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心理学导师:焦虑分有用和无用的,有用的焦虑促使父母孩子成长

2019-09-18 13:26:03孕产
哈利的话让伊能静闭嘴,中国式父母焦虑之于孩子有用还是无用心理学导师:焦虑分有用和无用的,有用的焦虑促使父母孩子成长
"

前几天,我无意中点开去年的综艺节目《幻乐之城》,看到伊能静提到她儿子哈利。哈利想去学剪辑,而伊能静想让他学编剧,争执不下。

哈利对她说:

你用你知道的事情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有去过!

伊能静说,听完儿子的话,感觉“被他像棒子敲了一下”。

作为观众的我,也是当头棒喝。

伊能静说哈利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会告诉孩子“这个不行”“那样不可以”,真的就是以自己有限的认知框住了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当孩子抗议,不听我们的话,不按照我们给他规划的“路线”发展时,我们焦虑。

当孩子乖乖照做,我们又为他的“没主见”犯愁了。

有一种焦虑,就叫“中国式父母焦虑”,环绕于养育孩子的全程:

孩子还没出娘胎就开始焦虑了,“胎教、营养补充比不上别人怎么办?”

孩子1岁时,担心孩子走路走不好;

孩子2岁时,害怕孩子说话说得晚;

孩子3岁时,烦恼孩子害羞不合群;

孩子4岁时,忧愁孩子胆小被欺负;

……

焦虑其实长这样:

心理学上对“焦虑”的定义是这样的:

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 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状态就如同“恐惧”等藏于人类本能中的情绪一样,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潜在危险的预判、警觉。心理的危险报警装置频繁启动,人会处于紧张的应战模式,就形成了焦虑。

焦虑都是坏的、不好的吗?

其实不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老师把焦虑分为“有用的焦虑”和“无用的焦虑”。

“有用的焦虑”,就是指适度的能使人发展的压力。比如,孩子上学后的这一周,出现厌学、上课不集中、不做作业等行为。你会焦虑,思考引发孩子行为的原因,这种焦虑,能促使你有所作为,帮助孩子找到解决之道,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这便是“有用的焦虑”。

“无用的焦虑”,是指对想象中的未知危险的害怕。比如,怀孕时,你会想着,万一孩子营养不够出生时不健康怎么办?比如,孩子6个月时你见到7个月的孩子会爬了,担心自己的孩子在7个月时能否学会爬行……这些以想象中的恐惧来令现在的你担心的,就是“无用的焦虑”。

所以,我们要抵御的是“无用的焦虑”。

好端端的,我们为什么会有“无用的焦虑”?来自对未知不确定性的恐惧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未知的世界里有太多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我们只能凭想象去试图解释“未知”。

以前父辈们带孩子的经验放到现在似乎很多都不管用了,第一次当父母,我们时刻面临选择,总是担心选错了会给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忧虑太多。

比如,孩子不上幼小衔接班能跟得上学习进度吗?孩子每天那么早起床上学身体能适应吗?

习惯了比较,又不跟平均水平比

我们经常会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别人有但自己没有的东西上。让我们产生焦虑的,就是比较出来的“贫困”。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认为家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进行比较时取样偏差,也就是以偏概全。

他举了一个例子:

他儿子幼儿园同班同学的家长拿出手机给他看班里其他孩子画的画:

“你看看,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画的画,多生动!我们家孩子现在只会画圈圈!这是他们班一个孩子写的日记,人家孩子都会写这么多字了,可我家孩子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您让自己的孩子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写字最好的孩子比写字,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啦。”

“不这么比还怎么比!难道和不会画画的比画画、不会写字的比写字、不会弹钢琴的比弹钢琴吗?那不成了阿Q了吗?”

“当然不能那么比,你得和大部分人比啊。”

赵昱鲲主任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打比方: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一样,虚构出来的人物。这就好比,你买车时不会要求既要有德国车的安全,又要有日本车的省油,还要有美国车的宽敞,最后还得是国产车的价格。

我们在买车上会很理智,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放到育儿上,就被焦虑冲昏了理智。这种比较不仅毫无意义,对孩子毫不公平,还令我们滋生更多的焦虑情绪,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事情上,得不偿失。

大环境的互相影响

据说,在北京海淀区的父母圈里,如果不知道“八少八素和早培”,是会被笑话的。其中,八少是“八中少年班的简称,15岁可考大学;“八素”是八中素质班的简称,17岁可考大学;“早培”是人大附中早培班的简称。这些都是专门选拔“天才儿童”的班级,以超前学习出名。

现在父母们普遍都焦虑,都纷纷你追我赶地加入了孩子能力培养的军备竞赛,好像我不加入,未来孩子能分到的资源就少了,就吃亏了。就这样,我们茫然随大流,带着孩子被裹挟前进。

过于焦虑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插手太多过度养育

越焦虑的父母越是什么都要管,什么都不放心,一不小心就成了"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徘徊在孩子周围,不停地问孩子:

“疼不疼?”

“你能自己处理吗?”

