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李玫瑾教授谈挫折教育,多思考,少盲从

2019-10-31 03:00:06孕产
这几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节目上的讨论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最有争议的一段话如下图:这里谈到了一个看起来很有效的“脱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让孩子长大以后不至于跟别人拌个嘴就跳楼,那你就要从小跟他“打预防针”,没事儿就损他几句,让他从小体会这种被打压被攻

这几天看到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节目上的讨论挫折教育,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最有争议的一段话如下图:

这里谈到了一个看起来很有效的“脱敏”式教育,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想让孩子长大以后不至于跟别人拌个嘴就跳楼,那你就要从小跟他“打预防针”,没事儿就损他几句,让他从小体会这种被打压被攻击的感受,培养他的耐受力。

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实际上操作起来也很管用,但李教授可能不太知道这样做真正让孩子变的“耐挫”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以及这样做的代价。

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他们无法识别你自认为带“善意”给他的打击和带着恶意给他的打击有什么不同。

日常生活中,家长其实在无意识中就会说一些伤害到孩子感受的话,这个对孩子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可接受范围内的挫折,但如果家长有意识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时不时打击我孩子一下,这是为他好。

这样就等于是给自己的对孩子的情感伤害戴上了合理化的帽子,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家长根本把握不住那个所谓的“度”。尤其是在你心情不那么好的时候,你怎么区分你这一句打击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你在泄愤?或许事后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把自己的动机总结为为了孩子好。

而在这样持续有意识的打击下,孩子会逐渐形成低自尊的心理状态,看起来是对别人的打击“脱敏”了,实际上是孩子认为这些对他的攻击,就是对他的客观评价。他内心已经认定自己就是不好的,所以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应。

人在幼年形成的自我评价对他的一生影响都是巨大的,有很多成年人即使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也很难真的对自己满意,就是因为这种生命早期形成的对自己的认识,长大以后很难动摇。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刚好可以成为一个人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动力呀?确实有些人会因为自我评价很低而不断提升自己,但是这样的提升是没有幸福感和尽头的,他一直在追逐,却永远找不到一个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位置,追到最后内心都是空虚的。

还有更多的人会在追逐更好的自己的半路上就抑郁了、焦虑了,甚至倒下了。回过头来,想想,真的值得吗?

李玫瑾教授并不是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而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的理念之所以被那么多人认可其实是因为李教授的育儿经完全是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充分替父母考虑的。

如果你按照李教授的育儿方法去养孩子,一定会大大减轻你育儿过程中的辛苦,孩子也会变得更顺从更听话。

只是,这就是我们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初衷吗?确实有很多人生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给自己养老,为了炫耀,为了让孩子光宗耀祖或者带着他全家咸鱼翻身,这样的理念我觉得不能称之为养育,该称之为训奴。

现在很多育儿经其实讲的是:如何培养一个听话的傀儡,以及如何发挥这个傀儡最大的价值。

这些人不只是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其实都没把孩子当人。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居然也会有喜怒哀乐,居然还在我很辛苦的时候要我陪着玩,要我哄睡。他们不认为孩子和自己的利益冲突是正常的无奈,而是要想各种办法去驯服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变成一个尽量不给大人添麻烦的物品。

“圆桌派”里,李教授这段话后面还有一段,讲的是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这一段和前面训练小孩子的那一段对比来看更讽刺。

为什么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才开始提到尊重呢?甚至有点小心翼翼呢?因为李教授很清楚青春期的孩子破坏力有多大。家长面对六岁以前的孩子是有绝对的力量优势的,就算给六岁的孩子配上管制刀具,家长也能轻松制服。

但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就不一定了,青春期的孩子不仅会离家出走,可能让你的“养老本”鸡飞蛋打,还可能直接和你对打,谁能打得过谁真不一定。

其实,这不是育儿,而是家庭中的权力游戏,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掌权,黑的也能说成白的,打你骂你也是为你好,因为孩子根本没有话语权。等到孩子长大了,父母逐渐衰老了,父母就会继续用孝顺来进行权力控制。

最不好搞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传统,不在乎你怎么说他。家长在这个时期小心翼翼的对待孩子,也是在为孩子成熟以后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年人、老年人的三观大多数都是很稳定的,即使接触了新的知识,他们也会用自己的经验把这些知识过滤一遍,吸收自己能接受的那部分。

再加上我们大部人的父母还不如李教授推崇的这种父母,所以一直吃糠咽菜的我们看到原来还有人说给孩子应该吃白面馒头才健康,就会觉得这个人讲的真是太对了,对孩子真的充满了爱。殊不知这个世界上其实还真的是可以有“膳食平衡”这回事。

匮乏爱的人,是最容易被带跑偏的,尤其是被这种看起来很高效的育儿方法带跑偏,而现实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没有哪个公式是可以套用所有的家庭的,不是所有孩子哭了你都可以坐在旁边等他自己冷静下来。

至少我们在育儿的过程里可以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先思考,而不是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