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捕捉儿童敏感期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表现异常的行为,例如,孩子咬人、打人、推人等,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看看下面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当孩子出现打人、推人、咬人的行为,时常把“你是大坏蛋”这样的语言挂在嘴边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捕捉儿童敏感期》或许能解答这些疑惑。
《捕捉儿童敏感期》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岁到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孙瑞雪是国内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在国内外幼儿教育界颇具声望,《捕捉儿童敏感期》是她其中一本著作。
这样一本罗列现象、类似于词典的书,我觉得它更适合在遇到困难时翻阅,或者时不时拿出来从头至尾快快地扫一遍,于是发现身边孩子新出现的行径原来早就记录于此。
我是一名幼师,当我再一次翻阅“2岁-3岁”年龄段孩子敏感期的表现时,我的确在书中找到了与孩子们相似的行为。
例如,“3岁的棒棒工作起来非常专注,但他在情感上很依附周洲,几乎成了周洲的‘尾巴’”。这情形,在我的孩子们身上也出现了。轩轩是女孩,洲洲是男孩,她在幼儿园极度依赖洲洲。我有些担心,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地依附他人,不知道这和她这些天再次出现的来园大哭现象是否相关,不知道她的依附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没有人能告诉我答案,直到我在《捕捉儿童敏感期》看到棒棒的案例。
棒棒的老师认为,“一年前的棒棒想小便都不知道上厕所,那时他正走向身体的独立。现在,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已达到了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水平,而不受干扰的工作又使棒棒开始构建意志的独立。他目前在情感上依附周洲,是在具备了以上两种独立以后,通往人格独立的又一过程”。根据她的观察,一个月后棒棒不再尾随周洲了。
这几天我一直将轩轩来园的大哭、对周洲的依附单纯地解释为对环境感到不安,书上的这段记录与解释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考点:一直生活在外婆和妈妈的安排下,轩轩进了幼儿园才第一次有机会决定自己要干什么,面对这种突然到来的自由,她一定非常不适应,不知所措,会想要赖在外婆和妈妈的身边。外婆妈妈不在的时候,洲洲便成了她的依附对象。随着她对自由越来越熟悉,她也会像棒棒一样独立起来。
还有小老外Luky,老是重复着这两句话“你是大笨蛋”、“你是捣蛋鬼”,看谁不顺眼就冲他喊两声。不过,我同时看到了他主动分享棉花糖的情形。没有人要求他,他只是看到了别的孩子期待的眼神,听到了我教那些孩子说“可以给我一个吗”,然后他就把口袋里的棉花糖慢慢地、一个个地分给别人,直到最后一个,还是放进了别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