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语文背不进去?数学总是算错?提高孩子成绩,家长要了解这些

2019-09-13 16:52:03孕产
为了让孩子的成绩能够提高,父母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他们把几乎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学业有成,出人头地。但有时因为父母操之过急,往往会用错方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学习。
"

孩子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父母非常注重的事情,为了让孩子的成绩能够提高,父母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他们把几乎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学业有成,出人头地。但有时因为父母操之过急,往往会用错方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学习。

关于数学

刚进入小学的晖晖,似乎还没有从幼儿园的生活转变过来,整天只是想着玩,写作业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不是这道题少了小数点,就是那道题忘记了进位,其实晖晖很聪明,之所以错误频出完全是源于他的粗心。

妈妈为了帮助他改变这种坏习惯,要求他每次做题时都要在草稿纸上演算一遍,做完之后也要认真检查一遍,对于经常出现错误的题目,要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这样才能加深印象,以免以后再次出错。

然而在这样反复不断的训练中,晖晖对数学越来越没兴趣,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感,一段时间下来,他的成绩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还下降了不少。

《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中就说过:

孩子的本性越淳朴,就越不喜欢重复性的动作。

重复能让这个动作更加娴熟,但对急于认识新世界、新事物的孩子来说,就不太适用。

孩子容易粗心的原因:

1、知识点掌握的不够熟练

在数学的学习中,很多计算公式和口诀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但很多孩子只是能够死记硬背,却无法熟练运用,所以才会导致他们做题或者考试时,有的时候会,有的时候又不会。

只有熟练掌握知识点,才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从而尽量少的出现粗心的情况。

2、认为计算本身很枯燥

数学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特别是计算,更是乏味无趣,和几何、函数这些相比,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小的。在计算中,孩子们的思维会被局限,他们只需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机械化的解题即可。

面对索然无味的东西,大人都难以专注,更别提孩子们了,所以粗心的情况便会时有发生。

3、计算流程不够规范

对于简单的数学计算题,孩子们往往能够比较快的得出答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经常忘了标进位,或者是忘记小数点。由于没有规范的做题流程,自然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基础条件之一。

小学是孩子们在打地基的阶段,这时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数学思维。但是很多父母却因为无法看到孩子快速明显的进步,而否定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自作主张的采取填鸭式教育,一步步摧毁孩子的数学思维。

哪些行为可能会摧毁数学思维呢?

1、过于追求难题,甚至强制孩子学习奥数

每个孩子在学习的天赋上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一点虽然有的家长不愿意承认,但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便勤奋也许真的能够弥补一些笨拙,可并不意味着能够现在同一起跑线上。

对于天资一般,或者开窍较晚的孩子来说,如果强制性的让他们接触太难的题目,不仅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快乐感,还会摧毁他们的自信心,成绩无法提高还有了心理问题,这自然得不偿失。

中国奥数队总教练熊斌就曾断言,只有5%的孩子适合学奥数。逼着不适合的孩子学奥数,不但不能提升数学思维,还会助长厌学情绪,彻底让孩子跟数学绝缘。

与其追求难题,不如把基础打牢,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2、刷题、背题,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机械化

很多孩子能够做出一道题,准确的说能够写出一道题的正确答案,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理解了题目的意义,找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而只是因为他们曾经刷到过这样的题目,所以才能幸运的得分。

但是过于追求技巧,反而会局限孩子的大脑思维,他们不会举一反三,不会触类旁通,即便是遇到稍微有些差别的类似题目,也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果长时间的保持这种机械化的状态,孩子的大脑活动区域就会一直受到抑制,从而使孩子不会思维,变成人们口中的书呆子。

刷题十遍不如让孩子自己讲一遍题,让孩子自己找到解题的多条路径,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粗心,不爱学习的问题?

