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孕妈产检时,都怕听医生说这4个字 产检医生说三个字
什么是胎位不正?
一般来说,孕28周前,宝宝都比较小巧,还可以在妈妈肚子里游来游去,没有固定的姿势;但是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到了32周以后,子宫对他来说就相对拥挤了,这个时候他的姿势就比较固定了。
绝大多数宝宝都是头朝下、后脑勺朝着前面,这就是胎位正;这种胎位也最有利于后续分娩过程。
除了这种胎位以外,其他体位都属于胎位不正,主要包括以下3种:
枕后位宝宝虽然脑袋也是朝下,但后脑勺不是超前,而是朝后。这种情况会给顺产带来一定不便,不过好歹大部分宝宝还是可以顺产的;
臀位最常见的一种胎位不正,宝宝屁股冲下蹲着,或者伸直了一条腿,呈“金鸡独立”样;
横位宝宝直接平躺在肚子里。
为何会胎位不正?一般出现胎位不正,孕妈自身的原因居多。
-
宝宝活动范围过大:孕妈羊水过多、经产妇腹壁松弛等;
-
宝宝活动范围过小:孕妈羊水过少、子宫畸形(如子宫纵膈)、双胎甚至多胎等。
-
胎头衔接受阻:骨盆狭窄、前置胎盘、胎儿过大等。
-
宝宝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也会引发胎位不正。
当然有!研究显示,90%的胎位不正后续都会自行“转正”的!
但是,如果孕28周之后胎位还是不正,就必须重视了,孕28~34周之间是纠正胎位不正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了,等到孕38周之后就很难纠正了。
胸膝卧位法通常来说,没有并发症的孕妈可尝试“胸膝卧位”来纠正胎位。一次5~10分钟,一天2~3次。
具体做法:
(1)跪姿,抬高臀部,让大小腿成直角,前臂撑地;
(2)保持大小腿直角,压低前身,手撑开平放于地面,胸部尽量贴地。
注意事项:
(1)做胸膝卧位前应自解小便,松解裤带。
(2)孕妇可跪在硬板床上,胸部垫一个枕头,将两手前臂上屈,头部放在床上转向一侧,臀部与大腿成直角。
(3)可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
这是一种借胎儿重心的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
各位孕妈要注意,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上述动作,千万不要勉强。如果孕妈有前置胎盘、先兆早产、心脏疾病、胎儿有脐带缠绕等情况,就不适合做了。
但是,近期研究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产生了争议,觉得这个动作对于改变胎儿体位并没有帮助。能“转正”的胎儿即使不做这个也能自动“转正”,不能“转正”的胎儿做了也没用。
所以各位孕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来决定是否采用。
手法矫正目前临床工作中医患矛盾较多,该方法虽然成功率较高,但实施起来有一定风险,所以应用的也越来越少。
一般是在孕37周后进行,一旦矫正过程中出现临产征兆或是出现胎盘早剥,可以立即行剖宫产,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胎位不正还能顺产吗?
目前来看,如果宝宝是臀位多以剖宫产为主,但也不是不能顺产。
如果预产期将近时,胎位仍是在不正情形下,就需要与产科医生讨论,产科医生会根据孕妈和胎儿的情况综合来给出最合适的生产方式哦。
相关文章
- 多吃水果就能增强宝宝免疫力?绝大多数宝宝都吃错了
- 孕期要经历的5件尴尬事,绝大多数妈妈都躲不掉!你中了几条
- 小儿呕吐病因很多,有时很简单,但此病绝大多数儿科大夫误诊
- 翻译官妈妈:养娃三年,我屏蔽了绝大多数育儿专家
- 孕妈产检时医生能看出打胎痕迹吗
- B超孕检时,有心的医生会忍不住说暗语,孕妈听懂了哪些?
- 产检时不要说这几句话,惹毛就诊医生你可没什么好处
- 产检时医生都说是唐氏儿,你会作何选择,会留下?还是打掉?
- 产检时宝宝对着镜头“吐泡泡,”妈妈被萌翻了,医生却说流掉吧
- 产检时,孕妈咪不要过分在意医生说的这3句话
- 做产检时医生最讨厌听到的话有哪些
- 孕产知识丨生孩子好怕怕?听听产房医生怎么说
- 新手孕妈产检时需要知道的问题有哪些
- 2岁男童不说话,姥姥说是没剪“舌根”惹的祸,医生听后直摇头
- B超检查后医生说的那些话,你听明白了吗
- “大半夜跑一趟医院,连液都不给孩子输?”医生:请听我说
- “孕期做B超说正常,为什么生下的孩子是畸形?”听听医生的解释
- “男早产女懒月”到底准不准?听听医生怎么说,准妈妈须知
- 为啥如今生“双胞胎”的夫妻越来越多?听听产科医生怎么说的
- 产房医生常说的几个“暗语”,听懂实在太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