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致家长:你做好孩子入园的准备了吗?
文/孩子的微笑
为什么要谈入学准备教育?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形式、儿童的活动形式、生活作息制度和小学都有很大的不同。上学进入了义务教育阶段,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形式,有严格的学习和作息制度。幼儿园和小学的重大差异,客观上会使儿童从幼儿园到上学的过度期间遇到一个坡度,儿童出现严重不适应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但是,实际上,目前还往往是幼儿园和小学不通气,各行其事,互不了解。这对儿童发展很不利。
为什么说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育不衔接对儿童的发展不利?从理论上说,儿童心理发展是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所谓阶段性,就是不同阶段心理有不同的特点。所谓连续性,就是说儿童心理发展的新特点是在原有特点基础上逐渐出现的。在儿童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时候,儿童既保留着幼儿期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如果幼儿园和小学都不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规律,儿童就难以适应。
儿童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重大的转折期。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对后来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幼小过渡期是儿童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之一。因此,儿童在入学时遇到过大的困难,则不利于他的发展。
从实际情况看,初入学儿童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表现为儿童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身体不适。不少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上都有困难,如学业失败率高,课堂违规率高,自信心不足,易忘事,情绪不好,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必须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衔接是双向的,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做工作。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谈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
怎样理解入学准备教育?对于“入学准备”,比较集中的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在入小学前幼儿学会识字,在写字母和计数上达到一定要求。另一种是不直接学习读、写、算,而是为读、写、算打好基础。
第一种看法和做法是很普遍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如此。不少幼儿园和家长把识字课和数学课放在重要地位,把小学的教学内容,甚至是小学课本拿来让未入学的幼儿学习。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也完全采用小学的模式,亦即“小学化”的教学。
我们不同意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我们认为,幼儿学习入学后将要学的内容,是提前学习,不是入学准备。小学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小学一年级对语文、数学都要从头教起。让幼儿按照小学的办法提前学习,或者说抢先学习,实际上是让孩子先学一遍,一年后又重复学一遍。这种重复学习既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剥夺了他们的游戏和其他正常的、必要的活动,也使孩子对入学后的学习不感兴趣。我们主张在入学准备教育中,培养孩子将来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我们称之为前读写教育和前数学教育,打个比方说,长竹笋的时候就让竹笋长好,而不是要求提前长出竹竿来。
什么时候开始入学准备教育?一般认为,入学准备教育是即将上小学前的事情。我们认为,前面所说的一般准备也就是广义的入学准备,应该从幼儿初期开始,甚至更早一些,入幼儿园之前就可以开始。因为,要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年半载的功夫可以实现的。同理,培养幼儿生活上自立的意识、自理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技能,也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般准备是入学准备的基础工程。也可以说,整个幼儿期的教育,都是入学准备教育,都是在做入学的准备工作。可见,依靠幼儿园最后一年去完成一般准备是不行的。
一般准备和专门准备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教孩子正确发音,可以说是一般准备,但就孩子将来学习拼音和识字而言,它又是专门准备。因此,专门准备的教育,有些应该从早开始;有些则可以在幼儿入学之前的半年或两三个月开始,比如教田字格内的上下左右,听和说语言的概括能力等。大多数幼儿园在大班后期调整作息时间,让幼儿生活向小学的学习生活靠近;增加集体活动和延长上课时间,使幼儿的活动向小学的上课靠近;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和接触小学生;让幼儿背上书包,带着学习用具上幼儿园等等,也就是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为幼儿入学做准备,这也是可取的。
新生入学教师的积极作用1. 给学生的关注
学会倾听和应答。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学生在倾听老师的话,对老师作出反应,其实这是不符合交往的一般特性的,因为在正常交往中,一个人即是说话者又是倾听者,才是正常的。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进一步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现在的入学适龄儿童独生子女居多,即使不是独生子女,随着家长家教观念的改变,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中心意识多很强烈。他们习惯了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他们会和班级中的其他四五十名学生一起“争夺”老师的关注点。当老师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话语,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受重视感就会逐渐树立。在倾听和应答学生时应该注重和学生的非语言交往。
2. 给学生以满足
有经验的老师,在接手一年级之后,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去听学生对他说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无需处理的事件,可是他们常常会随声附和与点头示意,这样的表情动作让学生得到满足。平时,师生双方目光的接触,实际就是一种无声的言语交流,老师用丰富的眼神可以让学读出赞赏、暗示、自信、愤怒·····表情是肢体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我们能从对方的表情与眼神体会她的情感,洞察对方的心灵,也就是察言观色,并采取相应的交际方式处理捕捉到的情感信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老师给予他们的表情暗示常常超过我们成人所能预料的。
小编有话讲:幼升小虽然说是人生非常重要一个阶段,但是家长不要太过紧张,以免影响到孩子,跟着孩子一起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引起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让孩子顺利上学,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本文由孩子的微笑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