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小报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书签怎么做。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及内容大全
清明 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到了做 清明节 手抄报 的时候,那么放什么资料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清明节 手抄报图片 及内容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关于清明节的相关内容推荐↓↓↓
精选2022小学生清明节作文10篇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画一等奖
四年级学生清明节作文10篇
七年级学生描写清明节作文
关于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欣赏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一、清明果的来历
清明果也叫绵菜饴、清明饴,民间采用古老的制作 方法 ,用原始的石器工具捣制,外皮用艾叶做成,软糯有嚼劲,回味更悠长,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 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在村里添兵设岗,防止出村人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身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二、清明节诗句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2.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3. 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4.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5. 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6.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7.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三、清明节的由来传说50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得名”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冬至 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 春分 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四、寒食节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 谷雨 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及内容大全相关 文章 :
★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和资料大全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 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图片
★ 最新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图片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 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大全一等奖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3deb3e38843798ce8b6783fc0959c85';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少字简单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百度图片有 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四号到六号之间。这一天也是我们祭奠和缅怀逝去的亲人的日子。 这时正是漫长的寒冬过去了,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春天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身边。一会儿春风和煦地吹拂着我们的脸;一会儿春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使大自然格外的清明。 奶奶说:“清明节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我们翻阅了《少儿读古诗》这本书,找到了唐代诗人韦庄的“满街杨柳绿似烟,化做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的诗还有宋代诗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诗,还有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都描绘了清明这个节日带给人们是一般的精神享受,特别是杜牧把清明与“雨”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是这种诗意达到了极致。 我喜欢过清明节是另有原因的:我终于有机会到郊外拥抱春天。第一个机会是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那时,师生将乘坐大巴车一路上欣赏这春天的美景来到风景如花的山上、草地上或湖边柳树下,尽情享受着春天的快乐。第二个机会是和我们吴家的所有成员结伴扫墓,那时,我们会带着鲜花、水果和糕点,祭奠吴家的祖先,我们排着队在墓碑前鞠躬行礼,奶奶鞠躬的时候,喃喃地说:“爸爸妈妈,我们来看望你了”然后,我和表哥表妹们在山上追赶疯跑,释放我们的青春活力,我们各自带着自己喜爱的玩具,如跳绳、空竹、风筝等在山下的空地上各展现自己的“绝活”。直到听见“我们走了!”一声喊,我们就依依不舍的走向各自的车子,互相挥挥手,奔向同一个目的地——安乐园餐厅。 在回程的车上我沉浸在不舍离去的心情中,奶奶却和我耳语:“次活动可以叫扫墓,也可以叫踏青。我们把扫墓和踏青结合在一起了。 归途中,我在想着明年的扫墓和踏青。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小学生活中不可忘怀的节日。
清明节手抄报、书签怎么做。
这个图片给你参考下,要是你觉得不ok我也给你个手抄报大全你自己去挑选下吧http://www.banbaowang.com/shouchaobao/qingmingjie/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2022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放风筝
放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节踏青习俗的由来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正是人们出户郊游“胜日寻芳”的好时节,所以国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不过,这一习俗的形成最初却不是因清明节,而是与早于清明的上巳节有关。
所谓上巳,原指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时风俗因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xì)。另据《宋书·礼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可知,曹魏以后,上巳节固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
上巳日,古人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主要是祈求人类的繁衍。这天,已经憋闷了整整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集体在水边举行仪式,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所以,这个时候也是那些多情男女相会求偶的“春宵一刻”。此外,两个氏族之间也往往借上巳节日在野外相聚,搞些对歌、跳舞的活动,沟通彼此的感情。后来,上巳节演变成郊外踏青游春,水边宴饮赏春的节日。
由于上巳距寒食、清明皆较近,上巳郊外踏青的习俗便延续到清明节后。你想,谁不喜欢醉身于自然去漫赏无边的春色呢?所以,清明踏青寻春便成为历代文人下笔的题材。
实际上,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清明节经典标语
1、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2、清明祭祖、注意防火。关注消防、共享平安!
3、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4、清明时节文明祭扫,争为祖国环保贡献。
5、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6、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7、林区不能火取乐、造成火灾罪不轻。
8、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顷森林毁于星火。
9、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
10、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11、清明祭祖不用火、珍爱生命保平安!
12、炼山开足防火带、从上烧下人须在。
13、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提高森林防火意识。
14、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15、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献花纸不焚。
16、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17、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18、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19、勿忘先祖,文明祭祀。
20、文明祭祀,绿色生活。
21、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建设生态休闲花园。
22、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23、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24、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鲜花纸不焚。
25、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26、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奠!
27、厚养薄葬,文明祭奠。
28、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29、文明祭祀,莫留野火焦灼生灵。
30、警钟长鸣抓防范、联防群管保林安。
31、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32、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33、林木生长数十年,火灾焚毁一瞬间。
34、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环保消防。
35、炼山要选阴天、桔杆勿烧山边。林区杜绝烟火、严防随意用火。
36、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鲜花一朵,告慰亲人,改变陋习,祖先欢欣。
37、警钟常鸣、防火护林。
38、逝人献花祭,文明慰故人。
39、文明上坟不烧纸,栽花种树祭故人。
40、烧香烧纸祭先祖,森林防火记心间!
41、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42、鲜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43、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44、清明时节祭故人,烧纸不如一束花。
45、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46、加强预防预报措施、提高防火灭火意识。
4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48、清明时节雨纷纷,网上行人欲断魂。博客片语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
49、祭祀献花多文明,杜绝山火保森林。
50、乱烧一堆火、毁掉一片林。
51、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52、进入林区、注意防火。
53、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54、请勿携带火种、不得随意烧烤。
55、林火可防、重在宣传。
56、清明祭祀,感恩前祖。文明祭祀,造福后代。
57、文明祭祀莫烧纸,远离雾霾靠大家。
58、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59、建设秀美山川护林防火当先。
60、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61、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
62、严控爆竹,谨慎用火!
63、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64、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烛祭先人!
65、关爱生命,平安出行!
66、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67、坚决打击引起森林火灾的违法犯罪分子。
68、千辛万苦造林,切莫一火全焚。
69、全民护林、人人防火。
70、鲜花献故人,指数绿祖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