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元宵要吃汤圆吗 元宵?一定要吃汤圆吗…

2023-03-03 07:31:11孕产
元宵要吃汤圆吗,元宵节一定要吃汤圆吗?吃几个也没什么不好,不吃也没关系。节日气氛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烘托出来的,不一定非要讲求什么形式的吧,哈哈 我向来喜欢吃饺子,但老妈每次都会下几个汤圆,吃它一两个,也挺美。 还是稀饭出去看烟花,夜空绚丽,那真是有节日气氛哦~元宵节都要吃汤圆吗??祝 你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一定要吃汤圆吗?

吃几个也没什么不好,不吃也没关系。节日气氛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烘托出来的,不一定非要讲求什么形式的吧,哈哈 我向来喜欢吃饺子,但老妈每次都会下几个汤圆,吃它一两个,也挺美。 还是稀饭出去看烟花,夜空绚丽,那真是有节日气氛哦~

元宵要吃汤圆吗

元宵节都要吃汤圆吗??

祝 你元宵节快乐。

元霄节吃汤圆这是一种习俗,表示团团圆圆。但不是都要一定吃。呵呵。

我刚吃完饭,听你一说我也想吃了

祝你幸福哦

元宵要吃汤圆吗

元宵?一定要吃汤圆吗…

![][1]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小过年”。而吃汤圆是最重要的节日习俗。吃了汤圆,祈求全家团团圆圆。   元宵以糯米粉为主材料,为求好吃润口,元宵中多半加入过多的糖分及油脂。过量摄取这些成分,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以下9类人不宜吃汤圆: **  1.糖尿病患者:汤圆含糖量较高,患者若贪图口福,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不仅会加重病情,还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2.溃疡病患者:吃汤圆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3.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4.急性胃肠炎患者: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些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汤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5.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无论是甜馅汤圆还是咸味的汤圆,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甜馅的汤圆含有大量糖分和热量,大量食用,会使血糖失控,血脂升高,血粘度加重。   6.久病初愈者: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汤圆不利于康复。   7.年老体弱者: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难以消化和吸收汤圆这样的粘食。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 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在以往的医学杂志上还曾有过老年人多食粘食夜间猝死的报道,因此老年人少吃为宜。   8.婴幼儿: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吃汤圆时不能整个地吃,要分成1/4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细嚼慢咽,以防不测。   9.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1]: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10216/20110216134540-188417760.jpg

元宵要吃汤圆吗

元霄节要吃汤圆吗?

不是元“霄”节,是元“宵”节,谢谢。。。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

元宵节必须要吃汤圆吗?谁规定的

元宵节象征合家团圆,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会家幸福,汤圆是中国传统的小吃代表,之一,它是由糯米做成的圆球形食品,一般有白砂糖加入芝麻,核桃,花生配制做成的馅料,煮熟了带汤吃,香甜可口,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品,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元宵节大家都会吃汤圆吗?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呢?
我元宵节就没吃汤圆,因为那东西不好消化,我吃了难受啊!其实这些习俗都是人们为了寄托某种信念而产生的,平安、团圆、或是幸福。。。。
一切都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至于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理追求以及你吃东西时的心情。
更延伸一个层次,人,欲望是无止境的,人,都想生活的更好,但是。。。。
借用许巍的一句歌词,“只要你愿意,快乐就在心中!”

陌路朋友,相识是缘,祝福你……

元宵节吃什么,就吃汤圆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所以要吃元宵嘛!

