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才能算一个“好妈妈”?
今天的分享是写给你的。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娃吃饭时,牛奶洒了一桌,饭菜掉了一地,踩的到处都是。你忍不住嘴,“怎么这么不小心啊,看你搞得”;
娃玩玩具时,各种小零件小积木扔的地上到处都是,无处下脚。你不仅忍不住嘴而且还有点生气“怎么走到哪都是你的玩具,记得自己的玩具自己收啊,我可不帮你”;
娃睡觉时,在床上滚来滚去,蹦来蹦去,就是不睡觉。而且更可气的是还不让你睡,这时候你生气的吼到“快睡觉吧,你不睡我还要睡呢,你要累死我啊”等等;
这些让人抓狂的瞬间是不是很熟悉,当时怒气冲天的你,发完脾气后爽了,但过后是不是还得要去面对和收拾你那颗内疚的心。而这又陷入了一种死循环。
有数据表明,让人感到压抑和不舒服的除了羞愧外,第二名就是内疚了。
“我也不想吼孩子啊,可就是忍不住啊,有点停不下来,谁来帮我控制一下情绪啊”。这应该是爸爸妈妈的共鸣吧。
所以不发脾气就不会吼孩子,就不会难过和内疚,那就让我们从源头改变,试着改变自己思想的行为,减少发脾气的次数吧。
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改变思想,你就改变了世界。”
确实很难,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小建议:
① 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大声告诉自己,“我不会发脾气,我不会吼,我爱孩子,我可以的”;
②停下来去拥抱你的孩子,或者让孩子去拥抱你;
③快要发脾气时大笑,笑对精神有好处,并会带来另一种不同的视角和态度;
④离开吧,离开是最直接的可以让你不发脾气的方法,还能有独处的机会去思考和剖析问题;
⑤最重要的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这并不丢人。
海伦·凯勒说“直面你的缺点并承认它们,但不要被它们左右,让它们教会你耐心,美好和真知灼见。”
如果你实在感觉不好受,那就哭出来吧,哭会释放你的情绪,把你的沮丧展示给孩子,这样的举动也会让孩子体会到你当时最真实的感受,从而在行动上有所改变,而最重要的是哭可以使你自己感觉好受一些。
漫漫人生路,我们要拥有的是积极健康的情绪,而不是去做情绪的奴隶。事实上,情绪的好坏与我们自己心态及想法密不可分,凡事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口黑糊糊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糊糊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这个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摘自《墨菲定律》)
面对同一口棺材,两个秀才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进而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情绪对一个人的巨大的影响。
许多时候,我们面对同一现实或情境,从一个角度去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可能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不要强迫自己当一个好妈妈好爸爸。
我们本就是自己,那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自己。
所以不要纠结,其实——
“孩子少吃一口饭,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饭掉地上了,顺便教她数数字和分辨颜色了”
“只不过是积木和玩具满地都是,又不是洗不掉的颜料”
“只是晚睡了会,又不是整宿不睡,睡前亲子快乐时光最重要”
换个角度想一想,一切并没有那么糟是不是。
只有爸爸妈妈自己开心了,孩子感受到你的情绪是活泼流动的,她才会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呀。
前一阵子,我家闺女也出现了尿床的现象。
“妈妈,对不起,床湿了。”闺女委屈巴巴的靠过来说,
“嗨,多大点事,你爸爸我十几岁了上初中了还尿呢”爸爸哈哈哈一笑而过。
“噢哟~那妈妈4岁了你还尿床吗?”闺女开心的说。
“我这个真忘记了,但是小孩子尿床很正常的,就跟天天要吃饭一样正常,没事长大了就好了”
接着就跟没事人一样玩耍去了,看着可爱的小背影,我跟老父亲相视一笑。
积极的情绪会让人作出积极的做法,而这种积极也会传染给孩子。
所以先愉悦自己,想想看是不是只有妈妈开心了,全家人都会跟着开心呢?
还有别忘了你的一次拥抱,一声“我爱你”,也可能是一次特别的交谈,都会让孩子的更开心,更自信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