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画画 五句端午节习俗
今年的新历是:2012年 6月23日 星期六、
端午节作文: http://zuowen.chazidian.com/duanwujie端午节&粽子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
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
端午节日期
每年的 农历五月初五 就是端午节
今年的新历是:2012年 6月23日 星期六、
端午节作文: http://zuowen.chazidian.com/duanwujie
端午节&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 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 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 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 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后来人们发现也很吃,慢慢的就吃起来了。慢慢地就发展成为了纪念屈原而吃棕子了。
五句端午节习俗
1、端午节佩戴香包,有辟邪、驱瘟之效,还可将香包送给意中人,表达爱意。
2、戴五彩绳手链
五彩绳具有五色合欢的功效。男戴左手或左脚,女戴右手或右脚,增旺人员知添喜气,招来好姻缘。
3、端午吃粽子寓意多多。粽同中,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有求得贵子之意。祝愿各位学子高考高中,让好运道与你相伴。
4、““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门插艾草和道菖蒲,身上佩戴用来以驱瘴、化煞。或者吃五毒饼,象征可以防小人,健康好运的好兆头。
5、端午节戴葫芦
葫芦福禄之意,吸收财气,化解煞气之效。端午葫芦带上身,给自己带来好运。
“筒粽”则是因有的地方用竹筒盛米煮成而得名。据资料记载: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端午节吃粽子了。西晋周处所著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版,一名粽,一名黍。”对老北京人来说,无论家中经济状况权如何,都讲究过节。到了端午节这天,街上小贩都会高声喊着:“江米小枣,好大的粽子咧!”北京的粽子和其他地方也有不同,一般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
过端午节的情景
还记得去年的端午,我又到奶奶家去了。到了家,我就闻到了一种熟悉的香气,那是粽叶的香味。随着这香气我来到了厨房,锅台上摆满了棕叶,旁边的盆里装满了浸好的糯米。奶奶正在忙着准备包粽子的馅,见我来了,便拍拍我的肩膀说:“等一下我们一起来包粽子。”我听了,高兴极了。一会儿,一切材料准备齐备,开始包粽子了。我迅速把手洗干净,就和奶奶在堂厅里一边谈话,一边包起粽子来,真是其乐融融!
关于端午节的七绝
1、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为什么端午节要挂钟馗的画像?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端午节端午两字的来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端午节为什么挂剪纸灯笼
端午节并没有挂剪纸灯笼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沐兰汤,放风筝,挂艾草菖蒲和挂葫芦等习惯。
因此接近的应该是挂艾草菖蒲和葫芦等。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挂葫芦
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发突然而无妨。人们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芦绑在身上,险中求生,这时葫芦被称为“腰舟”。
由于葫芦的特殊功能,能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崇拜。后来演变成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挂葫芦的习俗。在北方即是家里没有葫芦,便用剪纸剪一个葫芦贴在大门上。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的作用。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