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发现孩子偷拿家里钱,打还是不打?

2019-10-11 02:26:01孕产
发现孩子偷拿家里钱,打还是不打?
“老师,我现在可着急了,因为我发现孩子偷家里钱!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一道早打扰您!请您一定帮帮我,孩子已经上学去了,我怕影响孩子上课的情绪,没有敢问他!老师,你一定要帮帮我!”

这是一大早我收到的一位家长的微信求助。

比较宽慰的是求助家长虽然很焦虑、有些生气,但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情绪,在没有确定更有效的的方式之前,没有进行情绪化的处理。因此这位妈妈还是很有智慧的。

四感教育(安全感-亲密感-成就感-规则感)创始人岳晓亮老师说:“对于孩子而言,每一个不良情绪、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动机”。

换言之,我们看到的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没有被满足的真实需要,只是因为孩子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用一种正常方式获取这种满足,不得已用了家长觉得不恰当的方式罢了。

而家长一旦不问青红皂白,武断粗暴地处理,不但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还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就孩子拿家长钱这一不良行为而言,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是孩子拿钱是为了满足他的什么需要?

常规而言,孩子用钱可能有这么几种需要:

1、正常人际交往的需要。比如孩子们之间彼此交往、请吃零食、玩游戏、看电影等,但孩子又觉得跟父母要钱不好意思或者以前要过被拒绝等等;

2、满足自尊的需要。比如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在同学朋友中建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片面的认为像及时雨宋江一样,花钱给大家就会活得尊重,有更多朋友。

3、满足一些不被父母支持的兴趣爱好的需要。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收藏,或者是某些兴趣爱好的发烧友,得不到支持理解时,也会采用类似方式。

4、因为损坏公私财物的赔偿。因为有意无意的行为,损坏了公私财物需要赔偿,又担心遭受父母指责批评,不得已偷拿钱财。

5、受人欺负,被人勒索,害怕父母知道担心,不得已偷拿钱财。

所以,当我们明白孩子拿钱的原因之后,我们作为家长就会看到孩子这些行为的很多两难和痛苦。

所以,我们不要简单的从批评指责孩子偷钱角度去处理,也不要简单的给钱了事,而是分析原因,帮助孩子具备争取的获得自尊、合适的人际交往、如何应对校园霸凌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