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为何会因为训练而产生觉察力?

2022-01-24 22:30:29孕产
人出生以后就在各种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会各种各样的本领。如果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某方面的训练,孩子确实会不一样,比如觉察力的提高。那么为什么可以通过训练而产生觉察力呢?主要是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基因遗传。

u003Cp>人出生以后就在各种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会各种各样的本领。如果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某方面的训练,孩子确实会不一样,比如觉察力的提高。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这位家长晚上好,在这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各位家长,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去和他们倾诉,和他们分享自己的伤心,难过,生气?——我想很多人会选择那些很懂你的人,很理解你的人!u003C/p>u003Cp>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种能力就是能够理解你的情绪,理解你的想法,能够换位思考,并且能够说出或者做出让你舒服的行为——这种能力就叫做同理!u003C/p>u003Cp>我们会发现,那些同理心很强的人他们在人际中很受欢迎,因为他们能够让别人舒服呀!那到底什么是同理心?u003C/p>u003Cp>同理心其实在心理学中是指人际理解力和人际觉察力,人际觉察里是指你能否觉察到别人有什么情绪,有什么需要等,理解力就是你能够理解他为什么有情绪,为什么有这个需要等。u003C/p>u003Cp>在大果的课程里我们根据儿童大脑发育程度,和理解力能力,教授的重点不同,如3-6岁会有《大器候》,重点训练的是人际觉察力,因为大脑的发育理解力还不够。7-12岁会有《人际密码》是专门训练孩子同理心这项能力的!u003C/p>u003Cp>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理心不足的情况,比如:u003C/p>u003Cp>3--6岁:u003C/p>u003Cp>妈妈很累了,下班后还要缠妈妈讲故事玩游戏等;u003C/p>u003Cp>和别人在一起,什么都要听他的;u003C/p>u003Cp>家长已经很生气了,孩子还在你面前嘻嘻哈哈的!u003C/p>u003Cp>7--12岁:u003C/p>u003Cp>成绩很出色,全国奥林匹克竞赛金奖,三好生投票的时候,票数不高,可惜。u003C/p>u003Cp>同学已经很伤心了,还在不停的逗别人!u003C/p>u003Cp>父母在谈话,总是不停得打断;u003C/p>u003Cp>好在,孩子的同理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来增强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训练:u003C/p>u003Cp>1 注意力指向别人u003C/p>u003Cp>通常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下面2个极端,这都会导致他的同理心不足。u003C/p>u003Cp>1)完全不指向——完全不关注别人,只关注自己u003C/p>u003Cp>2)选择性指向——只关注一部分人,在意的那一部分人;u003C/p>u003Cp>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多多的引导孩子去关注别人,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的身上;u003C/p>u003Cp>比如你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u003C/p>u003Cp>今天你和同学XXX玩了?u003C/p>u003Cp>今天你们班级老师穿的什么衣服呀?u003C/p>u003Cp>今天奶奶哪里不舒服呀?u003C/p>u003Cp>一开始父母需要刻意的增加孩子关注他人的一些谈话。让孩子的注意力多些分散到别人身上。这是同理心练习的第一步。u003C/p>u003Cp>u003C/p>u003Cp>2 认识别人的情绪,需要,观点,不同u003C/p>u003Cp>孩子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现在有情绪了,是什么情绪,他现在有什么需要,他是可以和我不同的,这是他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也是 可以不一样的!u003C/p>u003Cp>为什么要去认识这些?举个例子:同事遇到工作难题抱怨,我很不能够接纳这一点,他已有畏难情绪的时候,就喜欢讲好难,然候需要好久才去解决难题!我觉得遇到难题去解决问题就行了,抱怨没有用的!所以往往在心里我会向他投向好多个嫌弃的目光!u003C/p>u003Cp>但是我现在学过同理心了,我知道遇到难题每个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喜欢解决问题这个是我,但是同时是先抱怨再解决这个就是他,是他的独特性;他现在有畏难的情绪,需要有人告诉他怎么做,我会发现我更接纳他,更理解他,也能够做出让他舒服的行为!u003C/p>u003Cp>3 换位u003C/p>u003Cp>能够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比如当孩子抢了其他孩子的玩具而导致小朋友大哭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责备他,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孩子进行换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忘记,但是如果你正在玩的玩具,别其他小朋友抢走了,你是不是很难过?”引导孩子多考虑对方的感受。u003C/p>u003Cp>4 做出让别人舒服的行为出来u003C/p>u003Cp>之前我班上有一个小孩叫露露,快5岁了,露露在学过大器候后给他妈妈和我有很大的惊喜——小朋友A和B在一起玩,A打了B,受伤了,很多的小朋友都去关心B,这时候A也很害怕,就缩在角落里,也吓哭了,这时候露露走到A面前就抱着他说;你现在肯定也很害怕是吗?因为我知道你也是不小心把他弄伤的,我现在可以陪着你!u003C/p>u003Cp>其实露露的行为对我们很多大人来说都很难做到,因为在大器候中我们课程的目标就是能够做出让别人舒服的行为出来!u003C/p>###u003Cp>痛苦哀伤我们不要害怕觉察,幸福美好也不要无视其。u003C/p>u003Cp>把它们作为觉察的一种介质。u003C/p>u003Cp>只是觉察。就和游泳蹬腿或者憋气一样。u003C/p>u003Cp>单纯些。u003C/p>u003Cp>觉察本身就是一种训练。就和游泳一样。新的感受会因为觉察而产生。u003C/p>u003Cp>这个在与孩子的训练中会特别明显。u003C/p>u003Cp>孩子很多时候就是训练。学英语,练习跳绳……u003C/p>u003Cp>我观察孩子的反应会有很多未知产生。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是跳绳一分钟跳了一百个,而是他们会爱上足球,爱上轮滑,爱上自己的父母,以前都不爱的。甚至是抗拒的。他们一定是感受到了什么,只是表达不清楚。但是可以观察的到。u003C/p>u003Cp>就如同成年人觉察,比如觉察痛苦或者恐惧,一次一次的练习,突然就不那么恐惧了,反而一些东西显现出来了,这就是觉察的效果。u003C/p>u003Cp>反复的进行大脑的训练,脑部发生反应转变,进而影响认知,认知改变了,行为随之改变u003C/p>###u003Cp>我给你打个比方,听听看哈u003C/p> u003Cp class=###u003Cp>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出发去感受体会。因为我们自己身体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感受,然而观察孩子属于间接观察,所以观察好自己身体,也是观察孩子的基础。虽然不能完全用自己的感觉套用,但是观察的时间越长我们就会越能体会孩子的某些感受。越是细节的观察,就越容易得到规律的启示。u003C/p>###u003Cp>孩子接触的东西越多,好奇心就更加膨胀u003C/p>u003Cbr>u003Cimg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