1、化抽象为具体,让流程更清晰

通过一些符号、方框的运用,使孩子对于题目有更直观具体的了解,这样便能够有效的避免他们出现粗心情况。

比如孩子在做乘法进位时,可以通过手指进行提醒;在做乘法分配率时,可以用圆圈或者箭头来标识,这样就不会遗忘,从而增加题目正确率。

2、不拘泥于教材,提高孩子的探索欲

教材上的知识是固定不变的,都是以数字和文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自然会有些枯燥。父母不妨和孩子通过抢答或者是游戏等方式,提高孩子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又或者引导孩子自己观察公式等死东西,让他们从中找到规律或者不同,培养他们自己探索的能力,增加他们的探索欲。

3、换一种学习方法,提升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有时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有很多种,如果其中的一种孩子难以理解或者没有兴趣,那么不妨尝试换一个思路,试着让孩子更加容易的去接受。

当孩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越来越有难度的题目时,自然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愿意主动的去学习。

4、把计算变成有趣的事,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的,但是计算的形式却是多样的,父母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比如小卡片、扑克牌,让计算容于生活中。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知道原来计算也可以这么有趣。

偶尔变换不同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兴趣,这会让孩子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充分动脑、动手,在自我探索欲进步。

关于语文

如果说数学经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能够让孩子的成绩有所进步,那么语文就显得比较困难了,因为语文的素养是不断累积的,很难做到一蹴而就。

如果孩子的语文学习存在困难,那么一场长期的攻坚战是必不可少的。

从能做的入手,以培养习惯为主

首先得重视教材学习

课本的学习是孩子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孩子必须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谅解教材的内容,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因为在教材中,我们能够学到所有语文学习的方法,从阅读到写作,当然还有基础知识,在教材中都是贯穿始末的,只要通读了教材,孩子的语文成绩便不会太差。

如何学习课本呢?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

1、熟读课文:让孩子大声流利的读完全文,培养孩子的语感;

2、学做标记: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主要的修辞手法,段落的中心思想等;

3、解决字词问题:了解和掌握文中以及文后所有字词的含义,这样才能对课文全面理解;

4、了解背景:每篇文章都会有创作背景,会有着时代的烙印,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好的学习语文。

重视多读书

读书对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能够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当然对语文的学习也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而言,在书籍的选择上可以偏向于亲子读物,通过父母的描述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然父母也可以把书中的意思引申,让孩子有着更多的收获。

对于年纪比较大一些,有了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可以推荐一些书籍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需要购买,切记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他们有压力。

不要只是关注孩子看没看书,看了多少书,而是要关心孩子看没看懂,有什么收获。

重视和老师的沟通

孩子学习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在学习方面对孩子最了解的莫过于老师。很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里会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全面的了解孩子学习状况,家长必然少不了和老师沟通。

家长要和老师有效合作,才能能加有效的督促孩子的学习,与其找其他同学家长打听,或者问自己孩子,还不如直截了当的向孩子老师了解,这样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

重视多练笔,积累素材

孩子应该养成写作的习惯,可以是日记,也可以是周记,当然比这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是写不好作文,而是没有话可说。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比如小区调皮的孩子,辛苦的父母,马路上大汗淋漓的清洁工人员,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只要孩子平时注意观察,自然不用担心写作文无话可说。

背书时前面看完翻页就忘怎么办?

1、输出是最好的学习

主动上台讲课,编写小教材,和老师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在纸上,如果有卡顿再针对性解决;认真的对待每一次作业,考试,及时总结自己的不足;关闭书本,用默写的方式进行知识化梳理。

2、有意义的东西更容易记住

我们的大脑有自我保护清理功能,如果是不重要没意义的事物,大脑会自动对其清除,而对于有意义的事物,则会储藏更多的时间。

所以让把学习赋予意义,告诉自己学习很重要,那么自然容易记住知识点。

3、关联

生活中很多人和事都是有关联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学会触类旁通,对成绩的提高自然有很大的帮助。

学会旧知识以及新知识的关联,人的大脑是靠细胞之间的联系记住东西的,如果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那么自然很容易被遗忘。但是所有知识点在一起报团,就会有着稳固的力量,深深扎在人们大脑中。

根据自身条件提前布局

语文是可以超前教育的,当然这并不代表大量填鸭,而是有计划的预习。

如果父母能力足够,那么可以选择自己教育孩子,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或者是把孩子送去专业培训机构学习,这样会更系统更全面。

学会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才是给予孩子最大的陪伴。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