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浅谈孔子的八大教育智慧:德育为先,智者为上

2019-12-03 16:52:03孕产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教育智慧至今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学习、研究与继承。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被称为“圣人”,他的教育智慧至今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学习、研究与继承。而单单就《论语》而言,孔子就至少有十大教育智慧值得我们的学习,包括德育为先、志于学习、培养兴趣、智者为上、重视方法、启发教育、因材施教等,可以是说这些教育智慧不但成就了孔子的圣明,同时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智慧放在今天都是最为科学和先进的教育思想。

孔子

德育为先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现在普遍都存在着一个困惑:“怎样才能使孩子自觉的学习?”,而目前对于这个困惑,大家的普遍做法就是严加管教,采取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学习,但是这个方法最终的结果,往往就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其实这个问题,二千余年前的孔子就给出了自己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教育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顺从兄长,行为要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之后还有余力,则可演习六艺之文。显然孔子认为要想让主动的学习,必须要“德育为先”,只有孩子懂事、明事理,学习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一个自觉的行为,在他们懂得“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时候,学习就不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反而是会成为一种兴趣。

但是现在我们的学习虽然一直在强调“德育为首”的思想,但是教师和家长们,却从未真正重视这方面,他们始终是以“分数”来教导孩子们要学习,以“分数”来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他们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可德育教育却一直被边缘化,但实际上从古至今的教育往往都是“先德育后智育”,先教好学生做人,才会教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志于学习

现在的学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目标、有理想的学习,另一种则是完成任务式的学习,这两种所造成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种学生往往能成就大才,后一种学生虽也能成才,但却并非是大才。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完成任务式的学习,他们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成绩在学习,而不是理想,这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问题。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学而》),意思就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不可为而欣然接受天命,六十岁就能听得去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不会恼怒,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做出任何的事情,但不会逾越礼制。孔子认为要想“三十而立”,就必须要“十有五而志于学”,就说要在立于社会、学有所成,就必须要“志于学”,就是要有志向、有目标、有理想的去学习。

孔子认为立志是立身的前提和保障,理想是人生奋进的动力。只有明确学习的价值、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才能立志于学习。而只有立志于学习,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有所成就。

培养兴趣

其实要想让孩子们好好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有这个兴趣去学习,只有他有这个兴趣去学了,他在学习上才能有所成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就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孔子清晰的认识到教育要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乐趣着手,学习一定要先有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学习的动力,这样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有收获的快乐,有了快乐,那学习就不再是个问题。想想看,当孩子们把学习看成是兴趣,把学习看成是快乐的源泉,学习能不好吗?

智者为上

现在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基本上是模板化的教学,对于聪明的,对于愚笨,对于好动,对于安静的学生统统是一视同仁的教学,而不会去因材施教。其实总的说就是现在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的只知一味的传授知识,而不知去稳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不等待孩子们的智力被开发出来,就将他们这个年龄不太懂的知识全部一股脑的教给他们。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具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知识和学问;不具有中等水平以上才智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知识和学问。也就是说孔子觉得一个知识的传授与否,要根据他本身的智力来决定,如果他的智力可,那就让他接受高深的知识,反之如果不可,则没必要提前灌输他们高深的知识,而是应该打好基础,然后等他们的智力被开发出来后,再去传授。

重视方法

现在的学校普遍存在着这么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学生不是不学习,相反他的学习特别刻苦认真,但是他的成绩却并不好,而有些学生看起来学习散漫无比,但成绩却好的出奇。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呢?其实很简单,那些学习特别刻苦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在学习中如果是只学却不思考的,或许只想却不学习的这些都不会有什么收获。也就说学习一定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得不到真学问,只有学思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就是孔子认为能从旧学问中得到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孔子认为要想学到知识,就必须要学会自学,正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学会了自学,学习才能有所精进。

总的说孔子认为学习不但需要智力、兴趣,还需要方法。方法得当,学习既轻松,又能取得较大效果,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学习肯定不轻松,成效肯定不大,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的学习时,一定要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只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启发教育

现在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时候,主要是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就是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只负责教授知识,就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却不管答疑解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孔子认为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领者和答疑者,自主学习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负责抛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自主思考,然后等他们真的不懂的时候,且已经考虑到任何的方法后,教师再出来为他们答疑解惑。

因材施教

现在的学校教育实行的都是“年级制”,就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级教学,然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以课堂的形式负责统一的教学,这样的教授方式虽然解决了“量”的问题,但却忽视了“质”的问题,此时不论学生智力如何,理解能力如何,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而这显然就会导致一些愚笨的学生跟不上进度,最终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十分注重于“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来进行选择性的教学,教师应该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优缺点来为每个学生选择出最合适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而后才能让学生能有更大的机会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