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我们从学校里学什么?
导语:
我最想说的话,其实就只有一句:
无论进到了什么样的学校,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终你从这个学校里是拿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想为自己的生命寻求什么价值。
新一年的开学季又到了。
对于很多今年开始步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家庭而言,今年的九月,是一个周期开始的起点。
这个周期,是三年、四年或者六年;整个家庭的生活,也会伴随着这个周期而期盼、兴奋、紧张、胶着、混乱、振奋。
有人说,人的成长,是按七的倍数来进行的,七岁幼年,十四岁少年,二十一岁成年……那么,这二十来年中,每隔几年,也都会按照学制,经历一次轮回。
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尚处在优质的教育资源十分短缺的时期,所以,我们的精力很多都会花在“怎样进入一个好的学校”,以及“如何从一个好的学校,升入更高一级好的学校”上。
每一次的升学,都会耗尽一个家庭三代亲朋好友的几乎所有人脉,以及孩子全部的才智和表现,乃至整个家庭的经济基础……所以呢,处在升学季的家庭,每个人的情绪都会在跌宕起伏中,备受蹂躏。
如果你看到有些中年人,露出一副“我已经尽了全力”“我再也经不起折腾”“孩子啊,你可得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家里的付出”的那种如同刚刚参加完一场决赛之后的疲惫的表情,你就能够理解,这一年的九月,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是,现实是很残忍的——无论你进入到的是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名牌重点大学,这都只是一个开始——正如我们小时候,那些老教师唠叨的话语,“这并不是保险箱”——是的,这个世界,其实根本就没有保险箱这回事儿,那么,无论进入怎样的学校,我们都要很认真地想一想:
我们从学校里学什么?
提出这个问题,有两个目的,是需要家长警惕的。
其一,只要成绩好。为了取得最好的成绩,从而可以牺牲、忽略掉所有和提升成绩无关的东西……孩子的兴趣、心理的健康、家庭相聚的时光、成长中的烦恼和乐趣等等。
其二,只要能升学。为了能够升入到名校,过多地去研究“升学攻略”,从而忽视了孩子自我价值的探索,目的性过强地对孩子的学习、经历、兴趣进行干预。
我并不是说,“追求成绩、进行规划”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说,如果唯此一条是瞻,就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偏差。
而这些偏差,往往不是一年、两年之中就会显现出来,可以随时调整的;而是潜伏多年,有些会一直伴随到孩子升入大学,伴随到大学毕业后,伴随到工作十几年,成家立业后……才突然爆发出来;到了那个时候,补救起来的难度,可就大得很了。
学习两种知识
是的,学校就是集中、系统学习知识最好的场所——当我们成年之后,才会感受到如果可以有那么一段时光,是多么珍贵的事情。
学习,是特别快乐的一件事情——你仔细想一想,当我们知道了以往不知道的东西时,是多么的快乐;当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时,又是多么的快乐!
所以呢,虽然现在的学校里,把学习更多地描述成为了“苦学”,但是,要想让你的孩子,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热爱学习的人,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学习的乐趣。
那么,在学校里,孩子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呢?
第一种,是让你拥有基本素养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有什么,学什么”。
现代的社会,和过去不一样了。关于人才,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除了要求“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求有“综合素养”。
啥意思呢?
