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妈妈,我想掐死你”,脾气暴躁的孩子,该怎样管?学会这四招~

2019-11-10 22:52:20孕产
去公园带孩子玩,一个5岁的孩子把另外一个孩子的小铲子抢走了。结果被妈妈一通打骂,孩子边哭泣边小声说:妈妈,我真想掐死你。妈妈一听,火更大了。又是一通打骂,给给给,掐死我吧。李玫瑾教授:脾气暴躁的孩子,是因为一岁以内,孩子的抚养没有到位,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

去公园带孩子玩,一个5岁的孩子把另外一个孩子的小铲子抢走了。结果被妈妈一通打骂,孩子边哭泣边小声说:妈妈,我真想掐死你。

妈妈一听,火更大了。又是一通打骂,给给给,掐死我吧。

李玫瑾教授:脾气暴躁的孩子,是因为一岁以内,孩子的抚养没有到位,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

一岁以内的孩子,不会说话,只会用哭,告诉大人,不舒服。

抚养到位的孩子,一哭,大人立马就帮忙翻身、或是换尿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脾气很温和,容易与人相处。

抚养不到位的孩子,一哭,大人总是以不能一哭就抱,以后就更不听话了为理由,让孩子哭很长时间,而人在哭泣时,内脏肌肉会跟着抽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当长大后,一有需求不满足,内脏肌肉就会出现不舒服,容易触发暴躁情绪。这个时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是习惯使然。

《男孩的人生目标大有不同》一书提到:孩子越小越好管,当孩子的年龄变成两位数时,就管不了了。

到底怎样才能收服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呢?

01 制定规则,发泄情绪

《正面管教》一书提到: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他会更乐意执行。

一档很火的育儿类节目,《超级育儿师》中兰海老师就是用制定家庭规则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比如:再打人、再扔玩具,就去“冷静角”。

“冷静角”,在于让孩子明白,自己现在的行为是错误的,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在冷静角,也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大声喊出来、画画、唱歌…。

当孩子发泄完,冷静下来后,就会把心中的怒火都处理掉了。

比起父母的打骂,“冷静角”可以让孩子免受身体和心灵的伤害。而打骂也只是对当下的行为起作用,从长远看,孩子的行为还是没改变。

大人每次都会犯同样得错误:怎么就是打不改呢?

孩子受到的打骂越多,孩子的情绪越压抑。总有一天,他长大了,就会反抗。

就像我们生活里经常看到,受到打骂多的孩子,总是想尽办法发泄自己的情绪,比如:打人、故意与大人作对,明知道不能做的事,还会故意挑衅。

也很有可能出现“踢猫效应”,伤及无辜的人。

大人可以第一时间引导孩子发泄情绪:A.说出对错 B.说出感受 C.彼此冷静 D.说明原因

当孩子出现暴躁脾气时,要让孩子知道对错,用坚定并和善的语气:这样做是不对的。接着帮助孩子说出此时的感受,脾气暴躁的孩子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内心需求不被理解,当大人继续询问,是不是觉得心里很委屈,孩子一下就把情绪释放出来了,这时可以抱一抱孩子。

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告诉孩子,为什么大人不让这样做。孩子也容易接受。

02 退出权力之争

孩子出现不听话的现象,无非是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时,妈妈不要一味让孩子必须听我的。因为孩子想的是自己的要求没满足。于是俩人陷入权力之争,火越烧越旺,孩子挨了打,妈妈的火也直线上升,两败俱伤。

其实妈妈可以先放下自己的权威,问问孩子是因为什么?比如不想吃饭,那就饿着;要买玩具,给孩子算算经济账,2岁的孩子就能听懂大人的意思。就是不写作业,那就不写,直接去学校接受老师的惩罚。

《正面管教》一书提到:与孩子进行权力之争,只会两败俱伤,最好的方法是退出权力之争。

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就转身离开,去另外一个屋,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再进行教育。

像故事开头,公园里的5岁男孩,妈妈如果能放下打骂,就不会激起孩子更多暴躁情绪。

03 适当放低要求

让2岁的孩子学会分享,那是不现实的;被弟弟妹妹挨了打,还要让自己让着弟弟妹妹,也是不符合人的本性;我打你,你就能改掉扔东西的坏习惯,也是不可能的事。

当大人受面子的影响,害怕他人的评价:这个孩子真不懂事。于是,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不会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3到6岁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想要自己安排活动。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是否听从他人的建议。

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会发生危险,就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后果。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他才会相信,印象深刻。

大人过度的控制,孩子的暴躁情绪就会越积越多。

曾有一个孩子,因妈妈总是强迫吃饭,得了厌食症。孩子骨瘦如柴,医生给的建议就是:吃饭时,你只管吃你的,孩子自己吃自己的,眼睛也不要看孩子,因为看孩子,就会控制不住,唠叨几句。经过一段时间,孩子的厌食症明显减轻,也开始变胖了。

适当放低对孩子的要求,放下成龙成凤的思维模式,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04 家庭成员的意见一致

和家庭成员商量好,管教孩子时,其他人不要插嘴。避免一人管,全家护的现象。结果孩子总是认为自己有爷爷奶奶这个靠山,自己为所欲为。

与老人事先沟通好,就算孩子喊破天,也不要插一句嘴。老人对孩子的爱护,不是年轻人能体会的,他们总是看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

父母俩人商量好,孩子的什么行为可以接受,什么行为不可以接受,避免大人间发生冲突。比如:孩子闹觉时,可以允许孩子发泄情绪,人在困的时候,又睡不着,心情难免会有些烦躁。

家庭成员的意见保持一致,会让孩子正确认识对错,分清是非。

“妈妈,我想掐死你。”孩子的这句话,一定是从大人的嘴里学来的。

人在生气时,总是会出现原始脑,不知道自己会说些什么不理智、伤人的话。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不留痕迹的储存在孩子的记忆里。当孩子生气时,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

《天生非此》一书提到:后天的教育方式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大人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的暴躁情绪就会减少。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大都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长大。

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思想的小大人来看待,孩子也会从大人的语气里,学着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为人父母,任重道远。孩子最好的状态就是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