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如果关系中冲突不可避免,那么谁该赢?

2019-09-06 13:26:04孕产
能够将关系中的冲突变成爱的机会,是一种创造幸福能力。把对话放在“输”、“赢”的立场上,就会创造“输赢的关系”。
"

能够将关系中的冲突变成爱的机会,是一种创造幸福能力。

当关系中有冲突发生时,不同的对话形式,会创造不一样的关系。

把对话放在“输”、“赢”的立场上,就会创造“输赢的关系”;

如果彼此能够多一点倾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彼此的靠近,便会多出来一点点善意,多出来一点点对话的空间,爱就可以在关系中流动。那些原本冲突中的问题,就会被慢慢化解,创造出更新鲜、更深切的“爱的关系”。

在下面的案例里,孩子粘住妈妈,说“不想去上幼儿园,需要妈妈陪”。但妈妈要去上班不能请假。母女间的冲突看似不可调和,却因为妈妈与女儿之间可以好好的说话,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妈妈和女儿都好开心......

故事原作:小小(女儿4岁)

编写:如花大叔

插图:如花大叔

01 案例故事: 孩子需要陪伴,妈妈要去上班......


当下,我和孩子都拥有问题(需求冲突),我还是先要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我倾听孩子:“粘粘不想去幼儿园了!”

粘粘:“对!妈妈,我真的不想离开你。”

我:“嗯,你不想离开妈妈!”

粘粘抹了一下眼角的眼泪,点点头:“对!”

看她情绪好了一些,我向她说明我的需求:“那妈妈要去上班,即便你不去幼儿园,我们还是没办法在一起啊!”

粘粘:“妈妈,我一个人在家也可以,我想在家……”

没想到,孩子给出了她的解决方案,这家伙真的是宁愿一个人在家,也不想去幼儿园了吗?

我尝试贴近孩子想要在家的想法,继续倾听:“哦!你想在家。那妈妈去上班不能陪你……家里有什么可以陪你呀?”

粘粘:“……毛毛熊,我最爱的毛毛熊!”(毛毛熊是她的依恋物)

我:“哦!确实是,毛毛熊是粘粘最最要好的朋友。看来当妈妈不在的时候,粘粘真的很需要毛毛熊的陪伴啊 ......”粘粘开始抚摸毛毛熊,情绪开始慢慢稳定。

我尝试说我的想法:“让我想想……如果毛毛熊可以陪粘粘去幼儿园,你会不会好一些?”

粘粘来了精神:“会!”

我:“那我现在可以微信你的老师,问问看能不能让毛毛熊陪你去幼儿园,好不好?”

粘粘:“嗯!”

我微信了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同意粘粘把毛毛熊带到幼儿园。

我跟粘粘说:“粘粘,我们在家把情绪再整理一下,一会儿到幼儿园门口,妈妈很怕你哭!如果有小朋友看到你哭,也跟着哭,老师真的会忙得像四脚朝天的大乌龟。妈妈要去帮老师,又走不了了!”

我学着乌龟的样子身体扭来扭去,粘粘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到了幼儿园,粘粘非常轻松愉快地走了进去。我俩都进入无问题区!

02 “为何我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心里却感到内疚?”

但也许你会说,像案例中的妈妈这样说话太“麻烦”,有没有更快的方法,比如,使用“权威”威逼利诱孩子就范;或者家长“妥协”,暂时放弃自己的需求。

“权威”、“妥协”的沟通,也许看似风平浪静,但其实暗流汹涌。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使用“权威”,要求孩子老老实实地去上学。孩子即便进到了幼儿园,她内心那个需要陪伴的需求并没有被妈妈照顾到,心里除了失望还会有委屈,依然拥有问题,成为关系中的“输家”。作为“赢家”的妈妈,虽然满足了自己上班的需求,但即便到了单位,也许还会为早上的事自责不安。

父母赢、孩子输的沟通带来的风险和代价:

1、父母好像可以很快的解决问题,但后面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与孩子对抗,保证自己继续赢下去;

2、孩子的需求没有被父母体谅、照顾到,因此会感觉没有被尊重、不公平,对父母怨恨,拒绝合作;

3、因为孩子没有机会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能服从于家长的权威,孩子即便执行,也是停留在表面,敷衍了事,或者弄出各种状况继续折磨父母;

4、孩子没有机会发展出自律精神,缺少源自于内心的、自发的生命力。

如果换另一种方式,妈妈因为心疼女儿,把自己的工作放到一边,留下来陪伴孩子,虽然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成为了“赢家”,但妈妈成了“输家”。妈妈因为牺牲了自己的需求而带来的负面情绪被积压下来,给家庭关系埋下潜在的风险。

父母输、孩子赢的沟通带来的风险和代价:

1、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照顾自己的情绪。只是用发脾气、攻击性的语言来控制父母,换来父母对自己的服从。

2、孩子会以自己为中心,无法聆听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

3、父母会牺牲自己的需求,身心疲惫,想要逃离,甚至在压抑许久之后突然情绪爆发,想要“赢”回一局。

无论是父母赢、孩子输,还是父母输、孩子赢,其实这样的关系都是双输。

03 在冲突中,将孤立的个人问题变成关系中的共同拥有的问题

关键词:双方拥有问题(需求冲突)|第三法|无问题区|预防性我信息

知识点:

后现代家庭治疗鼓励用“谋和”(Coordination)的态度面对关系中的冲突和差异,将家庭成员的个人“问题”带入到“爱的关系”里,从关系中寻找力量去帮助当事人面对问题,而非孤立地去“改造”拥有问题的个人。

在关系中发展出“理解”与“好奇”的对话,便可以看到冲突背后彼此的善意,并创造出合作共赢的机会。

冲突中的问题被孤立地看作是“个人问题”,将引发“人”与“人”之间冲突

冲突中的问题被看作是“关系中的共同需求”,将激发冲突各方的合作

案例中,粘粘说不想上幼儿园,其实是想要得到妈妈“爱的陪伴”;而同一时刻,妈妈需要顺利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样才可以安心地去上班。

母女俩的需求没有好坏对错,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但人们通常会把阻碍我们满足需求的事物看作是“问题”,因此才会有冲突的发生。

案例中的妈妈选择采用“没有输家”的沟通。(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以下为简化步骤)

在每一个紧张的清晨发生这样的小小冲突,也许就是千家万户的日常。但这对母女俩共同创造出爱的流动,带她们去到了“Happy Ending”,这样的“双赢”结局确实来之不易。

关系中因为有你与我的不同,才会有你来我往的冲突,才会有甜蜜与挫败的跌宕,才会有悲欢离合的挣扎,才会有渴望表达但又无能为力的纠结,才会有因为懂得自己才懂得别人后的恍然大悟和豁然开朗......才会有不放弃的爱在一起!

关系本来就是一场生命的冒险!每一次冲突,都是通往幸福的神奇小径,虽百转千回,但值得竭尽全力、好好珍惜。

知识点:

P.E.T.父母效能训练鼓励家长采用“没有输家”的方式(第三法)解决关系中的需求冲突。

第一步:界定需求第二步:集思广益第三步:评估解决方案第四步:选择解决方案第五步:执行解决方案第六步:后续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