就是说,过去啊,一个厨师,只要菜做得好就可以了;一个建筑师,只要房子建得牢固就好了;一个工程师,只要设计的好图纸就好了;一个医生,只要医术高超就好了……但是,未来的社会(或者说,现在的社会),已经要求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内的人才,必须拥有综合的素养,才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呢?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这个社会的要求提高了——一个餐厅,没有好的装潢、独特的创意;一个房子,没有高级的品位;一件物品,没有艺术的美感;一个医疗机构,没有贴心的服务……那么,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更不用说发展得很好了!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趋势。
所以,未来的人才,最基本的素养,比我们的那个时代,要求要多多了。那么,现有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运动、音乐、艺术……所有的课程,只要是学校里有的,都应该让孩子去好好地学习,好好地掌握。
这并非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未来社会里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的素养。
第二种,是塑造自我价值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学什么,有什么”。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自己喜欢什么,在学校里就把这个领域内的知识学完、学透。这个领域的考试,你都考了100分,也不应该是终点,反而,应该是你学习的一个起点。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生下来是有自己的天分和天赋的。那么,在学校里,你就可以接触到语言、写作、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心理、运动、艺术、表演……各种各样的的领域。
你就会发现,你学习某个领域的东西的时候,异常兴奋,掌握起来异常容易。那么,这个领域,就值得你在学校的学习之外,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其实,在很多教育的研究中,已经发现,如果一个孩子在某方面拥有天赋,那么,他在这个领域内的水平,很容易超过当时老师的水平。
换句通俗的话说,在十几岁的时候,很多有写作天赋的孩子,水平已经高出了语文老师;很多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水平已经高出了数学老师;很多有科研天赋的孩子,在专项的研究能力上,已经高出了任课的老师……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它警示了家长和老师,不要用自己在某个领域内的见识和水平,去束缚、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我们完全可以一起来创造一个环境,让孩子在某个领域内的学习,超出现有的教学进度,让孩子可以更深入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能力——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成就。
学习适应环境
作为家长,有一种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就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特别适合他成长的环境。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或者说,无论我们拥有多么大的能量,我们也没有能力能够确保孩子上的每一所学校,都是全中国最好的学校;孩子遇到的每一位校长,班主任,都是全中国最好的校长、班主任;孩子的每一个科目的老师,孩子同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全中国最优秀的老师,最积极向上品德高尚的同学。
是的,如果我们是抱着这样的愿望的话,我们的愿望十之八九注定会落空——所以呢,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努力,很多的时候,都是徒劳的。
那么,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学校里——无论是多么有名的好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或者是各方面都差强人意的学校——到底,让孩子在这个方面学习到什么呢?
我觉得,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来的能力;是能够在任何的环境下,都能够发展取得成就的能力。
你想啊,就算你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学校,一切都随着你的意愿,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取得了好的成绩;毕业后,也顺利地进入到了理想的公司去工作……但是,谁又能保证你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一任、每一个层级的领导、同事,都能够和你和睦相处呢……
谁又能保证,你在以后的人生中,所遇到的任何的事情,都一帆风顺呢?!
所以啊,在学校里学习的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够在任何的环境中去适应;然后,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环境,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的成就。
所以啊,无论你上的是国际学习、民办学校、公立学校;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遇到很有经验的老师还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其实,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你自己。
当一个孩子,能够在任何的环境下,都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都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那么,我就觉得,我们在教育上做能够做到的,都是很值得的。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无论孩子上的那种学校,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成长,都能够成就每一个孩子非凡的人生。
学习如何保持自我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学校里很多的时候,出于管理的需求,都会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在智商、行为、言语,都处于一个标准之下——就算是他们试卷上的答案,最好也是每一个字都统一规范出来的。
但是,每一个人,最终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应该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学习不一样的。
在我的理想中,孩子去学校里学习,就跟我们吃饭一样。有的人喜欢吃火锅,有的人喜欢吃烧烤,有的人喜欢喝粥,有的人喜欢吃面……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口味原料做法的饭菜。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去学习的时候,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兴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知识呢?
同样的,每个人的价值,有都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无论学校里的学科是什么,你都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地多保留一些属于他自己的线索。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孩子们的反应。
有些课程,在学校里是主课,你的孩子并不一定喜欢又学得非常吃力;有些课程,在学校里是副课,但你的孩子感兴趣的话,很有可能决定了孩子未来教育、工作的路径。
最后,我最想说的话,其实就只有一句:
无论进到了什么样的学校,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最终你从这个学校里是拿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想为自己的生命寻求什么价值。
END
白滔滔: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