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母最可怕的行为,是舍不得放手

2022-02-03 02:06:59孕产
控制欲极强的家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节目《不好说特想听》中,27岁已成年的天天表示,打小母亲对他的控制欲就极强。

控制欲极强的家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节目《不好说特想听》中,27岁已成年的天天表示,打小母亲对他的控制欲就极强。

小时候,他房间的门锁是被拆掉的;现在独住,也被迫给母亲门锁的指纹;日记和手机,母亲都会偷看;甚至有时候他在洗澡,母亲也会推门而入;因为担心他的工作,还会选择用跟踪的方式来了解他。

但当他对母亲所做的这一切,表示不满时,母亲却反问:“我想知道儿子在做什么,难道不该那样去做吗?”

母亲对他,是爱,也是控制。

习惯了传统社会家长的专制,又不了解当今社会孩子的权利。

这便是现如今绝大多数家庭中所谓的专制教育。

在专制教育的家庭中,父母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孩子的一切活动都由父母决定和安排,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朋友小叶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

高中文理分班,父亲一句“文科不好找工作”,逼着文科成绩拔尖的她选了成绩不好的理科。

之后的她,念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做了一份平凡的工作。 在父亲看来,她一点出息都没有,甚至骂她:白读了几年大学。

殊不知,在不适合的赛道里,小叶辛苦追赶,也只能沦为背景板。 如她当年选了成绩更好的文科,一切应该与今天不同吧。

如果专制教育是一场游戏,很显然,父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孩子是遵守者,父母完全控制着整场游戏。

专制教育下的孩子,心理需求被完全地忽视,很多孩子因此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缺乏安全感、胆怯自卑、内心压抑,严重者甚至会被毁掉整个人生。

专制教育的家庭,父母与孩子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孩子就像是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无时不刻都在被父母控制着。

为什么父母习惯控制孩子呢? 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01封建家长观念

习惯控制孩子的父母,拥有很强的封建家长观念。

虽然人生活在21世纪,但思想却停留在大清朝。

他们认为:孩子必须屈服在父母的权威之下,遵从父母的指令,按照父母意愿行事。 但这不仅剥夺了孩子表达自我的权利,而且这种思想往往伴随着暴力。

02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

父母总是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要不是为了你……”

这样的父母几乎用整个生命去“爱”孩子,完全没有自我,总想替孩子做好任何事情。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选学校、选工作、选对象等。 但是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问问孩子想要什么。

教育孩子应该是建立在爱、尊重和规则之上的。 如果察觉到自己有控制孩子的倾向,应该如何改变呢?

01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尊重。 父母的尊重会让他们觉得被重视、被理解。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小秘密。

知乎网友软苏分享自己和妈妈的故事:

有段时间,她喜欢写日记,学着同学的样子,故意把日记本摆在书桌上,用头发丝上了道暗锁。

但是,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没人动她的日记。

妈妈对她说:“日记是你的隐私,你要自己收好。你外婆从来不会看我的日记本,我也不会偷偷去看你的。”

0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尽量避免情绪化,应该客观冷静地去处理问题。

陶虹在节目《你好妈妈》中说:

有一次,她女儿要做一个夏日特饮,然后去拿玻璃瓶,没拿住,掉在了地上,结果弄得玻璃碎片到处都是。

陶虹先是冷静下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第一时间去处理地上的玻璃碎片。

在那个过程中,陶虹并没有指责孩子,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这个事情”上,但是她感觉到女儿已经意识到错误了。

就像她说的:“我应该控制好我的情绪,如果我是理智地看待这件事,我不会吼我孩子的。”

03学会放手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父母送我去车站,上车的时候,母亲要帮我把行李拿上车。

父亲却“冷冷”地对母亲说:“让她自己拿,以后的路都要她自己走,你还能帮她拿一辈子?”

那一刻,父亲的“狠心”让我很难受,后来才明白,因为当初“狠心”地放手,才有今天我的独立自主。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的父母,很多的路需要自己走,很多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 学会对孩子放手,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教育孩子其实就像放风筝: 如果抓得太紧,就永远飞不高,用力过猛时,还容易扯断。

专制教育,往往带有反人性的色彩,父母用绝对的权威压迫着孩子的天性。

如果真心爱孩子,就要以孩子的成长为核心,收起作为父母的“专制”,少一些控制,多一些尊重和民主。

希望在教育的道路上,父母能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改变,让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