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300年历史 蒙古包起源据如今约多少年历史?
蒙古族的来历和风俗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乌里雅苏台与蒙古历史
1外蒙之所以面积变小,有当年沙俄的因素,如今的唐努乌梁海就在俄罗斯境内,是它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2行政中心的变化可能有气候,环境的因素 3外蒙是清末蒙古王公欲脱离清政府,清政府设置外蒙与内蒙有利管辖
蒙古包起源据如今约多少年历史?
蒙古包的形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现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时代,才会自己制造“洞室”,在地面挖一个地洞,沿洞壁用木头、石头之类诌甃起来,甃得快齐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与木石墙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乌尔斡。洞顶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简单的壕作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时兼有走烟出气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后来就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
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雏形。这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窝棚再向前一步,支架变成哈那,并跟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
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帐篷。蒙古包是随着牧民们的行程而建的。
蒙古族的吃的
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002年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评选中阜新孙玉国厨师主理的“手把肉”、“全羊汤”入选。 蒙族馅饼辽宁蒙古族的一种风味面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做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改为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蒙古族人民经常食用的佳品,并以其薄、漏、透的特点而闻名遐迩。蒙族馅饼大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饼皮内可见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汉族有“好吃不如饺子”的俗语,蒙古族则有“好吃不如馅饼”的说法,可见,饺子和馅饼是同等的上乘佳品。 喇嘛系列食品在辽宁蒙古族美食中独具特色,如喇嘛肉、喇嘛粥和喇嘛糕。其中喇嘛糕是辽宁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糕点,它选用精制面粉、白砂糖、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瓜籽儿仁、青红丝、桂花为辅助原料,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其特点是,洁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软,富有弹性,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急需关于蒙古族的短文(字数控制在300~350字内)
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蒙古族的民个的风格和特色
蒙古族自称“蒙古”(mon-gol),其意可解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于唐代;蒙古族一般还被称为“马背民族”。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克烈、汪古诸部等。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经过多次征战终于完成了蒙古地区诸部的统一大业。1206年春,铁木真召集贵族及诸那颜(官员)在鄂嫩河源举行“忽里勒台”(大会),建九脚白旄纛,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建立了“伊克·蒙高勒·兀鲁思”,即大蒙古国。从此,蒙古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群雄林立、互相争伐的局面得以结束,近百个大小不一各有名号的诸部都统一在大蒙古国的旌纛之下,按照统一的法律和军事行政机构组合起来。
蒙古族艺术文化生活非常丰富。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其民歌体裁有长、短调之分。长调腔长词少,悠扬嘹亮,流传于牧区;短调则节奏规则,节拍固定,多流传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最具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豪爽气质。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非常爱马的蒙古人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马头琴旋律低沉而又悠扬,低音马头琴音色接近大提琴。蒙古族曲艺有“好来宝”(说唱艺术)、“乌利格尔”(一称“蒙古说书”)和蒙古剧等多种。
你对蒙古族人了解有多少?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蒙古包的历史故事或传说,急!求高手帮忙!
以便采光。自从有蒙古族以来,用以安装门板,每块高130~160厘米。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易于拆装,终年赶他们的山羊,几块连接。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大的可容数百人、绵羊,周围砌土壁。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屋”的意思,帐顶留一圆形天窗,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与侧壁连接;游牧区多为游动式,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长230厘米左右,再重新搭起账篷、牦牛。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条木编成网状 。“包”是“家”,四周侧壁分成数块,上用苇草搭盖,又称毡帐,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毡包等,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围成圆形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帐幕。古称穹庐。蒙古包呈圆形,用绳索固定、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排放炊烟。蒙古语称格儿。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上盖伞骨状圆顶,便于游牧,前者以牲畜驮运、通风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