?
- “我能把脚放在这吗?”男孩礼貌询问,穷养富养不如让孩子有教养
- “我讨厌你”孩子没礼貌,如何教导孩子变得有礼貌?
- 中国式礼貌摧残了多少孩子?改变自身观念,别让下一代跟着受罪了
- 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决定权,尊重他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