“考试别紧张。”

……

这种养育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弱,还不懂感恩,亲子关系也不好。

让孩子也变得焦虑

本来孩子自身成长中已经够有压力了,父母再来一招增压大法,苦的是孩子。你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这些问题:

比如,超级粘妈妈,无法自己独自入睡,恐惧尝试新事物,对自己没信心?老认为自己无法考取好成绩赢得老师赞赏,不愿去上学或是参加学校活动?总是担心还未发生的事?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的问题?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以上类似的问题,就要重视了,这正是孩子焦虑的表现。

丢了西瓜捡芝麻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凯瑟琳·斯诺曾在2017年11月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谈到中国式父母焦虑,她说:

“越放松的妈妈越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很多家长都会焦虑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有多少知识储备,但是家长们也要思考当孩子到了二三十岁的时候,是否还对学习保有兴趣,对世界怀有好奇,还是否乐意以积极的态度去尝试新的东西,相比孩子在五六岁懂得三门语言、会玩两种乐器,那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斯诺和她的研究团队发现,焦虑程度越低的家长,他们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越好,尤其是表达性的语言。原因在于过分焦虑的家长,孩子能说上话的机会越少,其表达性语言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在孩子有限的成长期中,对孩子有益的东西其实很多,而什么是最重要的?其实值得父母们好好思量。

抵抗“无用的焦虑”,父母可以试试这4招 先把自己照顾好

孩子要考试,你比他更担心他考不好怎么办,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用英文写哈利波特续集,你家的孩子还看不懂中文版的哈利波特,怎么办?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在“威胁”着我们,动摇着我们的信心。你可能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感觉无法指导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得先稳住自己。留心观察一下,自己的睡眠是否足够,饮食是否顾虑,有无独处的时间,情绪支持系统是否积极等等,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话,那你就很需要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了。

不必成为什么完美父母,我很认同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说法“足够好的母亲”,我们可以做“足够好的父母”,“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但会尽力去爱孩子;有很多不足和缺点,但会努力弥补。”

在育儿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烦心的问题或困难,但不管怎样,你首先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父母要给孩子做好示范,这样他们也能学着照顾好自己。

思维升级和终身学习

育儿不能用线性思维,认知迭代才能有更多的掌控感。

检验自己的思维,学会审视和思辨,可以用这3种方法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存在认知偏差。

“我必须”:比如,要求孩子必须在任何时刻,都表现出色。“非黑即白”:比如,如果孩子不能称为尖子生,他就会是一个失败者。“我应该”: 比如,孩子应该能忍受任何艰难困苦而镇定自如。

“我必须”、“非黑即白”、“我应该”这3种思维模式,都是不理性的表现。要缓解无用焦虑,就要排除这些非理性模式,对于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别人的看法,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学会接纳。对于那些可控的因素,我们可以尝试调整。

有一部很适合亲子观看的豆瓣高分电影《叫我第一名》,电影中主角科恩的旁白说:

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和大人不一样,他们会说“我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所以我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试着多转换观察的角度,比如,切换到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会不会令人焦虑的事情也变了模样?父母还需要终身学习,只有不断拓宽知识的边界,理性才不会被无知的困惑淹没。

《叫我第一名》剧照

理顺和孩子的关系

英国诗人纪伯伦这样说: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父母之于孩子,就是陪他们走一段人生路的引路人,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生存的本领,自尊自强,自在于世。

比如热播剧《小欢喜》的大结局中,原来焦虑纠结的父母都放下焦虑了,把人生还给儿女们,比如,英子获得了报考的选择权,最终选择了心心向往的南大,季杨杨则为圆赛车梦选择出国留学。这个结局,应了片名,中国式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和解,小小欢喜刚刚好。

最近我和孩子一起看的亲子电影《弱点》中,影片最后,妈妈对儿子迈克尔说的话让我动容:

“我想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这是你的决定,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一旦你清楚了养育的本质和意义,很多无端的焦虑就可以放掉了。

电影《弱点》

只抓重点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得先确认孩子哪方面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把孩子的心智健全和情商高排第一位,那就把“别人家的孩子”从你的字典中抹掉,别比较。成绩、排名、学校那些通通都忽略,否则比较之下,你的情绪波动影响孩子,最后有可能不仅学习成绩没提高,你所重视的排第一位的“心智健全和情商高”也垮了,那真得不偿失。

所以,要果断的舍弃其他不重要不紧急的“追求”,在思维上建立秩序感,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照着这个目标去抓重点,抓大放小。

最后,我真的很认同,相比于培养一个优秀、卓越,有着无限可能的孩子,我更愿意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自然、能安身立命的普通人。如《一生里的某一刻》的作者张春所言:

成为一个普通的自然的人,我觉得的确是需要学习的。体健貌端,有个安身立命的本领,一些健康的人际关系,行为谈吐和情绪都自然真实,了解自己的缺陷,也能欣赏自己,对自己生命的基本感受是良性的,体验式的,没有愧疚和罪恶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