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总无理取闹怎么办?找对方法,熊孩子也可以变成“天使宝宝”

2019-09-11 07:52:04孕产
孩子总无理取闹怎么办?找对方法,熊孩子也可以变成“天使宝宝”
"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用心教育及引导。有时候,我们面对无理取闹的熊孩子时,内心是极度崩溃的,“无理取闹”的孩子让我们感到无力而苦闷,找对方法,熊孩子其实也可以变成“天使宝宝”。

01

好不容易周末了,同事丽丽和5岁的儿子小涛开开心心去逛超市。将要离开超市时候,小涛又看上了一个奥特曼玩具,哭闹着非要买下不可。丽丽顿时有点火大,家里面已经有十几个奥特曼玩具了,不能再买了,但是小涛听不进去,哭闹不止,最后直接赖在地方不肯走了。超市里面人来人往,小涛的行为引来路人的侧目。僵持了十几分钟后,丽丽没办法,最后只能又买了一个奥特曼给他。

02

小陈带4岁的儿子豆豆到小区楼下的滑滑梯玩。由于小孩多,滑滑梯那里到处都是小孩,最后直接要排队才能走上滑滑梯。豆豆刚刚开始还能排,后边不干了,直接开始插队。旁边的小朋友看他插队,也不干了,推开不给他上去。豆豆很生气,最后堵在入口处,说滑滑梯是他的,不给其他人玩。旁边的小朋友都围着他看,笑话他,奚落他,他气得大喊大叫,赖在那里不走,最后是被小陈硬拖走的。

这种看起来“无理取闹”的事情并不少,很多父母在面对这些事情是崩溃而无措的。他们或者顺从孩子的意愿,或者忍无可忍直接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

孩子为什么会“无理取闹”

1.儿童敏感期造成

对于敏感期,我们并不陌生。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早期发展阶段有几个"敏感期",或称为"关键期"。在敏感期阶段,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

敏感期在儿童学习说话和走路时体现得最明显。当儿童自我意识产生时,“占有”的敏感期也来临了。孩子对自己所属、占有的东西感觉到快乐,甚至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占有。就比如案例中的豆豆,他觉得玩滑滑梯很开心,当他的感觉受到阻碍时,他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会错误地认为“滑滑梯是他的”,出现让人觉得“无理取闹”的行为。

2.大人的纵容造成

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给予了孩子很多的关爱,有些关爱甚至变得毫无原则,有求必应。即使是面对孩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很多父母也一次次地妥协,只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希望自己的孩子时时刻刻都是开心的。

就比如小涛买玩具的事件,家里已经有很多个奥特曼玩具,说明家长在买玩具这件事上,并没有过多地给他限制,想要也就买了。即使有时候想管教,但是却一次次地在孩子的哭闹中妥协,这样就无形中造成了 “恶性循环”,而孩子明白了套路之后只会愈加“无理取闹”。

3.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有些孩子会阻止妈妈去上班,在妈妈上班时哭闹不止。或者大人在陪孩子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盯着手机看,孩子会出现乱砸玩具,乱发脾气的现象。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出现的现象。比如父母的爱,父母的关注及陪伴等等这些需求。当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说哭闹)来发泄和争取。

4.孩子不懂什么是“理”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认知、学习中成长,在他没有足够地阅历和经验之前,他无法判断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大人所认为的“无理取闹”,在他们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很多时候他们完全只是在凭自己的感觉做事,凭自己的感觉去满足需求,他们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无理取闹的后果

1. 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时期的“无理取闹”,如果不进行合理的疏导,其中所积压的情绪,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藏在了孩子的身体里,等孩子越长越大,能量越来越强,所有曾经受过的委屈,所有积压的情绪,都会爆发出来。

当他们积压的情绪越来越多,长大爆发的时候,就不只是扔东西和大哭大闹那么简单了。

就比如前段时间的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事件的起因其实不过是因为男孩在学校和同学吵架,事后被母亲教育批评,各种挤压的情绪瞬间爆发,导致跳桥。

2. 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言行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随之而来的矛盾也会直接影响夫妻的相处。孩子教育不当,经常无理取闹,家庭长期处于哭闹及打骂的状态之下,夫妻也会因此争吵不断,甚至相互指责。这些都会导致原本和睦的家庭日渐离心,导致夫妻不合,甚至离婚。

面对无理取闹的“熊孩子”,应该怎么做

1. 关注儿童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包括很多,比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占有敏感期等等。父母应该尝试去学习了解儿童敏感期,这样就能够在儿童敏感期到来时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感到慌乱无措。

如果加以疏导,儿童的每一个敏感期持续时间都不会太长。儿童处于敏感期时,大人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及包容,并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而不是采取暴力粗放的方式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限制并干涉他们的行为。我们应该保证让他们平稳地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2. 父母要以身作则,保持处事原则

在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父母的处事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判断。孩子是细心而敏感的,他们会通过察言观色来做出自己行为的下一步判断。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坚守原则,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可以做,要告诉他们,给他们划分清晰的界限。在遇事时候,要结合具体的事情加以分析,给孩子画不可逾越的“红线”,逐步教育孩子分辨是非,知道什么是“理”。

3. 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我们不能过分地满足孩子的“物欲需求”,因为这会造成孩子“有求必应”的错觉。但是我们却不能缺少孩子的情感需求,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内心是孤独而渴望的。

比如你在陪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只顾着盯手机而忽视了他,他不停地叫你,而你完全没有回应,最后他直接把你的手机打落在地上,甚至还把玩具也全部摔地上。这个时候你肯定很生气,你生气的时候可能会把情绪发泄在他的身上,甚至惩罚他,说他是“无理取闹”。但是你却没有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他做出这些行为其实可能只是为了获得你的关注和陪伴,他的内心可能是极度渴望的。

4.给孩子自由和平等

蒙特梭利说过:让孩子摆脱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自由和平等,并不是说放任不管,而是基于一定的规矩之上。立规矩的同时,不止孩子要遵守规矩, 大人也应该同样遵守。

当我们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对孩子做出承诺时,我们自己是否已经能够做到?孩子做错事情,我们可以批评教育他,那么我们做错事情呢?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在12岁以后的叛逆期出现问题,一般是6岁前没有形成良好的规矩。

可以定一项基本的家庭规矩,所有人都要做到。给予孩子充分的平等尊重,并在一定的规矩范围内给他发挥的空间和自由,从而让孩子摆脱受压制的精神,保证孩子的精神和情绪不受到过分地压制,从而摆脱“隐藏的炸弹”。

想要教育“无理取闹”的孩子,使他们的身心更好地成长,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还要掌握应对处理的方法,在合理疏导的同时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让爱和规则同在,这样才能形成孩子独立的思想、人格和灵魂,才能把“熊孩子”培养成你心目中的“天使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