元宵节吃元宵还是吃汤圆?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一、元宵和汤圆的不同

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

二、元宵汤圆做法的区别
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做法不一样。元宵的馅是硬的,先把馅料摊成圆饼,再切成小立方块,然后在放满糯米粉的筛子里摇啊摇,边摇边洒水,等它足够大,元宵就做好啦。但汤圆是包出来的,就像包饺子一样,用糯米团包馅。
元宵和汤圆都是糯米粉制品,中间有不同口味的馅料,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制作方式有所不同。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有素有荤)。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
三、元宵的做法:
1.先把花生烤好去皮,打碎放入碗中



2.再把炒熟的黑芝麻打碎入碗



3.一起搅拌均匀



4.加入白糖,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就好



5.再放些玉米油,不要太多,少油还是健康



6. 把糯米粉和成面团,为了让它粘一些,先煮几个和好的糯米团,煮熟后放到生面中再加水一起和,这样好包极了



7. 取一小块面用手捏成皮



8. 放入拌好的馅,再加上些葡萄干,黑芝麻与葡萄干可以说是绝配,同时 糯米粉与黑芝麻也是绝配的,很精典



9. 包起来,一个元宵就做好了



四、汤圆的做法:
1.猪绞肉加入葱末、虾米及腌料一起搅拌.
2.同一方向搅拌,使肉馅有粘性.3.米筛倒些糯米粉,肉馅分成小圆球(约小汤圆大小),放进装糯米粉的米筛中.
4.同一方向滚动,使肉馅沾粘糯米粉.

5.将沾粘糯米粉肉馅过一下滚水,甩干水份.

6.再倒回米筛中.

7.继续滚动,使肉馅沾粘糯米粉.

8.一直重复过滚水,甩干水份,再倒回米筛中,滚动,使汤圆沾粘糯米粉.

9.约为7-8次的动作

10.完成后,每一个元宵约兵乓球的大小.

汤圆的吃法

1.水煮




这种做法遵循的原则“滚下水,慢火煮”,意思是说水煮开后,放入汤圆,要用汤勺慢慢搅动汤圆,顺方向,不然汤圆都搅破皮就只能喝汤了,这样汤圆不容易粘锅,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点凉水,这样煮出的汤圆滑润不破皮,等汤圆飘起来就煮得差不多了,还要用小火,慢慢煮3~5分钟。
2.油炸



油入锅加热至七成熟,将汤圆下锅(不要将冷冻的汤圆直接放到锅里,要将汤圆常温后再放入,防止热油遇水迸溅),炸汤圆时要慢慢给汤圆翻身,不要糊锅,不然汤圆破皮就一锅浆糊了,待汤圆炸透,表皮呈现金黄色时,即可关火盛盘。特点是外焦内软,皮酥里糯。
3.烘烤



在烤盘底部涂抹稍许花生油,将汤圆在烤盘上一一摆放整齐,汤圆表面可以稍许刷一层油,将烤盘放入烤箱约十分钟至汤圆呈金黄色,即可取出烤盘,这种做法的口感跟油炸的差不多,只是没有油炸的酥,但是操作简单、安全,关键不用担心糊锅破皮。
4.拔丝



拔丝汤圆:拔丝汤圆的前提是先将汤圆炸熟,其实道理跟拔丝地瓜一样的。锅内加入白糖及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将水加热白糖溶化,一直加热至白糖冒泡变成金黄色,此时将炸好的汤圆放入锅内,迅速与糖搅拌均匀,迅速出锅盛盘,就做成甜香可口的拔丝汤圆。
5.清蒸




蒸汤圆:在整盘底部放一块蒸布并涂抹一层油,防止汤圆粘锅破皮,将汤圆一一摆放整齐,放入蒸锅内,蒸15分钟左右直至蒸熟,取出整块蒸布直接摆放在盘子里,吃的时候夹汤圆还不会粘在布上。这种做法汤圆柔软香醇,还不带汤水,更利于携带。
6.穿衣




“穿衣”汤圆:不要被这个名字迷惑,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做糖葫芦一样,前提是汤圆提前炸熟,将芝麻炒酥,炒锅内加入白糖,加热至熬成糖糊,加入芝麻、汤圆,滚粘均匀,即可出锅,每一口都是香甜,芝麻香、糯米香、馅香交织在一起,美味~~~
7.酒酿




酒酿汤圆是水煮汤圆的升华版,首先锅内加入水烧至水开,放入汤圆煮熟,加入酒酿(可取超市买现成的),可以依自己口味加点白糖(也可以不加);将鸡蛋搅拌均匀,像作鸡蛋汤一样淋入汤圆锅内,开锅即可食用。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