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故出现频繁眨眼、摇头等行为须警惕抽动症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眨眼睛、吸鼻子、摇头、清嗓子、怪叫、发“吭吭”声……最开始也不以为意,觉得孩子是学习的坏习惯,自己控制一下就好了。然而,时间长了家长就发现异常了,这些怪异行为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
温馨提示
孩子频繁出现上述行为,不是“坏习惯”,而是患上一种疾病——儿童抽动症!患上这种病,对大人和孩子都是一种折磨和考验,如不及时治疗极大的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儿童抽动症有三大特性
首先,抽动症的初期症状不易被察觉,往往因为疏忽错过治疗期。
其次,抽动症不能自愈,拖延治疗、强行控制只能加重病情。
最后,抽动症易复发,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反复复孩子饱受折磨。
以下5项,若孩子有1项及以上,则很有可能是抽动症:
经常做鬼脸、频繁眨眼、挤眉皱眉、吸鼻子、撅嘴等;
经常扭脖子、摇头、点头、耸肩等;
喉咙中发出类似干咳或清嗓子的声音,说脏话、骂人或怪叫;
身体四肢及躯干抽搐,甩胳膊、踢腿、挺胸、鼓肚子等;
症状时轻时重,断断续续持续一个月以上。
(注:因个体存在差异,标准仅供参考,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实况到专业医疗机构咨询医生。)
儿童抽动症有哪些危害?
一、影响身体各器官功能
长期的抽动导致患儿眼睛、口鼻、脖颈、手指、四肢等部位肌肉僵硬或畸形,影响视力、发音、写字、喂食等功能;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并且失去矫正的机会。
二、影响学习成绩
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会使患儿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书本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课堂秩序,遭到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逐渐厌学、逃学。
三、对患儿造成心理伤害
抽动症发病症状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久而久之孩子变的性格孤辟,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部分患儿在成年后甚至发展为精神分裂。
四、使患儿产生行为问题
大约四分之一的儿童抽动症病人有猥亵行为,如裸露癖、淫秽言语。调查显示,抽动症患者不同程度上存在说谎、逃学、偷窃、伤害动物、放火、破坏财物、行凶伤害他人等现象。
提示:儿童抽动症不仅对孩子,对整个家庭来说,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当然,抽动症并非无法治疗,正规的抽动症医院已经有很成熟的临床诊疗措施,标本兼治,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这就要求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症状,早期治疗康复率更高。
面对孩子的抽动症,我们要怎么做?
1、精神方面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遇到事情要耐心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愿望,不要打骂孩子。
2、情绪管理的引导。这样的孩子通常存在一些性格缺陷,比如自卑、胆小等。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帮孩子尽快从这些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3、减少抽动症状的关注。不要不断的提醒孩子他在抽动,这样会加重症状。
4、家长的情绪管理。家长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病症,相对科学的处理孩子的抽动行为。
抽动症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医嘱细则,一起努力,帮助孩子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