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告别育儿路上与家人起的争执! 分享一些育儿经验~~~一起探讨!
自从宝宝来到每一个家庭,都必将泛起一阵阵巨浪,原来单纯的家庭成员关系,因为孩子的到来,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也更加复杂,孩子的事情在家人眼中通常比天还大,一件小事也不得将就。
从前的老公与老婆,二人世界,有心情有时间可做做美食,没时间则叫外卖,再没心情则随便吃点饼干饮料充饥即可,反正都要减肥,周末以逛街,追剧,健身度过,你侬我侬,夫妻关系坚不可摧,争执?有的,不过我知道你的眼中只有我,很快就会又恢复甜蜜。从前的家婆与媳妇,一年不见几次面,见面就是各种汤水伺候,双方讲话客客气气,共同话题不多,交流少,因此,关系轻松,争执?是不会有的,也不敢有!
孩子出来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原来我与老公的育儿观念居然有如此大差异,原来我的家婆居然有如此令人费解的封建传统思想并试图用在我宝宝身上,这一切让初为人母的我觉得无法忍受!
家婆的个性属于多疑和情绪化的,并且,在多年的不良情绪积累下,有轻度抑郁症,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年轻一辈的人需要更加谨慎,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家庭矛盾。以下是本人总结出来的几个方法:
媳妇与婆婆之间天然有着不可描述的一种关系,很多话,从媳妇口中说出,可能会有多种解读,关心可以解读为嫌弃,建议可以解读为威胁。老公则不一样,比如类似以下的这种小事,晚上做完厨房的卫生要把垃圾倒出去避免引蟑螂、给宝宝冲奶粉的水温度不宜太高等等。虽是小事但让老公去说,家婆容易接受,就算不接受,吵架了,母子之间,和好也就是隔天的事情。
老一辈的人,总喜欢用经验来标榜自己比你更擅长,因此听不进去年轻人的建议,就比如该不该给半岁宝宝吃盐这个问题,老一辈人觉得吃盐才有力、放盐食物才有味道孩子才能吃得进去,我想,关于半岁宝宝不需要吃盐这个问题,大多数宝妈都知道,不需要在此赘述,那么如何告诉长辈并且容易让他们接受呢,我与先生通常是上网找资料,然后转给老人看,并说,这是某医院某主任医生说的、这是某高校育儿专家说的,这样,权威性就比我们直接说高多了。
第三:不需要多说,直接做给家人看。比如,还是关于半岁孩子不需要吃盐的问题,孩子奶奶觉得没有盐,所以没有味道,所以孩子不肯吃。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肯吃,一哭闹,家长们的心绪就容易乱,这个时候,只要是有能够让孩子重新大口大口吃的方法,都不顾一切用上,比如,边看电视边喂、边玩边追着喂、加重口味放盐放酱油也许是一个暂时的方法,但是却会让孩子养成重口味的习惯,以后更加难伺候,所以,我们既然懂的这个道理,那就直接做给家里持不同意见的人看,我们可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更多的耐心,讲究更多的辅食搭配,适当饿一饿宝宝、多利用食材的天然味道比如番茄和玉米等等都是不错的口味食材选择,当家人看到宝宝欣然接受,自然不需多说一句话,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时候,养育者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辈,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提出不一样的观点,不一定就是不赞同,有可能是因为需要对方的关心了,又有可能是因为情绪化地一句反驳而已,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同一个屋檐,无需争执,遇事多沟通,多探究家人一些做法背后的原因动机,针对性解决问题,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