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则”,告别吼叫式育娃
前两天我去姐姐家里拿资料,顺便留下来吃了午餐。
姐姐的孩子林林五岁了,正在上幼儿园,午餐大家就坐在一起围着吃。
姐姐帮孩子盛好饭,让孩子自己拿碗和筷子吃。
因为人多,所以饭桌上略显拥挤,姐姐就帮孩子把菜都夹在碗里。
''我不想吃这个。''林林想把菜夹走。
''青菜对身体好的,必须吃了,不能夹!''姐姐有点生气,用筷子阻止林林。
林林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青菜,顿时黑脸,把筷子直接扔在了地上。
''你这孩子是不是欠揍,好好说话你不听,耍脾气给谁看呢?''姐姐对着孩子怒吼道,抓起孩子的手打了几下。
林林就像被电着了一样,猛地起身跑回房间里猛地关上了门。
我忙安抚姐姐:''小孩子闹脾气,越吼他越不听话。''
姐姐叹了口气:''他闹脾气的次数多了去了,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迟早给他气出病来。''
我看着姐姐,仿佛看到了生活中很多家长的影子:在饭桌上斥责孩子别哭闹、在地铁上大声吼孩子,这些都是屡见不鲜了。
但这么做真的是正确的吗?其实很多家长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但他们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怒气,只想用最快速也最方便的方法——吼叫。
但这个方法的效果还要取决于孩子。一般情况下,小一点的孩子还可能被震慑住,但大一点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但我要说,只要60秒,你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好好说话。这是什么黑魔法?不!这只是我送给所有家长的一个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为什么吼叫那么难改掉?
1.缺乏情绪管理
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有了宝宝的家长们很容易情绪化,因为宝宝真的越难越难管了!
生活中,我们总会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即使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但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会爆发。
但这样长此以往,不仅对孩子,对父母的身心也有极大的影响,真正的理性育儿,实际上要做到''去情绪管理''。
这在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中十分需要的一种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发生情绪的易怒和吼叫。
但这也会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会理性育儿,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需要父母掌握几个法则:少说话、接纳对方的情绪、就事论事,拒绝说教、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用有条件的肯定表示反对、多看积极面。
2.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
这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中占很大缘由。父母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就有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吼叫式教育'',自然就会运用到孩子身上。
虽然传统方法流传了这么多年,必然有其优势,但是在这一方面,吼叫育儿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
现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已经很发达,各种研究和实验表明,对着孩子吼叫斥责时,等于是将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家长总抱怨:''对孩子说了这么多,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其实,在吼骂的环境下的说教,孩子是根本听不进去的,在家长的否定下,孩子只会更坚持自己的想法。
3.吼叫有时候很有效
这是不可否认的,除了父母们有时候无法控制情绪外,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通常都是家长的一声怒吼,孩子就一秒变''乖''。
简单方便,根本不用学,轻轻松松''制服''孩子。
但是,吼孩子真的有效?真的能让孩子听话?
其实不然,看似孩子立马乖乖听话,却只是暂时的有效。
孩子在被吼时,会变得很紧张和恐惧。
一紧张,他的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父母的吼骂,根本没有心思去想为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错在哪里。
所以当孩子在你发火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变成了''小白兔'',但这只是暂时的,不能根本上真正改变孩子的想法,甚至会助长孩子''大灰狼''心理。
长期下去,孩子反而会失去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养成看爸爸妈妈的''脸色''行事的习惯。
他们判定''某件事能不能做''的依据仅仅是''父母是否生气'',而不是这个行为本身的对错。
这样就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观,无法分清是非对错。
|学习''60秒法则'',告别吼叫育儿
60秒之前,孩子又一次犯错哭闹;
60秒之内,听不到哭闹;
60秒之后,妈妈平息怒火,孩子乖乖听话;
这可能吗?
当然,只要你仔细阅读以下60秒法则:
总则:
在孩子第N次犯错时,你首先要关注的不是孩子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而是自己应该如何回应。
期待值:
你平息怒气,同时孩子也认清自己的错误,认真反省,而你也能好好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
做法:
只需要下面六步:
(1)0-15秒:快速反应
如果孩子和别人扭打起来,马上去把他们拉开,而不是大声呵斥:''快停下来!''
如果孩子在用手碰热水壶,立刻将热水壶拿开,而不是骂孩子:''不是和你说了热水不要碰吗!''
在孩子的错误行为危机到他的安全时,不要急着发脾气,而要尽量快速反应,马上采取行动干涉孩子行为,立足于''安全第一''的原则。
快速反应的另一个目的是: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或者你要同他讨论的问题上来。
(2)10-20秒:保持冷静
深呼吸告诉自己''我不生气我不生气''往往只是给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给自己安排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会让心情更糟糕。
孩子们也会比你想的敏感,他们能察觉到你隐藏的怒火。
所以,你要做到的只是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怒气。发作没关系,关键是发作的方式。
如果要发泄,可以大喊''啊——'',但不要说:''你真是笨!''
(3)20-30秒:情势评估
在几分钟内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对你来说十分重要。
只考虑事情本身,而不要去想孩子过去做过些什么或者将来会有什么影响,这样做只能让怒火越烧越高。
除了冷静地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还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4)30-40秒:对孩子说什么
''跟你说了不要再墙上画画!''
''我数到三,马上去睡觉!''
类似这样的话,无论家长说多少次,结果也不过是让孩子觉得他被迫做了什么,而无法让他真正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解释缘由的时候,你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孩子越小,你就要说得越简单。
你要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孩子除了需要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他还得知道怎样做是对的。
''不在墙上画画是因为我们要爱护公共设施。''
''人到点就要睡觉,不然明天就会没有精神。''
(5)40-50秒:需要给孩子留个教训吗?
有的父母认为处罚对管孩子非常重要,但专家们却不同意。
认为处罚只有在你所有的解释和说服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才需要,而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
通常,你只要把孩子的画笔拿走,同时告诉他:''笔是用来画在纸上的''就能达到目的了。
只有某些特殊的情况你需要给孩子一点小小的处罚,比如孩子故意犯错,并且对你明确的制止毫不理会。
而最有效的处罚就是让孩子尝到他的不听话的行为的直接后果——比如他打了小伙伴,那么他就不能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6)50-60秒:把规则贯彻到底
儿童教育和心理专家们那里流传着做父母的8字箴言:''始终如一,说到做到''。
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思维方式可是很有逻辑性的。他们会认为:''如果爸爸妈妈没有说到做到,那他们的话也就可以不听了。''
所以,在规范孩子行为方面,你的规则可以很少,但一定要坚持贯彻到底。
当当!60秒已过,你学到了吗?
我是奶嘴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