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你的爱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2019-11-06 21:52:02孕产
你的爱正在“杀死”你的孩子

最近接待了这样一个案例:

两位家长找到我,自己的孩子(6岁半,男孩)上厕所总是需要家长带着去,没有人带去厕所的话,就什么时候有感觉了,随时随地拉或尿在裤子里。而且最近发展到,即使父母把他带到厕所去,如果便便前不帮他脱裤子,他一定不会自己脱,直接拉或尿在裤子里,拉完便便如果没有人帮他擦,他会连裤子都不提,就直接从厕所出来。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

我和这对父母做了沟通,孩子智商、发育、健康都没有问题,两位父母也表示自己和家人绝对没有虐待或者打骂孩子。

这也让我感到很好奇,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经过对孩子家庭情况的了解,发现这位小朋友不仅仅是在便便问题上存在这种现象,在吃饭、睡觉、洗澡等方面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不喂我我就不吃,不哄我我就不睡,不给我洗澡我永远不会自己提出来去洗澡。只是因为这位小朋友的父母觉得总是拉裤子这件事“太严重了”,才来找我咨询,其他的事都“不要紧,我们不觉得是个事儿”。

这位小朋友的家庭是“6+1”家庭,就是六个大人围着这一个小朋友转,用他父母的话说就是“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没有让宝宝受过一点点的委屈,要什么给什么,没让他干一点活”,这对父母在说的时候,能感觉到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仿佛在说,“怎么样,我们照顾孩子照顾的好吧?有几个能像我们这样为了孩子全身心付出的?”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沟通也是同样的情况,孩子只要在家,从不用他动腿动手,甚至连嘴都不用动,一个眼神想要的东西就会到他的手里甚至嘴里。

说到这里,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在想:这就是溺爱,把孩子惯坏了,完全没有独立能力了。

然而,这位小朋友呈现出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我又和他以前的幼儿园老师沟通了一下,孩子在幼儿园时表现的非常正常,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一般的小朋友的独立能力。在幼儿园时他自己会脱/穿裤子,而且早已学会自己擦屁股,从来没有过拉或尿在裤子里的情况,也能自己吃饭,甚至自己收拾被子。几乎事事都不用老师帮忙。

很神奇,是不是?

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孩子打开心扉后,很诚实的告诉我,“我都会自己干”、“在家里我就不想干,反正有人会收拾”、“不叫我我就不干,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我问他,那你这么做的时候,比如拉在裤子里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呢?

小朋友想了一会,说“不开心,但是也开心”

我想,可能是因为词汇量还不够,不足以表达他的感受,他想表达的可能更像是“有种莫名的快感,同时又有愧疚感”。

在反复解释了“莫名的快感”和“愧疚感”是什么意思后,小朋友说,是的,就是这种感觉。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事事为他代劳,这位小朋友没有机会去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也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6个大人太了解自己了,不等自己说,想要的东西已经到手边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希望自己的需求被满足,但是不希望自己的需求被“提前”满足,如果所有的需求都被“提前”满足了,那他们就会失去“需求”的能力,从而导致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

同时,大家觉得,在家里的时候,6个大人满足的真的是这位小朋友的需求吗?还是满足的是6个大人“被需求”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这位小朋友在幼儿园事事都挣着自己做的缘故,他要满足自己对“需求”的需求,满足自己动手时的快乐和成就感。因为在家里,自己想要做的事都被6个大人做了,他会感觉到大人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得不到信任。

而在家里却“放弃”了自己的“行为能力”,因为他知道,无论怎样,大人们都会想到并做到自己前面去。小朋友很难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但是这种在家里无法得到“成就感”和“信任感”的委屈,使他用自己的“放弃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对家人的反抗(报复)。

怎么办呢?

1. 向孩子坦诚父母和家人所做的不足,让孩子明白家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将来会怎么做,家人希望作出改变帮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2. 改变家人的行为模式。一步到位的改变行为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对于6个大人的行为改变是十分困难的。于是我给这个家庭做了一份改善计划。第一个月:从“一个眼神就帮忙”到“看到眼神后先询问再帮忙”;第二个月:从“询问后帮忙”到“问孩子需不需要帮忙(如果不需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第三个月:从“问孩子需不需要帮忙”到“孩子不提需求就不帮忙”。

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个月了,目前孩子在家时主动了很多,而家人也在慢慢适应“放手”的过程。

您问便便问题吗?在家人和孩子坦诚沟通后,小朋友就已经不再这么做了。

(顺便说一句,在我和这位小朋友沟通的几次里,他也一次都没有尿或拉在裤子里,都是自己去厕所解决的)

特别提醒:

本案例仅代表案例中的情况。

不是所有生活在类似环境中的孩子都会自己去寻求主动动手的机会;

也不是所有的便便问题都是家庭氛围或教育方式引起的。

最后,“我认为对孩子最好的”真的是最好的吗?

不要用爱“杀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