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老师喜欢的教育名言(第六辑)

2019-10-29 05:26:03孕产
老师喜欢的教育名言(第六辑)

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

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

也就是教育自己,

并检查自己的人格。

——【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

要培养儿童的人格,

我们一定要他去帮助人,

使人得着快乐。

这一点,

一般做父母的都没有想到,

只知使小孩子快乐而不知如何

教小孩子使别人快乐。

——陈鹤琴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

始能行之得当,

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

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

——陈鹤琴

淘气的男孩是好的,

调皮的女孩是巧的。

—— 冰心

没有梦想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

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冰心

聪明的父母总是善于与孩子

进行心灵沟通。

——【英】赫伯特·斯宾塞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

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

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法】让·雅克·卢梭

孩子做事的信心来源于

父母有效的夸奖。

——【德】卡尔·威特

不应长时间地与孩子过不去!

不要故意摆威风!

不要神秘地缄默!

而尤其不要虚伪地友好!

无论各种感情活动会发生多少变化,

都必须保持坦率诚恳。

——【德】约翰·赫尔巴特

在一个管束型的家庭,

儿童没有任何权利;

在一个溺爱型的家庭,

儿童拥有一切权利;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属于这样

一种类型,

即儿童和家长享有平等的权利。

——【英】亚历山大·尼尔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

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苏联】安·谢·马卡连柯

儿童非常爱好游戏,

也应当满足这种爱好。

不仅仅应当给儿童游戏时间,

而且应当使儿童的全部生活

充满游戏。

儿童的全部生活,

也就是游戏。

——【苏联】安·谢·马卡连柯

欲造伟大之国民,

必自家庭教育始。

——【英】托马斯·赫胥黎

凡是在家庭圈子里有着爱

和能容纳爱的地方,

可以预料,

那里一定会有成功的教育,

孩子一定可以变成善良的人。

——【瑞士】裴斯泰洛齐

怀着崇敬接纳孩子,

带着爱教育他们,

护送他们迈向自由之旅。

——【奥】鲁道夫·斯坦纳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

教子不趁早,

大来多颠倒。

——【清】陈其德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

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古希腊】柏拉图

儿童喜爱忙忙碌碌,

对儿童的这种爱好,

永远应该加以指导,

使他们去做有益于他们自己的事情。

——【英】约翰·洛克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

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对人们积极的爱。

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

应在家庭中奠定。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

则有待于学校教育。

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

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瑞士】裴斯泰洛齐

一味地挖苦、贬低,

会导致孩子的反抗,

反对父母,反对学校,

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意】乔尔丹诺·布鲁诺

父母不应当硬要自己的子女去做

与他们的直接兴趣毫不相干的事,

而应当首先让他们获得力量,

这种力量是通过有效地处理身边的

事务而产生的。

——【瑞士】裴斯泰洛齐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南宋】王应麟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

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

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

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

一滥恐失其效用;

刺激法若使用得当,

也是很好的,

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陈鹤琴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

但不是出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

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

但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

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

甚至在梦中你也无法前去那儿探访。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

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流,

也不会驻足在昨日。

——【黎巴嫩】纪·哈·纪伯伦

二、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春秋)管仲《管子·权修》

2.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

3.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尊师》

4.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5.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

——(春秋)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孔丘《论语·学而》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丘《论语·雍也》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春秋)孔丘《论语·里仁》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春秋)曾参《论语·学而》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孔丘《论语·为政》

16.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1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1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1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20.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21.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22.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24.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2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也。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2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战国)《学记》

27.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战国)《学记》

28.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战国)《学记》

29.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战国)《学记》

30.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战国)《学记》

31.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战国)《学记》

32.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战国)《学记》

33.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战国)《学记》

34.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战国)《学记》

35.大学之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战国)《大学》

3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战国)《中庸》

37.言不务多,务审所谓。行不务远,务审所由。言得道理之心,口虽讷不辩,辩在胸臆之内矣。

——(汉)王充《论衡·定贤》卷二七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三国)诸葛亮《诫子篇》

3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进学解·师说》

4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